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與故宮博物院合辦「宋拓魅力──碑帖珍本特展」,展覽由2023年9月16日起至2023年11月5日於故宮博物院文華殿舉行。
最近,中國電影史上最賣座動畫第二位的《長安三萬里》,挾15億票房紀錄的聲勢在港公映。電影中的主人公李白和高適,年輕時同樣不能按「正常」的科舉途徑入仕,結果飽嚐人間冷暖,最後各有不同的人生際遇。
金筆獎2023年全港中小學中文硬筆書法比賽(忠義篇)8月31日於香港中華文化書畫藝術中心舉行頒獎典禮,鼓勵同學一同享受學習華夏傳統文化的樂趣。
值得注意的是,陳寅恪決非無聊下流之輩,也不是什麼「考據癖」、也沒有什麼「處女情結」,他研究楊玉環的處女問題,是為了論證唐朝的婚禮制度、李唐皇室的血統家風諸問題。
殷人尚鬼神,每事皆卜問,商王室不管征戰、風雨、疾厄等,都要祈求神明指示。而這些刻在甲骨上的卜辭,是中國已知最早的文字。到底它如何見證漢字的演變?又如何反映三千年前上至天文,下至農耕、曆法、醫學等等?
為響應香港民政事務署的「鄉·港連心計劃」,冀魯旅港同鄉會於8月20日下午舉辦了一場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活動,通過線下與線上結合的方式,並邀請國內知名國學經典老師文運先生擔任主講嘉賓。
香港天籟敦煌樂團於大灣區內舉行音樂巡演,是次音樂會的所有曲目均屬香港本地原創,以敦煌洞窟的壁畫和塑像、故宮的文物和建築,和其他中華傳統文化元素或故事為靈感創作而成。
建築,總是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置身於繁華熱鬧的香港地,從公共房屋、歷史建築,到環保建築、公共空間,再到近年大熱的西九文化區,你是否也曾了解過這些建築物背後的故事?
此書最大的貢獻,在於打破傳統史家以人物和斷代為中心的研究方法,首倡以「大歷史」的宏觀視角觀察歷史,但其缺點是過分重視技術層面的因素,在摒棄意識形態之餘,將道德和人情都拋棄了。
2024年開始由八運進入九紫火運,世界的格局會出現什麼變化?中國的發展會如何,俄烏戰爭會是什麼趨勢?聽文相濡先生的分析。
2023年上半年已過去,下半年世界局勢將有什麼變化?香港移民潮會否持續?俄烏戰爭會有變化嗎?一起聽聽術數名家文相濡分析。
莊子認為萬物是變化的,世間萬事萬物無時不變,事物是相互轉化的。正因其承認生死的轉化,所以他才提倡「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的觀點,在他妻子死時採取了鼓盆而歌的樂觀態度。
我們通過逐字對比不同地區的漢字字形,把箇中差異明明白白描述出來之後,可以分析這些差異的來源、規律,整體歸納出地區間的字形同異現狀,做到心中有數,從而掌握漢字今後發展可能出現的趨勢。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慶祝開幕一周年。館長吳志華表示,博物館截至7月2日(周日)有近126萬名訪客參觀,7月1日回歸日亦錄得有7600多名訪客參觀,破創館以來新高。
在一個崇尚即食麵文化的時代,人們沒有耐性靜下心來多讀書,尤其多讀不同觀點,不同立場的書,往往習慣跳過用自己旳頭腦分析和思考的過程,直接得到答案。讀歷史的好處就是讓我們懂得換位思考。
為達至視聽兼備,樂團花盡心思為音樂會注入新元素,採用藝術科技,將敦煌洞窟內的壁畫帶到舞台,令觀眾猶如置身現場,感受敦煌與故宮文化的震撼人心。
今屆雙年獎進入第四屆,大會6月20日於天際100發布得獎名單,包括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動物嘉年華:西西的動物詩》(中英雙語版本)獲出版大獎兼文學及小說類最佳出版獎。
今次《帝女花》是紀念公演65周年,把上世紀50年代的《帝女花》現代化、專業化、藝術化⋯⋯我覺得新的《帝女花》恰到好處,適合更多年齡層的人士欣賞,做到雅俗共賞、「曲高和眾」的境界。
適逢香港中文大學創校60周年,校方於6月23至25日一連三日,在西九文化區舉辦「咫尺之圓・甲子有藝」香港中文大學60周年校友藝術展。殿堂級大師饒宗頤教授及丁衍庸教授兩位名家,均在展覽之列。
恒基地產早前舉辦「築動你想像多媒體創作大賽」,選出公開組和學生組冠、亞軍各1名、評審特別獎3名及佳作獎8名等17個獎項。今起於中環展出得獎者作品,歡眾更可製作NFT紀念品,鼓勵大眾透過藝術品想像未來。
