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炳基金會阮邦耀董事專訪:秉持田家炳遺志 散播生命教育種子
「教育從來都不是立竿見影的事,因此我們不能操之過急,亦不必一步登天。」田家炳基金會董事阮邦耀接受灼見名家專訪,暢談他與田家炳博士相處的點點滴滴及在田家炳基金會的教育推廣工作。
「教育從來都不是立竿見影的事,因此我們不能操之過急,亦不必一步登天。」田家炳基金會董事阮邦耀接受灼見名家專訪,暢談他與田家炳博士相處的點點滴滴及在田家炳基金會的教育推廣工作。
「教育從來都不是立竿見影的事,因此我們不能操之過急,亦不必一步登天。」田家炳基金會董事阮邦耀接受灼見名家專訪,暢談他與田家炳博士相處的點點滴滴及在田家炳基金會的教育推廣工作。
中手游科技集團聯合創始人及副董事長冼漢迪表示,中國企業要建立獨立自主的核心技術,才能在面對不同的政治風險時不至於被動地妥協,令企業陷入危機與困境。
過去40年中國經濟迅速崛起,立法會前主席、香港政策研究所副主席曾鈺成認為,過去數十年成績獲肯定絕非假大空,但2035年的經濟目標能否達成?如何解決當中的問題?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冼漢迪表示,不難理解美國對中國做出各種不友善的舉措,但客觀現實決定了美國所謂的對華經濟「脫鈎」不可能完全實現,經濟全球化與貿易自由化仍是世界發展大趨勢。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接受本社專訪指出,香港夾在中美角力之間,未來幾年的經濟前景不容樂觀,但由於中國維持長期增長動力,香港金融業也有不少機遇,唯必須改變舊有思維,才能保持優勢。
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接受本社專訪指出,在現時的政治及社會環境下,對政府的要求及期望極高,新班子面對重大挑戰,有壓力要做出成績,呼籲各方大力支持,齊心合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隨着病毒對人類危害程度的降低,各國政府都不應再以防疫為由限制個人自由與權利,過度嚴厲的措施應該結束了,盡早復常對向來以國際大都會及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為定位的香港來說尤為重要。」
養生達人嚴浩指出,減肥戒澱粉易生老相、肌肉萎縮。進食哪種澱粉才能保持青春煥發?布緯食療又有什麼幫助?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施政報告》為多個社會問題訂立多項指標,但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認為,報告缺乏對23條立法工作的指標,以及抗疫時間表和路線圖。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香港大學亞洲環球研究所所長鄧希煒教授、香港邁臻研究所總監宋立功博士,以及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分別接受本社專訪,談談他們對新一份《施政報告》的看法。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認為,房屋問題的關鍵在於土地儲備不足,李家超在北部都會區等長遠土地規劃上均有着墨是好事,但在保障人均居住面積上,仍需要多下功夫。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接受本社專訪時表示,她盡量一星期考察一次地盤,觀察到不少年輕員工都感受到這份使命感,希望大家可以保持熱誠、抱持無論困難多大、任務多重,都要繼續做的「方艙精神」。
新任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接受本社專訪時表示,24年前政府致力發展創新科技,因為種種風雨而沒有徹底實行,如今香港再次面臨轉捩點,各界憧憬未來發展路向,是發表創科發展藍圖,凝聚共識的好時機。
政府把《基本法》23條立法工作從今年立法議程抽起。前立法會主席、香港政策研究所副主席曾鈺成認為,過時草案無法應付新的國安問題,因此需要撤回法案修改。為何不能先立法後修改?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接受本社專訪時表示,她盡量一星期考察一次地盤,觀察到不少年輕員工都感受到這份使命感,希望大家可以保持熱誠、抱持無論困難多大、任務多重,都要繼續做的「方艙精神」。
香港中文大學明年步入60周年校慶,60周年為一甲子,未來中大將會如何發展、配合國家發展大局?一起聽聽新任中大協理副校長金江(Laurie Pearcey)的分享。
為紀念梁祝面世60周年,香港青年音樂協會特籌劃何占豪作品音樂會,將於2022年11月5日(星期六)假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演出。《梁祝》作曲家何占豪透過視像接受專訪,暢談創作心路歷程與近期生活。
中大協理副校長金江鍾情中國文化,他認為香港是中國與世界的橋樑,後疫情時代香港高等教育如何突出自己的優勢?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中國文化愛好者苗學禮(Tony Miller)推出書本,介紹佛教藝術文化。為什麼對他對羅漢感興趣?寫書時最大的得著是什麼?
