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煜明教授:煮即食麵令生命科學難題迎刃而解
香港科學院院長盧煜明教授在「尋找香港經濟的新增長點」論壇上分享了他從夢想到現實的創科之路。他表示,不只一次面對同期發表同類研究的論文、多年時間申請專利、訴訟經年等問題,都是創科產業同樣面對的問題。
香港科學院院長盧煜明教授在「尋找香港經濟的新增長點」論壇上分享了他從夢想到現實的創科之路。他表示,不只一次面對同期發表同類研究的論文、多年時間申請專利、訴訟經年等問題,都是創科產業同樣面對的問題。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醫學院和理學院的6個研究團隊,獲美國國家醫學院頒發健康長壽催化創新獎(香港)2022,囊括香港區10個獲獎項目中6個。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陳達明與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教授劉宏斌聯合研發出應用於微創腦手術的柔性內鏡機器人系統,並在香港成功開展首例屍體實驗,證明使用該機器人可在微創條件下完成全部所需手術步驟。
創科博覽2022周一(12月12日)在會展揭幕。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港府即將推出創科發展藍圖,幫助持份者更掌握香港創科發展的未來路徑,期待一同以「創科興港、科技報國」為目標,建設香港,貢獻國家。
由團結香港基金主辦的「創科博覽2022」將於12月12至22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一連11天舉行,將呈現國家「十三五」規劃期間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以及香港特區成立25周年以來的科研成果。
你可知道,有利可圖的Web3創業公司的先決條件其實不僅只要⼀個好的商業理念?你想知道要尋找哪樣的項⽬,以及在哪裏可以找到有利可圖的Web3投資機會嗎?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與香港科技園公司合作,周五(10月14日)於科學園舉辦醫療創新及科技峰會,創科局局長孫東教授指出,香港正迎接創科發展的黃金時期。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香港將全力發展創科產業。
國家首次在香港選拔載荷專家,他們是做什麼工作的?對参選者體質和體能又有什麼要求?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將為大家講解。
香港理工大學繼早前舉辦智慧城市和健康科技為題的挑戰賽,今次與恒生銀行合辦「恒生x理大可持續未來挑戰賽:紡織及服裝」,旨在鼓勵全港科技創新人才發揮創意,並歡迎大專生、研究人員、實業家及公眾人士參與。
香港教育城與中華煤氣合辦「綠火焰計劃──環保智慧能源大賽」,鼓勵學生綜合STEM知識及實作技巧,構思創新方案,協助能源行業創建智慧能源解決方案,或帶領公眾實踐節能低碳生活。
近年,香港提出「再工業化」目標, 政府希望再工業化為香港的長遠經濟發展帶來新動力。然而,社會各界對再工業化的認識還未算清晰。全球在講再工業化,香港要落實走這個方向,應奉行哪個發展模式?
