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結束 李稻葵指當務之急為刺激消費 穩定樓市股市
李稻葵表示,近期政治局會議已明確表示當務之急是促進國內消費,更具體地說,就是要穩定樓市股市,為了達致以上目標,中央會採取非常規的宏觀經濟政策手段。
李稻葵表示,近期政治局會議已明確表示當務之急是促進國內消費,更具體地說,就是要穩定樓市股市,為了達致以上目標,中央會採取非常規的宏觀經濟政策手段。
12月台灣走了兩個演藝經典人物,周二(3日)流行音樂教父劉家昌證實於2日因癌症辭世,享年81歲。周三(4日)下午,被視為對推廣文學貢獻重大的瓊瑤在新北市淡水區的家中輕生離世,享年86歲。
葉嘉瑩教授的學術生涯,是一部充滿傳奇色彩的史詩。她原本有機會成為一名醫生,但抗戰的爆發讓她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輔仁大學國文系,立志成為一名中華詩詞文化的傳承者。
本港獲選入名單的不乏知名學者,包括港大校長張翔、中大前校長沈祖堯、中大醫學院前院長陳家亮;在新冠抗疫時出任專家顧問團的許樹昌、袁國勇、孔繁毅及梁卓偉等人均榜上有名。
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主席白茜芙表示,美中關係緊張,雙方都視對方為問題的始作俑者,造成非常消極的互動。美中必須承認對方的永久存在,尋求和平共存之道。
國家主席習近稱,北京已準備好與美國新政府合作,努力實現中美關係平穩過渡,但他沒有提及候任總統特朗普的名字,似乎擔心美國新政府的貿易保護主義可能讓中美關係進一步惡化。
謝鋒說,中國沒有超越或取代美國的規劃,但美國亦不要有遏制打壓中國的打算,應聚焦共同利益,不能只關注分歧,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
嘉華集團11日晚公布,創辦人兼主席呂志和於7日在家人陪伴下安詳離世,享年95歲。訃告指呂氏一生秉持誠信與開拓精神,為後進典範,其深厚愛國情懷與無私奉獻,受各界敬仰。特首李家超亦表示哀悼。
夏寶龍在座談會上表示,要堅持以港為家、倚港興業;香港工商界是推動經濟發展的「主力軍」。當前香港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要主動識變、應變、求變,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以實際行動詮釋愛國愛港。
特朗普宣布勝選,揚言會協助國家復原,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而選舉日是民眾重奪國家的日子。他又豪言,在他的總統任期內不會再有戰爭,會阻止戰爭。
資深傳媒人、藏書家、專欄作家兼「老總書房」創辦人鄭明仁周日(3日)晚上辭世,享年70歲。「老總」生前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他對香港早年通俗文學經典作品的鑽研及收藏,對於本地報業及文壇歷史如數家珍。
2024未來科學大獎周首日活動科技論壇,10月30日在香港科技大學舉行,以「趨勢見未來──AI前沿探索與實踐創新」為主題,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郭毅可說:「AI將會是科大未來布局,融合到所有學科。」
趙雨樂表示,當經濟未完全復甦,石破茂卻急於大刀闊斧,希望在政府預算案提高軍費,亦試圖在消費稅大造文章,提高稅費令社會怨氣增加,所以日本國民是以選票向石破茂說「不」。
民協顧問、香港邁臻研究所總監宋立功於24日晚因病逝世,終年71歲。熟悉宋立功的人士透露,宋早前發現患血癌,過去半年都不時在醫院接受治療,仍不忘做研究。
孫曾於2002年11月推出人稱「孫九招」的一系列穩定樓市的政策,包括即時結束居者有其屋計劃、即時終止出售居屋計劃、取消拍賣土地等,措施成功令樓市成交回升,但造就其後多年樓市急升的主因。
莊太量表示,市民較關注的樓市措施只是放在最後「惠民生 添幸福」的其中一小段,明顯政府不想以樓市為主軸,與去年《施政報告》公布樓市「撤半辣」的情況有很大不同。
行政長官李家超明天(16日)將發表2024年《施政報告》,主題是「齊改革、同發展、惠民生、建未來」,封面沿用去年的綠色。月來不同團體間已就此提出不少意見及熱烈討論,到底今次要變什麼,怎麼變?
