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在美國讀大學時,從未主修過哲學系……李氏當年主修的是戲劇系(drama),亦無畢業。……他既不是、亦從未自我吹噓過是哲學家。一些聲稱對李氏思想解讀的著作,有幾多是李氏本人的真正想法?有幾多是「大膽假設」的闡釋?
李搬返香港後,比武戰書亦是排山倒海而來,傳媒無中生有的報道便層出不窮,但此時的李小龍已不是當年的「新紮師弟」,除了有個「金漆招牌」且「仔細老婆嫩」(蓮達28歲),怎可能輕易冒險應戰?
李小龍企圖用兩部港產功夫片的聲勢打響招牌,去博取荷李活的注目。其實,身經百戰的70年老店華納,逐步去兌現由尼克遜總統帶起的新一輪「中國熱」,而功夫片便是這熱潮中的熱潮,李小龍只不過是其中的一着棋子。
李小龍協助兒時好友小麒麟,拍攝他擔大旗的《麒麟掌》(原名《獨覇拳王》)。此片的出品公司曾以100萬港元高價,邀李小龍拍戲遭拒,但李反建議若讓小麒麟當主角,他便同意當武術顧問(不出鏡),只可惜在翌年3月公映時,未經李同意,便用剪接手法將李加插入片內……
羅維力邀李小龍再次合作拍《冷面虎》,但李有心為難,先不理不睬,但等到羅維選定王羽為主角時,又指控羅悔約。羅李之間的心病,始於《唐山大兄》,再經過《精武門》加劇,除了年紀和性格上的差別,港美文化的差異實是主因。以李小龍的美國人性格和荷李活經驗,他怎能忍受導演是片場皇帝的現實?反之,羅維又怎能忍受這個後生小子的率直和傲氣?
在《唐山大兄》公映後約一個月,在香港接受加拿大國家電視台(CBC)節目主持人、名作家皮雅波頓(Pierre Berton)的英語專訪,這是李小龍一生中唯一保存良好的訪談錄像……
李小龍30歲返港,是時勢造英雄,亦是英雄又再造新時勢……李小龍第四次返港找工作時(1970初夏),武打片才變成主流,然而當時的刀劍片,亦已是強弩之末,但巧妙地,他強項的拳腳片,偏偏在此時開始漸成氣候。
香港《華僑日報》文章標題〈李小龍在美國拍攝打鬥片,託小麒麟在港聘龍虎武師〉,文章指出李致函報社宣稱他將在翌年春,與占士高賓合作,為荷李活開拍《無聲簫》……開拍《無聲簫》計劃告吹後,李小龍泛起了回港發展的念頭。
李小龍的荷李活貴族徒弟,可謂星光熠熠,包括當時得令的大明星、名導演、編劇家和多間影視公司的高層人員。事實證明,李便是透過這個人脈網絡,獲得在荷李活繼續工作的機會。李小龍時來運到,雖然香港的粵語片式微,但無線電視和嘉禾影業,便剛好在此時期相繼成立,為他提供日後返港發展的有利條件。
1966年4月前後,在洛杉磯華埠開辦第三間振藩武館(628 W. College Street),洛杉磯振藩武館仍以西人學員為主,最出名的便是身高七呎二吋的 NBA 籃球名將渣巴。
姑勿論誰勝誰負或打和,蓮達日後書作對此役的論述,側面地帶出一個嚴肅的議題。她堅持比武的主因是種族歧視(唐人街不准李小龍教西人),這是十分荒謬的,因當年美加各地,已有不少公開教西人的國術班和武館,太極拳早在1939年已開始在美國開班,到了是年的鄭曼青抵美,更在主流社會造成一個小熱潮,而眼前的嚴鏡海,亦已教西人多年又已出英文書多本。
中斷華盛頓大學學業後(尚有大約兩年才畢業),李小龍將西雅圖武館交給木村武之打理,獨自遷往屋侖市,住在嚴鏡海家。這是他美國生涯下半段的開始,亦是他人生事業的起步點,自此離開了讀書上學的生活,旋即進入為口奔馳、養妻活兒的成年人階段。
李小龍的記憶力驚人,只須看一次任何的武術動作或勢式,便能完全無誤地仿效出來。筆者認為,這是因為李小龍的武術理解力高,對任何動作的武術內涵,一看便能掌握當中奧妙。而根據其它西雅圖資深徒弟的憶述,他們認為李小龍在教拳同時,實是利用他們做「人肉沙包」或「活木人」,測試他正在吸收和仍在改良中的新武術。
1962年4月,李小龍在西雅圖華埠開設首間振藩武館(651 S. Weller Street)。經過約兩年的非正式授拳,較老成的木村武之建議將其組織化,向學員收取微薄的學費(每人每月約20美元),除解決館址的租金外,亦可為李小龍提供額外的收入。李小龍無用詠春或國術、而是用自己真名振藩命名武館,原因之一是他的詠春尚未滿師,其二亦未獲師父葉問的批准,其三是他當時的武術已不純粹是詠春。
李海泉夫婦選擇西雅圖和周家,是刻意的安排。西雅圖是細埠,遠離與香港聯繫較多的三藩市,李小龍在香港得罪的人,要尋仇亦不易。西雅圖華人圈子細,而周氏夫婦有相當江湖地位,周家是安全的避風塘,學校亦近在咫尺。
李小龍更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演員,6、7歲便正式開始在電影中演出,一直演到18歲,然後25歲入荷李活打滾、30歲返港發展、到逝世前仍在拍戲,他一生都與演戲有不解之緣,當係好戲之人。戲中的李小龍,一個打十個、大鬧日本道場、大戰羅馬鬥獸埸、虎鬥龍爭,是虛擬的、編排過的打、是假的。但李小龍不是一個簡單的電影人或武者,他的真正成就,便正正是利用假的李小龍,去造就真的李小龍!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