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參與國家改革開放志》分上下兩冊,由中華書局出版。(灼見名家製圖)

改革開放的香港音樂篇

《香港參與國家改革開放志》第14章詳細敘述改革開放40年兩地音樂交流的全過程,重溫小小香江的音樂能量,如何在大時代留下歷史的音符,尤其是改革開放初期,流行、古典樂人樂韻前仆後繼,不分先後。

如果小交像港樂,指揮獲恩准隔離12天就放行,颱風前早已曲終人散。(香港小交響樂團Facebook圖片)

颱風下音樂會告吹

最初說黃昏前後考慮取消8號風球,以為演出還有機會進行。可是先後改為晚上取消及維持到午夜。作為聽眾,音樂會取消,退票了事。但作為演出單位,血本無歸之餘,還要安排退款。

如今難道是為了持票者而維持同樣票價?如果是這樣,那就未免太僵化離地了。(香港管弦樂團圖片)

從港樂$980門票說起

票價的問題,大部分港樂成員並不知情,得悉後都很吃驚。但他們更關心的,是梵志登來港後獲豁免,不用完成隔離就開始排練,去年全團到竹篙灣強檢隔離的噩夢,揮之不去。

香港文化博物館新設了一個名為「瞧潮香港60+」的常設展。(灼見名家製圖)

再談香港音樂資料館

上月辭世的香江首席藝評周凡夫,十幾年前捐贈幾批音樂資料給中央圖書館,到了這一刻還在處理中,上架遙遙無期。他餘下的全部資料,從接收到處理豈非要等幾十年才得見天日?成立音樂資料館該是時候提上日程了。

二戰前後,是香港粵劇、粵樂的黃金時期,各戲班留下輝煌史績。(Shutterstock)

眾盼香港音樂資料館

上世紀7、80年代隨着經濟起飛,職業藝團百花齊放,流行樂壇星光熠熠,文化中心、文娛中心拔地而起。整個過程留下不少音樂資料,可是沒有一座專門的資料館,恐怕資料隨着日子而流失。

中文名字的英譯應該保持原來次序。(Shutterstock)

姓名,不是名姓

中文名字的英譯需要標準化,但不應該機械式的跟隨西方先名後姓。其實外國對中國傳統並不陌生,如果不懂,可以看看歷史,毛主席、周總理等英文名字,從來姓氏先行。

由Culture For Tomorrow舉辦的「尋找你我他的皇都」展覽內貌。(Culture For Tomorrow圖片)

走進璇宮時光隧道

經過幾個月的籌備,一項名為「尋找你我他的皇都」展覽近日出台,將從前戲院商場內餅店、皮鞋、洋服等商舖,逐一改建為主題單元,有系統地展示昔日的皇都戲院。

聽眾從音樂廳四散回家,手上的場刊就成為流動宣傳,加上各演出、贊助者芳名記錄其中,如此效益,值得投資。(左:香港舞蹈團,右:作者提供)

再談電子場刊

疫情作為非常時期,電子場刊作為非常手段,那是可以理解的。但紙本場刊所擔任的角色,可以說是音樂會作為一個感官藝術體驗的一個組成部分,是現階段技術水平的電子場刊沒法代替的。

確診的低音單簧管樂師艾爾高,其實他的感染是否跟樂團工作有關也不確定,但卻牽連全體樂師。(網絡圖片)

從港樂後台說起

香港管弦樂團近日因為一位樂團成員確診新冠肺炎,導致全體近百樂師被強行送至大嶼山竹篙灣檢疫中心隔離14天。在微信有人貼出樂團全體隔離後加了一句:「後台50多人也送隔離了」。事實是這樣嗎?

第3頁,共4頁 1 2 3 4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