前國務院副總理、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因病醫治無效,於4時3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他曾強調,「要從維護香港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出發,講大局,講團結,講包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在北京和香港均有升旗和慶祝儀式,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有四大堅持,並且要深化兩岸交流,反對台獨分裂行動。
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首宗傳媒被控煽動案結案,行政長官李家超分別在新聞界慶祝國慶酒會和街訪時表示,法庭裁決清晰反映,專業的新聞工作受到法律充分保障,而且合符國際標準,稱新聞的公信力和道德不能被敗壞。
為慶祝國慶75周年,九龍東區各界聯會等組織合辦「去觀塘有風的地方之民族文化體驗長廊」活動,將由9月28日起至10月1日於觀塘海濱花園舉行,活動內容,包括「影、食、玩、睇、買、玩、跳」七大主題。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發表聲明,對黎巴嫩多地連續兩天發生大量通訊設備爆炸事件深感震驚,呼籲各方保持最大克制,以避免事態進一步升級。
李家超強調,政府將不斷加大中醫方面的資源投入,包括在基層醫療和中醫住院服務方面,希望盡量中西醫配合,特別是配合在基層醫療整個配套方面去提供服務。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一帶一路倡議啟發了許多國家和經濟體共同分享機遇、發展和文化交流。香港作為中國最開放及最國際化的城市,是實現一帶一路倡議願景的關鍵節點。
特區政府9日(周二)發行第9批銀色債券,規模500億元,視乎認購反應,最多上調至550億元,息率與本地通脹掛鈎,保證息率4厘。9月30日(周一)早上9時開始接受認購,10月14日(周一)下午2時結束。
央視網報道,習近平說,經過近70年的辛勤耕耘,中非關係正處於歷史最好時期。面向未來,他宣布中國與所有非洲建交國的雙邊關係,提升到戰略關係層面,中非關係整體定位提升至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
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峰會周三(4日)起一連3日在北京舉行。峰會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來華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峰會暨國事訪問的南非總統拉馬福薩舉行會談。
理大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就2024年《施政報告》提交建議書,圍繞四大核心主題——碳中和城市、香港及大灣區的發展、一帶一路的合作、生命科技健康和醫療,為香港的可持續發展出謀劃策。
2024年巴黎奧運會內地奧運健兒代表團周五(30日)晚上出席在灣仔伊利沙伯體育館舉行的「奧運健兒大匯演」綜藝節目,與現場觀眾分享比賽經驗和感受。
英國劍橋大學前高級研究員馬丁·雅克認為,中國與美國的現代化將會非常不同。中國的做法受到儒家的入世思想影響,具有社會責任感;美國的態度則基於個人權利和對市場的不干預。
外交部駐港公署特派員崔建春表示,當前內地和香港面對着氣候變化、地緣政治衝突等多重挑戰,應對的關鍵是領導力,需要通過改革為中國和國際社會帶來實質益處。
《人民日報》及央視新聞22日分別發文表示,「今天是鄧小平同志誕辰120周年,紀念,緬懷!」官方推出紀念郵票、20集紀錄片,《求是》重提揭開改革開放序幕的1978年11屆三中全會。
在今屆巴黎奧運取得佳績的港隊運動員代表,周三(21日)早上乘坐開篷巴士巡遊,與巿民見面。運動員乘坐的藍色巴士上掛着印有「健兒凱旋歸港、我們深以為傲」字樣的橫額。
習近平逾半個月來首次公開露面,歡迎蘇林接任越共總書記後首次出訪中國。觀察家認為,中越領導人均展現鞏固雙邊關係的意願,但兩國在敏感的海主權爭議上均沒有讓步。
去年貝丹東毅然踏入這個充滿未知的政治漩渦,如今她接任賽塔,她繼姑姐英拉後成為第二位泰國女總理,也是該國最年輕的總理。能否突破家族的政治宿命,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即將來臨的大熊貓,連同盈盈、樂樂和牠們的寶寶,海洋公園將有一個6頭熊貓的大家庭。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盈盈和樂樂為香港誕下首對可愛的大熊貓,別具意義。
根據往年慣例,國家隊運動員會在奧運之後訪港。據最新消息,特區政府已有定案,國家隊運動員將於8月29日至31日(周四至周六)訪港3天,據了解,來港運動員名單目前仍待內地當局最後確定。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香港運動員在去年杭州亞運會和今年巴黎奧運會大放異彩,表現出色,勇奪奧運金牌的香港劍擊運動員江旻憓亦參與是次杭州學習團,與共創明Teen計劃學員分享她的奮鬥成功故事。
莊太量教授認為,金管局作為監管機構,是有能力向銀行施壓,因為經營牌照是由金管局批出,若銀行違反某些指引,可以被列入黑名單或實行扣分制,這些都可以作為續牌的準則。
莊太量指出,中國上半年經濟平均增幅為5%,首季較次季增長快一些,看趨勢是往下,但觀察外儲和通脹變化,下半年要達到5%並非太難,只要在部分環節加大投資,或推出刺激消費的措施。
莊太量教授認為,賀錦麗選擇沃爾茲為副手是有其道理,投票予特朗普的大多是年紀大的白人、農村及工人階級選民,相信明州州長沃爾茲有助賀錦麗吸納中間派選民。
設於尖沙咀香港歷史博物館二樓的國家安全展覽廳,7日(周三)起免費開放予公眾參觀。行政長官李家超形容「維護國家安全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1956年,李政道與楊振寧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的論斷,翌年經實驗驗證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和愛因斯坦科學獎。他的研究工作對粒子物理學和量子場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莊太量表示,今輪跌市應會加大美聯儲9月大幅減息(如0.5厘)的機會,因擔心股災會引發美國經濟衰退,但他稱減息有利香港,目前恒指處於相對低位,故港股跌幅有限,有機會盤活資產市場。
李家超周四下午與越南國家主席蘇林會面。他表示,香港和越南的雙邊貿易關係向來密切,希望通過是次訪問與越南政府和商界開拓在各方面新的合作機會,期望越南繼續支持香港盡早加入RCEP。
中央政府8月1日起將內地居民旅客自香港進境內地攜帶行李物品的免稅額度,由5000元提高至12000元。全國政協常委唐英年認為,此措施將令香港旅遊及零售等行業受惠。
香港中文大學年前更換校徽的風波續有餘波。中大校董會主席查逸超29日(周一)召開校董會會議,交代調查報告細節,而校長段崇智教授亦於30日發表回應。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