新田科技城規劃的宏願是營造香港矽谷,文効忠既是傑出科研學者又是新田原居民,由他評論最是適合不過,他說:「這兒是處女地,中環無得搞的,希望政府好好發展這裏,不要淪為地產項目。」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推出創新實習計劃──"InnoTalents",讓有意加入科研行列的大專生體驗非凡的實戰機會及科研落地經歷,更要籌劃自己的畢業禮,體驗不一樣的實習。
香港創新論壇早前假香港科學園舉行論壇,探討在大灣區把研究成果及創新轉化為商機,並選出了2020-21年度「IMAGINE IF! Global Accelerator」香港區優勝隊伍。
香港創新論壇早前舉辦網絡研討會,探討投資科技初創企業的趨勢。出席講者指出,人工智能、金融科技、醫療保健、工業4.0、消費服務及可持續發展等領域在大灣區具有優厚發展潛力,可以吸引投資及人才。
香港創新論壇早前舉辦網絡研討會,邀請業務涵蓋醫療保健、醫療器材及藥廠的Johnson & Johnson公司,以及兩間醫療保健初創公司負責人分享經驗,探討如何在亞太地區促進醫療創新與價值。
製造ClicBot智能編程機械人的公司——KEYiTech是一家創新型機械人公司,於2014年在北京成立,擅長設計和開發 STEAM 教育機械人,因為CES而得以推銷自己的產品。
香港創新論壇於2021年1月28日舉辦網絡研討會,探討香港發展生物醫學科技的前景及機遇。出席講者指出,香港在融資市場、人才及科研設施均具優勢,並受惠於政府全面支持創科,以及大灣區帶來的市場機遇。
美國消費技術協會總裁兼執行長Gary Shapiro在上世紀80年代加入協會,深入觀察中美兩國科技進展歷程。這次專訪請他談談今年CES、中美貿易戰和綠色科技,相信對理解未來中美兩國互動非常具價值。
數碼港培育公司GRWTH及FinMonster於疫情期間提供免費服務,分別以教育科技助中小型補習社轉型,及利用人工智能協助本地中小企加快申請政府特惠貸款。
OYO 無論對外對內都把中國定位為本地市場,「(在中國)我們從深圳開始,大多數消費者把 OYO 視為一家中國公司。過去兩年我們努力確保人們視我們為本地公司,我們內部也視中國為主場」。
Todd Eckert透露《生命》的製作費達150萬美元,至於這部劃時代作品能否收支平衡,他說:「投資者相信我們做的事及負責製作費,錢以後自然會來的。」
由恒生大學主辦、英文《中國日報》協辦的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傑出文創產業獎」9月6日舉行頒獎禮,分為七個組別獎項及推薦獎,多家內地及香港企業得獎。
IVE工程系高級講師鄒文瀚,見證了「SOPHIE」的迭代,亦目睹學生的快速成長。太陽能車「SOPHIE」從第一代演進至現時的6S版,無論在外觀、性能和能源效益方面,均有大幅度改善。
我們只要持之以恆,踏實地做好各項相關工作,將有助推動香港在創新科技方面的研究與應用,營造更佳的創科氛圍,為初創企業、創新產業甚至傳統企業開拓更有利的發展空間。
相比傳統罪行,很多科技罪案屬於跨境罪案,當中有涉及整個犯案過程均在香港境外發生,而只有受害人身處香港,或只是騙款經香港被匯走,令警方在調查、搜證,以至執法及司法權限方面都遇到較大困難。
現在是革新性的5G年代,互聯網能縮短地域的距離,大灣區的城市就像位處隔鄰,透過互聯互通可快速推動大灣區的創新融合,提升生產力,順着時代的步伐與內地發展創科的大趨勢,香港在5G時代的機遇可謂順水推舟。
4月中,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及數碼港合辦了第四屆「互聯網經濟峰會」,當中由數碼港主辦的「金融科技論壇」,更匯聚了金融科技界的精英,共同探討在數字經濟下的金融服務新面貌。
AI創造巨大價值的同時,人類文明也受到挑戰。「人工智能界先知」李開復博士預測,未來15年內,世上將有四成工作被科技取替,包括貨車司機、電話營銷員、保安員甚至放射科醫生。
數碼港主辦的2019互聯網經濟峰會今明兩日假灣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主題為「數字經濟 締造未來」,剖析互聯網新經濟帶動的增長將如何促進新經濟發展,並分享數碼科技的新趨勢和致勝策略。
第四屆「互聯網經濟峰會」主題為「數字經濟・締造未來」,將雲集環球與本地的頂尖科技界鉅子與重量級嘉賓,探討企業如何捕捉由數據驅動創新所帶來的機遇,開拓前所未有的龐大商機。
2019年2月16日在香港科學園舉辦了一場討論綠色生活的論壇,從城市發展與健康生活兩方面,探討如何在不超出環境承載量的情況下,滿足人類需求,達到可持續發展的願景。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