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利他與利己
大學生自畢業後至到未來十年的工作期,相信是他們價值觀遭遇巨大改變的時期,他們的人生經驗以及工作遭⋯⋯… Continue reading
大學生自畢業後至到未來十年的工作期,相信是他們價值觀遭遇巨大改變的時期,他們的人生經驗以及工作遭⋯⋯… Continue reading
記憶可說是學習的基礎,學習是尋求及發展知識,沒有記憶,知識追求成功不可能。年青人記憶力強,更應在⋯⋯… Continue reading
以前的講師制相對簡單,講師的增薪點超過十點,就算一個講師終生位於講師,薪水也過得去。現在,職級不⋯⋯… Continue reading
近年來,發現學生思想混亂、知識貧乏,獨立思考力量愈來愈低,過多的「跨科際」極可能是原因之一。… Continue reading
從台獨運動的歷史,比較香港獨立運動的歷史,香港港獨不過屬於「孩提的時期」而已。從各種條件而言,台⋯⋯… Continue reading
一連串的中港矛盾事件,令部分香港人對中共或中國的排拒,他們並非只尋回舊殖民地身份,而是建立有深厚⋯⋯… Continue reading
台獨運動雖然綿延甚長,但真正以台灣人為主體的獨立運動實溯源於2.28事件。民進黨執政期間,慢慢邁⋯⋯… Continue reading
民族建國運動的興起,首先是住在一定土地上的人民自主意識的甦醒,認為有必要組織一個自己民族所構成的⋯⋯… Continue reading
在1971年2月20日,我首次參與保釣運動示威。我在首次示威後,心情頗為複雜;對警察,我卻不大有⋯⋯… Continue reading
霍韜晦教授於2018年6月6日中午因病安詳辭世,享壽七十八。霍教授以廣博的中西哲學知識,深刻的人⋯⋯… Continue reading
學術界泰斗勞思光教授已仙逝六年,他生前除了專精的學術著述,更是一位公共知識分子,成為了不少知識分⋯⋯… Continue reading
相處30多年,阿嬸性格中慷慨、熱情、為他人着想,照顧家人及勤奮等性質實在自有一個源頭,那就是對生⋯⋯… Continue reading
生命是獨特的,很顯然,對生死學的講述及傳播,不能簡單以科學化的態度論之,必須是以每個人的存在經驗⋯⋯… Continue reading
全球化是一股客觀的不可控制的經社政力量,英美及歐洲的「民粹主義」是回應全球化的過程而產生,民粹主⋯⋯… Continue reading
民粹主義者反權力精英,對外則仇外及排外,傾向孤立主義的狀態。學術界至今似乎還未找到一個簡單而精確⋯⋯… Continue reading
全球化顯然是一個遠為複雜的過程,誰是受害者以及受害者?並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問題。… Continue reading
年逾35歲的費達拿,在2017年後的重登高峰,今年澳洲網球公開男單決賽更成功衛冕,在現代網球史,⋯⋯… Continue reading
2016年6月6日,劉述先教授逝世。1974年在中大新亞書院哲學系認識有幸認識劉教授,雖然是短短⋯⋯… Continue reading
這次絲綢之路之旅,本來以日記的體裁,寫出富個人的色彩的遊記。可惜後來因為時間的問題,日記只寫了四⋯⋯… Continue reading
離開吐魯番後,途經沙漠地帶的景點,包括交河故城、魔鬼城,以及因《西遊記》而聞名的火焰山。火焰山是⋯⋯… Continue reading
筆者遊覽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縱橫3,000公里,整個人疲累不堪,但卻回味無窮,值得記載。旅程第一⋯⋯… Continue reading
當今社會科技發達,電子書流行,手握書本的機會愈來愈少,反而想起過去閱讀紙本書的樂趣。… Continue reading
王耀宗教授在嶺南三十三年,遇上四件人生大事,有高興的事,也有辛酸的事。他有幸與五任校長共事過,⋯⋯… Continue reading
王耀宗教授的榮休致謝詞中,用「三」字,回想過去三十年,嶺南的三次重大發展。… Continue reading
王耀宗教授任教嶺南大學三十三年,曾經在灣仔和屯門兩間校舍工作過,退休在即,用五個數字形容自己在嶺⋯⋯…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