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瓜達幾維河(Guadalquivir River),牽連着哥達華市與塞維亞市的命運。

運河之城塞維亞

塞維亞是西班牙南方第一大城市,全國第四大城市,亦是塞維亞省省會。拜河流運輸之賜,曾是商貿發達區域。特別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300年內,曾成為西班牙最富足的城市。

作者夫婦在哥多華花園餐室留影。

經歷五個世紀的維亞娜庭院

在多哥華參觀有五百多年歷史的「維亞娜庭院」,裏面種滿了不同的花卉,砌成不同的圖案,其中包括雛菊、百合、橙樹、茉莉、柑橘、紫羅蘭、玫瑰等數十種花卉盆栽,萬紫千紅,爭妍鬥麗。

右圖作者與太太在杜里多大教堂前留影;左圖為修道院。

建築期逾250年的杜里多大教堂

大教堂的建築期從1226年至1493年,超過二個半世紀。原本的建築是哥德式,在主體的門口有兩座對稱高尖塔,像巴黎聖母院一樣。但實際上只完成了左邊的圓錐型尖頂鐘樓,右面只建了高僅及鐘樓一半的八角形拱頂。

左為沙拉曼卡大教堂祭壇;右為貝殻之家。

日行萬五步 走訪新舊大教堂

在沙拉曼卡以「主廣場」為中心的風景古蹟區觀光,首先到訪「新舊大教堂」,其實這是兩座依鄰連在一起的教堂。新教堂建築在16世紀,是哥德式的設計,舊教堂則建於12世紀,用羅馬式的形狀,展現不同建築風格。

在公園內與Laurent(右二)一家會面,他的岳父Martin(左二)曾是激進社會主義者。右為Anita。

與西班牙朋友反思社會主義

與在飛機上認識的一位西班牙人在公園會面,他的岳父Martin曾是激進社會主義者,言談中表露他崇尚「南斯拉夫模式」,對「古巴模式」他未有提及,但想來他一定也有一段時期是嚮往「古巴模式」的。

筆者在雷蒂洛公園留影;據說公園在16世紀時是皇室寢宮。

在馬德里報案的經歷

在馬德里的第二天,我們首先要到警局,為被偷竊了1000歐羅報案,只見來報案室的旅客源源不絕,卻不見中國旅客,相信是他們作為旅客失了錢,也不會報案,因為明知是找不到的。

1989年的愛國民主運動30周年,當年這位以身擋坦克的年輕人的身影,仍然歷歷在目。(YouTube截圖)

「六四」30年:良知的洗滌

香港人憑着良知、愛國心及同胞情支援及參加了這個爭取民主的社會運動;然而,僅在數日之後,鄧小平出現在電視上,巡視戒嚴部隊,輿論開始轉變。部分香港人的良知出現畸變,愛國心及同胞情也隨着北京的指揮棒而變質。

2016年新界東補選,本土民主前線候選人梁天琦得到6萬多票,反映本土派在香港政治生態的影響力漸漸成型。(亞新社)

港獨能夠與台獨比較嗎?

從台獨運動的歷史,比較香港獨立運動的歷史,香港港獨不過屬於「孩提的時期」而已。從各種條件而言,台獨和港獨根本不能比較,中共將港獨和藏獨、疆獨及台獨三獨並列,實在是抬舉了所謂「港獨」。

七十年代的保釣熱潮慢慢消逝,但是多年後,釣魚台的主權問題卻未曾消失。(Wikipedia Commons)

我參加第一次保釣運動的經過

在1971年2月20日,我首次參與保釣運動示威。我在首次示威後,心情頗為複雜;對警察,我卻不大有恐懼,不過細視自己之性格,卻不是行動型。自己的長處是在思考及理論學習,所以自己也不大想參加以後的示威了。

霍韜晦教授因病安詳辭世,享壽78。(霍韜晦思想世界Facebook)

悼念霍韜晦教授

霍韜晦教授於2018年6月6日中午因病安詳辭世,享壽七十八。霍教授以廣博的中西哲學知識,深刻的人文主義情懷,敏銳的時代觸覺,對當代的現實政治、社會、道德問題提出反思及論述,實在有啟迪人心的巨大作用。

阿嬸的生命力之強感就像燦爛的盛放的花朵,所到之處,令人感到她的親熱和溫暖。(Pixabay)

阿嬸:我的外母

相處30多年,阿嬸性格中慷慨、熱情、為他人着想,照顧家人及勤奮等性質實在自有一個源頭,那就是對生命的熱愛,阿嬸是我生平遇到生命力最強的人。

第2頁,共3頁 1 2 3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