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副局長林智文:把握發展機遇 口岸經濟引擎
發展局副局長林智文今年12月20日出席灼見名家投資論壇時發表題為「把握發展機遇 口岸經濟引擎」的演講。他說,整個北部都會區發展料需時約20年,目前已在開發中。
發展局副局長林智文今年12月20日出席灼見名家投資論壇時發表題為「把握發展機遇 口岸經濟引擎」的演講。他說,整個北部都會區發展料需時約20年,目前已在開發中。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與香港生物醫藥創新協會周三(11月23日)發表「香港生命健康產業發展研究」數據,結果顯示,近四成港企及大灣區企業有意在港投資,唯香港缺乏多元人才,推動生命健康產業將科技成果商品化。
研究發現電子支付與數碼貨幣,以及網絡安全與數據私隱是香港最熱門的金融科技趨勢,而大數據分析及人工智能(AI)將會在不久的將來成為改變金融服務業的關鍵技術。
生產力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表示,指數經歷上季大幅上升後,本季轉為回落,反映本地中小企仍受環球經濟及疫情演變的外在因素影響,導致於來季的營商氣氛轉趨保守。
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系主任兼講座教授潘毅教授表示,調查反映出本港青年工作非常不穩定、沒有僱員合約、 工時超長以及工資偏低等問題,促請政府應全面檢討工時政策及相關勞工政策。
歐洲金融動盪,資深銀行家、專欄作家張建雄分析,今年內有沒有機會出現黑天鵝事件,以及有沒有利好消息、投資者可否安身避險。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港大論壇上表示,雖然香港嚴重依賴與內地和國際世界的聯繫,但由於通道尚未恢復正常、外部環境不斷惡化,今年的負增長似乎不可避免,但「按照我們的工作方向及成果,我們對前景仍然相當樂觀。」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周日(9月26日)發表網誌,表示隨着新增確診數字漸趨平穩,入境防疫措施放寬是「好消息」,香港將「邁向晴天」,呼籲市民各界加速做好復常的各項準備,捕捉經濟恢復帶來的機遇。
美元是目前全球主要交易貨幣,但美元武器化遭他國質疑安全性。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認為,美元霸權非恆久性,中國若要挑戰美元霸權,人民幣須提升便利性。一起聽聽他的說法。
「香港高峰論壇2022」周三(8月17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行政長官李家超出席時指出,香港作為國際城市、中西融合,讓香港在區域合作發揮非常獨特的聯繫人角色。
立法會周四(9日)三讀通過取消強積金對沖。政府會「劃線」指明取消對沖安排的生效日期,將不設追溯期,而政府將為僱主提供25年、共332億元補貼,預計2025年實施。
目前香港依賴進口柴油,卻同時出口大部分本地生產的生物柴油。政府應推行多項政策以推動大眾轉用生物柴油,促進其生產和技術發展,並為生物柴油創造循環經濟。
根據英國《銀行家》雜誌的全球銀行1000強排名,創興銀行從2013年的722位升至2020年的381位。創興銀行發展已成為聯繫港穗兩地金融、經濟的重要紐帶之一。
香港是一個開放型的城市,與全球各方面都有緊密的聯繫,這是其最大的長處。香港可與各方面加強合作,形成高產值活動的價值鏈,以保持香港持續的競爭力及經濟增長。
CSHK總監李芝蘭教授表示:「白羅斯與吉布堤是一帶一路上的重要節點,希望通過工作坊瞭解海外工業園區的發展情况以及香港專業人士可能起到的積極作用。」
在完善選舉制度之後,議政風氣有望撥亂反正。終於迎來一個客觀、科學、就事論事的環境,可以理性地辯論政策措施的優劣好壞,藉此吸引政商界人士加入議會甚至管治團隊。
2015年,中國結束獨生子女政策,宣布允許所有已婚夫婦生育兩個孩子,以扭轉勞動力快速老齡化的趨勢。出生率一度上升但隨即下降,2020年國內出生人數僅為1200萬,為1961年以來最低。
今次我們的綠色債券超額認購達7倍,且半數由歐美投資機構承接,足以反映環球的機構投資者對本港的長遠信貸狀況及經濟基調充滿信心,對香港的長遠前景取態樂觀。
香港總商會周四(7日)舉辦網上研討會,前瞻2021年香港經濟。政府經濟顧問歐錫熊、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以及香港貿易發展局研究總監關家明應邀出席,各抒己見。
馮氏集團主席馮國經博士應邀出席團結香港基金舉辦的團結卓爾論壇,分享了對香港該如何適應全球經濟環境變化,繼續發揮推動中國和亞洲貿易與經濟增長的重要角色。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本年度政府經常開支會增至接近5000億元,當中還未反映今年初行政長官公布的10項民生新措施。估計明年的財政預算案,仍會是一份赤字預算。
華懋集團今年60周年誌慶,推出全新的集團標誌,透過Places with Heart的概念,傳達出集團是一家透過核心業務及創造共享價值,為市民、社區及環境帶來正面影響的發展商。
要在短時間內緩解香港的問題,王于漸教授認為可參考新加坡「組屋」模式,全面重推優化版「租置計劃」,將現有公屋單位以極其便宜的價格出售予現有租戶,使業主擁有單位的全部業權。
資深投資人王兟與一群志同道合的香港市民,提倡市場融資方案,推動政府以創新公私營合作模式,設立由全體香港市民合資擁有的公司,在明日大嶼填海造地 2000 公頃建屋。
筆者特意邀請中原地產創辦人施永青,以及《明報》投資及地產版資深主編陸振球出席《何民傑會客室》網上節目,評論習近平南巡對香港有何啟示、深圳40年改革開放的得失。
亞洲金融集團及亞洲保險總裁、香港特區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先生應邀出席團結香港基金舉辦的「團結卓爾論壇」,分享了他對塑造未來新視野的看法,透過畫作表達他對政治、社會議題的看法。
時代不斷進步,全球各行各業邁向數碼轉型。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近年亦着力發展金融科技。騰訊於2018年創立騰訊金融學院,為本港及大灣區培育更多金融科技人才,協力打造香港成為智慧城市。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逾半年,不僅危及生命健康,亦令經濟陷入衰退陰霾,各行各業艱苦經營,復甦看似遙遙無期。當下疫情依然反複不定,香港以至內地的經濟如何迎難而上,早日走上復甦之路?
劉遵義教授估計,2019年社會事件導致實際GDP損失3.7%,而新冠疫情令2020年上半年的實際GDP估算損失為6.4%,全年估算損失為11.4%。
香港大學黃乾亨黃英豪政治經濟學教授王于漸表示,要解決香港嚴峻的民生和民粹問題,推行「港人組屋」計劃是唯一出路,讓大多數港人以可負擔的價格購買公營房屋單位,才能促進整體經濟發展,實現真正的全民共享繁榮。
踏入7月份,本港的疫情呈現反覆,出現「第三波」的爆發,在7月8日到7月底期間,新增確診個案達到1850宗。這樣看來,第三季經濟也許會承受更大的壓力。
中美關係日益惡化,基於美國的龐大金融體系,以及美元於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主導地位,任志剛認為「美國手上確有強大的武器」,有機會將金融「武器化」以打擊中國。
李嘉誠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通過《港區維護國家安全法》,希望可以紓緩中央對香港的擔憂,發揮長遠穩定發展的正面作用。任何國家對自身國家安全問題有權責, 大家不必過分解讀。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以及金管局前總裁、行政會議成員任志剛表示,訂立《港區維護國家安全法》,有助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