究竟是粵語的「生蛋」雅,還是普通話的「下蛋」雅?(灼見名家製圖)

造人與生蛋

有人認為粵語粗俗不耐,但古代文獻中早有記載相關用法。今期作者帶大家查看大自然孕育相關的兩個語彙,看看又來自哪裏?

用作語氣助詞的「其」,同樣即今日粵語的語氣助詞「嘅」。(灼見名家製圖)

粵語解密:其

粵語的「嘅」就是古書中的「其」這一點,其實已有不止一位筆者的同道中人講過了。筆者不敢掠美,只是想於此在書證及音轉之理方面稍作補苴。

花錢,粵語叫「使錢」。(Shutterstock)

粵語解密:袋、使費

尋常人家,買賣之中,仍存不少粵語獨有的說法,就以「袋」和「使費」來說,一字多用,用處之多,不勝枚舉,甚或關中方言也採用,叫人拍案驚奇。

「明」在粵語是一個能自由運用的「詞」,例如:「明唔明?」(Shutterstock)

粵語解密:明 / 味

在現代漢語共同語裡,義為「明白」的「明」是一個不能自由運用的「語素」;不過在粵語及古漢語裏,「明」卻都是一個能自由運用的「詞」。

閩南話是將「居住」與「房屋」兩個意思結合來表示「家」這個概念的,廣東話呢?(Shutterstock)

粵語解密:屋徛

閩、粵兩種方言中的「徛」字可能有更早的共同來源──譬如某個歷史時期的古吳語。粵語與閩南話共用的詞或語素,其實也有不少的。你知道有那些嗎?

在上古漢語中,「長大」一詞實在可以有「既長(音同「腸」)且大」的意思。這個和luk的正字關係重大。(灼見名家製圖)

粵語解密:蓼

粵語常常給外國人一種十分活潑的動感,是其他語言沒有辦法展示的,尤其是「罵人的藝術」。我們常常罵笨鈍的人是「一碌葛」,到底為什麼用「碌」(luk5之譯音字)來形容別人?

白宛如《廣州方言詞典》「冇有怕」條︰「沒什麼可怕的,一點兒也用不着怕。」「冇有」就相當於「沒有」。(Shutterstock)

過世冇有怕!

在《現代漢語詞典中》「過世」一詞只有「去世」的意思。在粵語裏,「過世」除有「去世」一義之外,還有「過一輩子」的意思。

「乎」在古代用法很多,其中是一種「表疑問」。(Shutterstock)

粵語讀音詳解——「乎」

「乎」在古代常用做表示疑問的語氣助詞,如《戰國策‧楚策(四)》中︰「中射之士問曰︰『可食乎?』」,即為粵語「可以食㗎?」。詳見「乎」的讀音與用法演變詳解。

《復多爾袞書》中的「以為泄泄者之戒」之句,會不會是粵語義為「頑皮」或「壞」的意思呢?(Shutterstock)

「曳曳」的「反骨仔」

粵語形容人忘恩負義,有「反骨」一詞(如「反骨仔」就是「忘恩負義的人」的意思)。筆者一直懷疑這與「相學」有關,其後到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網站查找古代文獻中有否「反骨」的用例,終於找到了以下資料。

「詰」在古時已有質問追究之意。(Shutterstock)

「詰」人何解?

晉 葛洪《抱朴子.博喻》已有云:「抱朴子曰:『用得其長,則才無或棄;偏詰其短,則觸物無可。』」這是勸那些身居高位者,用人時要注意用人的長處,不要偏愛「gɐt2」(責難)人的短處。

粵語以「痕」為「癢」的習慣,至遲可推源至南唐小徐的年代,而這樣看來,我們粵人至少「痕」了1000年左右了。(Shutterstock)

「痕」字有多少年歷史?

筆者小時又聽過某廣告,裏面有「痕癢」一詞,於是一直以為粵語的義為「癢」的「痕」,若要在語體文中表達,就可以用「痕癢」這個詞。到了執教鞭之後才知道原來現代漢語共同語當中根本沒有「痕癢」一詞。

「蘚」因為常與「滑」連用,所以就有了「滑」的意思。(Pixabay)

粵語詞類活用——「蘚」

「同化,指兩個本來沒有意義關聯的詞,由於經常處於同一語言結構中,其中一詞受另一詞意義的影響,由於類化的作用,也產生了與另一詞相同或相近的意義。有人把它叫做『沾染』、『滲透』或『同步引申』……」

無論作「烏糟」還是「污糟」,其意義主要還是來自「糟」,「糟」是「酒糟」。(Shutterstock)

「污糟」的「盤」

其實既有「烏七八糟」及「污七八糟」就不可能沒有「烏糟」和「污糟」,因為「烏七八糟」及「污七八糟」顯然就分別是「烏糟」和「污糟」的「鑲嵌格」!

第3頁,共4頁 1 2 3 4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