中大協理副校長金江(Laurie Pearcey)2022年加盟中大。他對中國文化為什麼一見鍾情?當年他來華英語義教,又如何與中國結下不解緣?他接受本社獨家專訪,侃侃而談他的人生路。
我們即將進入三元九運,術數名家蔣匡文為我們講述術數與天星的關係、土木相會如何影響運程,以及新冠疫情要到什麼時候才會結束。一起聽聽他的說法。
近日有醫生被揭發收錢派假「免針紙」。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分析,為何假「免針紙」有價有市。他認為政府需思考現象背後代表的問題。一起聽聽他的看法。
東華學院致力為本地培訓醫療護理業人才,而華懋集團則專注本地市場發展,到底學界與商界有什麼合作空間?東華學院校長陳慧慈教授與華懋集團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蔡宏興先生接受本社訪問,分享本地教育與年輕人的發展。
東華學院致力為本地培訓醫療護理業人才,而華懋集團則專注本地市場發展,到底學界與商界有什麼合作空間?東華學院校長陳慧慈教授與華懋集團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蔡宏興先生接受本社訪問,分享本地教育與年輕人的發展。
香港正面對學生流失的問題,何漢權校長與鄭家寶校長認為,政府應以政策確保師資,以及提速吸引大灣區學生。一起聽聽他們的說法。
英國首相卓慧思剛上任便遇上英女王駕崩,未來將面對哪些難題?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英國面臨分裂危機,而面對通脹問題,戴卓爾夫人的做法是否值得參考?一起聽聽他的說法。
劉香成指出,觀察中國大陸40多年,現在來了個習近平,他要改變整個中國,比改變一個香港難得多。「若說一個人做不了什麼,I am from Hong Kong, I made the move。」
前港英政府官員苗學禮(Tony Miller)鍾愛中華文化,決心留在香港。他是何時愛上收藏?怎樣向香港人學習收藏中國古董?一起聽聽他的分享。
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認為,中英關係與香港發展息息相關。英國不甘心於香港回歸中國,對香港有什麼影響?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英國管治無疑影響了香港的制度和生活方式,但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認為,戀殖情緒不得不叫人擔心,要消除戀殖,需先對港英管治作客觀評價。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佩洛西訪台引發極大爭議。何漢權校長、鄭家寶校長認為,這次是開展國民教育的良機,老師應該與學生分析國安重要性。一起聽聽他們的分析。
怎樣教STEM才會收效?學生如何活學活用?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分享成功的教學經驗,以「活」字鼓勵DSE考生。一起聽聽他的分享。
香港未來5至10年有什麼機遇與挑戰?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認為,不可以單靠政府推動經濟,而政府遲遲未出手吸引人才,會造成什麼影響?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苗學禮(Tony Miller)是港英政府年代的官員,為什麼當年會來到香港擔任官職?他在回歸後決定留在香港,終身學習中文,為什麼?一起聽聽他的分享。
香港教育大學(教大)近年在校長張仁良教授帶領下,配合科技發展趨勢,促進教育創新,為大學、高中及小學生設計人工智能教育課程。教大又推出「看動畫‧學歷史」系列,善用新媒體,推動愉快學習。
什麼是公司私有化?投資者面對私有化應該如何應對?金融界人士許永權、專欄作家李偉民大談公司私有化失敗的例子。一起聽聽他們的分享。
語文推廣會(GAPSK)榮譽顧問彭楚夫與國史教育中心校長何漢權大談香港推動普通話學習為什麼滯後,以及民間力量怎樣帶動風氣。
盧煜明教授回流香港25年,他認為現時香港的創科氣氛是前所未有的高,而且特區政府對創科發展的決心也是史無前例的強,加上中央的強力支持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機遇,對香港未來的創科發展充滿信心。
香港浸會大學(浸大)於7月1日成立創意藝術學院,由電影學院、音樂學院及視覺藝術院組成。創意藝術學院創院院長潘明倫教授表示,新學院重視跨學科教學與研究,培養藝術人才,以促進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早前外媒報道香港政府將於11月改變抗疫政策。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認為,檢疫措施雖放寬,仍令人卻步,而政府內部對放寬檢疫仍無一致意見。為什麼?一起聽聽他的說法。
香港浸會大學(浸大)於7月1日成立創意藝術學院,由電影學院、音樂學院及視覺藝術院組成。創意藝術學院創院院長潘明倫教授表示,新學院重視跨學科教學與研究,培養藝術人才,以促進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盧煜明教授認為,「如果劍橋大學只是對5%的學生有冀望,我們只要有幾個百分點的醫學生有志投身研究,我們的系統應該讓他們成功找到創科之路。」
公司在香港上市的流程是怎樣的?是否一定要明星團隊?金融界人士許永權與專欄作家李偉民大談公司上市原因和流程,以及保薦人的角色和責任。
中原慈善基金連續第二年贊助腹有詩書活動,中原地產亞太區主席兼行政總裁黃偉雄表示,欲培養孩子從小對中文及中華文化的興趣,參加腹有詩書比賽就非常有意義。一起聽聽他的分享。
美國發起多宗經濟制裁,引發維持聯繫匯率與否的討論。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帶我們回顧貨幣的演變歷史,提出現代貨幣制度本質為信任本位。末來貨幣將會如何走下去?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當年,盧煜明教授的老師曾經問過一條問題,盧煜明教授依書直說自覺沒錯,但老師卻質疑為什麼要這樣回答,令他難以忘懷,至今仍教導學生須時刻探求實驗數據的來源,這也是他投身醫學研究的初心。
新冠持續、戰事難停、通脹高企,世界面臨多重挑戰,資深銀行家、專欄作家張建雄認為,近年西方當權者大多平庸,本世紀前景難料。一起聽聽他的說法。
何漢權校長與鄭家寶校長認為,國民教育需要從尋根開始,父母或教師可以自小灌輸孩子籍貫觀念的意義。一起聽聽他們的說法。
時事評論員霍詠強認為,只有中國的動員能力、組織架構和志願機制,才容許重慶山火這樣的救援行動得以有效落實。相比之下,美國的學生貸款減免計劃也只能在美國發生,為在中期選舉爭取選票而不考慮公平地無限印鈔。
11月美國將進行中期選舉,術數名家文相濡為我們預測美國會否加入台海爭奪以及中期選舉結果。另外,在九運中,英國、中國的運程又會是如何?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