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大師弗里茨·克萊斯勒(Fritz Kreisler)在京滬曾留下琴音,筆者在夏威夷大學念研究院時,在舊書店買了一本他首肯的傳記,裏面詳述1923年來華演出。
8月11日晚在賽馬會演藝劇院舉行的首演,氣氛熾熱。在座賓客,包括一眾導師們,都熱切期待烘培出的音樂盛宴。音樂會演出的3首作品,各有不同意義,背後藝術團隊的功勞,值得一讚。
有一位拉奏低音大提琴的樂手以便裝參與演出。他看似台後工作人員,沒有外套,也沒有結領帶。直至他拿起琴弓拉琴,才知悉他是位樂隊成員。該團六訪香港以來首次有這樣的情況,不得不嘆一句時移世易。
上星期,國際一級的紐約愛樂樂團在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演出兩場。該團音樂總監是香港管弦樂團總監的梵志登,更巧合的是,他同時在明年離開二團,因此這次亞洲之旅也可以說是他的告別演出。
成立於1987年的拿索斯,經過30多年的發展,分公司及夥伴已遍布全世界近50個國家及地區。所謂「英雄莫問出處」,有多少人知道,這個剛剛獲國際古典音樂大獎(ICMA)頒授全年最佳品牌,源起於香港?
為慶祝成立55周年,5月6日晚難得一聚,在座包括剛剛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許冠文,還有他的中大師妹高靜芝等。通過歌聲、笑聲,昔日青春活力再現,四小時的時光倒流,超現實感覺。
本年度香港藝術節恢復現場實況演出,一個多月的藝術盛宴最為矚目的,肯定是2021年國際蕭邦鋼琴大賽冠軍劉曉禹,首次在大中華地區獻技。意義較20年前另一位蕭邦華人冠軍李雲迪亮相香港藝術節更甚。
繼獲譽為「香港流行曲之父」的顧嘉煇以92歲高齡辭世,後,沒想到另一位殿堂級音樂大師亦駕鶴西去。被尊稱為「香港新音樂之父」的林樂培上周三安詳辭世,享壽96歲。
譚盾博士是少數為香港回歸而譜寫樂章的作曲家,他於上周四正式成為新一任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出生於湖南長沙的他卻有着與香港數十載深厚的淵源,他自身對香港文化發展的也有美好的願景。
被譽為「香港新音樂之父」的林樂培縱橫音樂界超過70年,最近友人傳來一份1949年10月的中英樂團音樂會節目單,第二小提琴聲部8位成員之一,正是從澳門來港不久的林樂培。
江樺對香港文化藝術的貢獻從電影開始,50年代以《阿Q正傳》等電影享譽影壇。但為了對聲樂的追求,毅然放棄如日方中的電影事業,前往羅馬鑽研美聲唱法,留學期間更擔綱演出《蝴蝶夫人》。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