十九世紀的香港,誘拐婦孺、迫良為娼、販賣人口的事情時有發生;另方面是很多棄嬰為私生,母親或為娼婦,或因貧窮無力照顧,被迫遺棄嬰兒。香港的天主教會收養很多棄嬰,後來棄嬰院變成了學校。
汕總舉辦的「僑批紙短,家國情長──汕頭僑批歷史文化展覽」於5月25日(周四)開幕。透過展覽早期汕頭海外華僑在外寄回家鄉的書信、物資以及相片,讓市民藉此了解僑批歷史文化的起源、發展及保護等環節。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當代中國文化的根基。三星堆是中華文明的傑出代表,舉世矚目。我們相信展覽可讓香港市民更好地認識中華文明,同時對外展示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助力香港建設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香港中樂團將於5月27和28日假香港文化中心劇場舉辦「觀.象」音樂會,由香港中樂團客席常任指揮孫鵬帶領演出多首特別作品,希望為香港觀眾帶來全新的中樂體驗與感受。
父親已去,我唯希望在文字裏「留住」他。我把父親彌留之際我對他說的一些話收錄於此:思想者的生命是思想,這一代一代的學生中,一定會有些人將您的經濟學理論和思想傳承下去,這就是您生命的延續。
恒基兆業地產集團於去年12月舉辦「築動你想像多媒體創作大賽」鼓勵大眾發揮想像。大賽成功徵集了數以百計創作,參加者來自不同背景,參賽作品均展現對未來的期盼,以及無遠弗屆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2017年度圖靈獎得主、史丹福大學前校長John Hennessy教授,就「深度學習革命」進行主題演講。他表示人類面臨的挑戰是思考如何利用深度學習人工智能技術,並以改善全球人類生活的方式使用它。
感謝他培養了我追求自由,熱愛旅行的「性格」。在沒有遷徙自由、思想禁錮、精神苦悶、文化單調和物質饋乏的年代,他為我訂閱《地理知識》和《旅行家》雜誌,讓我看到「現實」生活以外的世界,開闊了我的眼界和胸懷,
香港智能電子書庫計劃網上一站式服務平台於4月23日「世界閱讀日」正式開放登記,出版業界成為登記用戶後便可免費使用,享受將紙本中文出版物迅速翻譯成英文等服務。
第41屆香港電影金像奬頒獎典禮周日(4月16日)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行。引起爭議的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奪得最佳電影獎。鄭秀文憑《流水落花》奪得最佳女主角;劉青雲則憑《神探大戰》奪得最佳男主角。
「第一屆香港國際半音階口琴大賽」4月3日假香港大會堂正式揭幕,由來自本港及世界各地好手同場較勁,並舉辦一系列工作坊及展覽等公眾活動,讓本港市民瞭解半音階口琴這個獨特的多功能樂器。
陳貝兒因主持《無窮之路》獲獎。她寄語年輕人,有的是青春的本錢,要打開格局,不要人云亦云,想想自己希望探索哪些地方,擴闊職業路徑。
「存在.她力量」——國際女性當代藝術展,將於2023年3月24至29日在中環香港大會堂低座舉辦,將展出來自全球數十個國家及地區50多位優秀女性藝術家過百件精湛作品。
2022年年輕編舞者毛維受澳門文化中心委託創作了《當打之年》,藉由舞蹈演出,探討這群步入當打之年族群的脆弱與堅強。今年他接受第51屆香港藝術節委託,創作了全新長篇作品《狂人派對》。
香港中樂團將與名勝世界郵輪Resorts World Cruises及3香港合作,10/3為香港及世界各地獻上全港首個郵輪5G網上直播演出。
今年(2023年)是清華大學建校112周年,又是前校長梅貽琦逝世61周年,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與清華大學校史館合作,在孫中山紀念館舉辦「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清華大學的人和事」專題展覽。
為期三星期的「湖北武漢香港周」現正於湖北武漢市舉行,主題為「游藝江城」,涵蓋演藝節目放映會、專題展覽及延伸活動,讓香江藝文佳作得以在這座華中歷史文化名城綻放光芒,另透過線上線下形式,促進兩地文化交流。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