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資會選出新一屆理事會成員 舉行「兩會論壇」交流晚宴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於2023年3月27日舉行周年會員大會,順利選出第17屆(2023-2024年度)理事會成員,由潘燊昌連任新一屆會長,鄺正煒擔任常務副會長。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於2023年3月27日舉行周年會員大會,順利選出第17屆(2023-2024年度)理事會成員,由潘燊昌連任新一屆會長,鄺正煒擔任常務副會長。
筆者歡迎《財政預算案》繼續推出短期的惠民措施,同時在經濟、社會、民生發展作出中長遠規劃,協助市民走出疫下困境,亦為香港經濟復甦創造有利條件。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於2023年2月6日(正月十六)舉行癸卯年新春團拜,由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及中聯辦教育科技部部長王偉明擔任主禮嘉賓,與現場近240名嘉賓及會員,一同慶賀新春佳節。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1月28日(星期六)舉行第四屆「專資青年追夢計劃」啟動禮,並由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副局長梁宏正擔任主禮嘉賓,聯同該會會員及計劃學員近百人,一起為活動揭開序幕。
維護國家安全人人有責,冀望社會各界充分理解《國安法》的實行,是為了香港利益及保障廣大市民,維護好國家安全,社會、經濟、民生等才得以有條件繁榮發展。
財政司司長將於下月發表《財政預算案》,筆者對此有點數建議,冀望政府審慎考慮,妥善調配財政資源,解決香港深層次矛盾。
專資會提出,今年外圍環境複雜多變、充滿挑戰,加上公共開支繁多,政府必須加以審慎理財,並就2023至24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多項建議。
放寬防疫限制及有序通關固然令人欣喜,但取消多項限制的同時,政府需做好大量準備工作,避免一下子大量港人到內地、大量內地客訪港而產生種種矛盾。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周五(12月9日)表示,文體旅局的成立,反映新一屆政府在發展文化、體育及旅遊的政策考慮及實施時,將三者提升到新的台階,將促進產業協作長遠發展。
首屆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慈善信託慈善高爾夫球賽12月6日假清水灣鄉村俱樂部舉行。專資會慈善信託籌得善款80萬港元,以推動青年發展項目及其他社會慈惠項目。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在解說教育政策時表示,「科教興國」將成為未來香港教育發展新方向。重視學生多方面發展,也須持續提高教師專業能力,全力培育出愛國愛港愛家的新力軍。
專資會未來將積極學習並貫徹二十大精神,繼續發揮「跨專業,跨行業」優勢,配合「新思路、新戰略、新舉措」,為特區政府出謀獻策維持香港繁榮安定。
陳國基指出,過去兩年的本地勞動人口流失約14萬人,政府有必要盡快推出針對性措施,與香港現時人才和人力的需求對焦。
除了背靠祖國,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扮演好連接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樞紐角色尤其重要,香港亦要加強自身優勢,推出更多吸引外資及凝聚人才政策。
社會福利署成立兒童住宿照顧及相關服務檢討委員會,作出檢討及跟進童樂居事件工作。第二階段的檢討已經展開,冀望政府可考慮以下建議。
為確保香港能實現「十四五」規劃之國家目標,保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與領先城市地位,建議香港爭取與內地及國際通關,並盡快推出「0+7」檢疫模式,平衡風險管控及市民出行需要。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表示,樂見專資會一直積極為青年,以及年輕的專業人員創造平台及網絡,致力提供交流和培訓機會,鼓勵香港專業人士積極投入香港發展。
香港可發揮服務業專業化的優勢,「做強專業服務」,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法律、航運、金融、諮詢等專業服務,鞏固和提高香港在國際分工中的競爭力。
期望當局盡快公布「逆向隔離」施行細節,方便更多市民往返內地升學或營商,讓兩地從速走出疫情陰霾,重振經濟。並繼續向內地部門爭取恢復正常往來,滿足市民全面通關需求。
蕭澤頤指不少被捕的年輕人在冷靜下來後,對自己的行為感到後悔,願意承擔法律後果,整個社會應給予他們機會。警隊於2020年初成立了社群參與工作小組,以跨界別、多專業模式幫助年輕人。
邱達根直言,政府難以立例完全規管加密貨幣,可以做的是以功能性的方式定義受規管的虛擬資產,或向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設發牌制度作一保障。
凌嘉勤認為,隨着《香港國安法》的實施和特區選舉制度的完善,政府應全力推動城市規劃發展,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香港機場管理局三跑道項目執行總監梁景然在「專資青年追夢計劃」上,與近100名計劃學員及該會會員於現場及線上分享香港國際機場的發展願景,以及三跑道系統發展的7項核心工程。
未來5年是開啟「愛國者治港」發展新篇章的關鍵5年,社會各界均對新一屆政府有着極高期望。短期內希望政府盡快訂立與內地及國際的「通關路線圖」,長遠期望帶領香港實現「十四五」規劃之國家目標。
香港公務員團隊正直廉潔,備受各方嘉許。唯各個政府部門均有明確職責範圍,只需按規則和程序辦事,不論團隊架構、制度、程序及風氣已難以應付現今的挑戰,要應對複雜的外圍環境必須改革。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慈善信託捐贈抗疫禮物包予東區醫院醫護人員及捐款香港單親協會購買防疫用品及支援確診家庭,疫流送暖。
專資會向行政長官候選人李家超提交對新一屆特區政府之施政建議,就香港管治、經濟、房屋及土地供應、社福及人口政策、教育、醫療、文化藝術等範疇提出意見,以新的施政思維及執行力,團結香港開啟新篇章。
冀望全港市民高度重視及積極參與,一起投入「國家安全日」的各項活動。同時期望特區政府在中、小學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引導香港青少年從小樹立國家安全觀,將愛國愛港的價值薪火相傳。
抗疫關乎大眾市民的生命健康,亦關乎大家能否回復正常生活及社交,絕非一人之事,專資會會長潘燊昌呼籲全港市民響應政府號召,一連3日每天自我快測,並盡量留家抗疫,眾志成城團結抗疫。
全國人大代表、「專資會」前會長胡曉明在「兩會論壇」線上分享會中指出,中國已發展出一套有效推動社會及經濟向前發展、獲得人民全力支持及擁戴的中國式管治,他強調符合國情的管理制度才是關鍵,值得香港學習。
專資會順利選出第十六屆理事會成員,潘燊昌博士獲選為會長,羅志聰先生擔任常務副會長。潘燊昌會長表示,希望在未來兩年的任期內,能帶領專資會繼續發揮「跨專業、跨行業」優勢,掌握社會發展機遇。
領導者須放手讓跟隨者去發揮,這樣年輕人才會有成功感。至於哪時需要強政勵治或無為而治,是因時制宜、因人而異的。
年輕人的生涯規劃離不開教育界,無論選擇什麼類型的專業,總須由學習開始,所以教育工作非常重要。第12集請來兩位教育界專家分享工作上難忘的經歷,以及學生在大學生涯中最需要發展的能力。
會計這個專業,可以是在會計師樓執業,即使非從事會計行業,基本上具備會計知識亦是一種優勢,無論做生意或管理層都需要一定的會計知識。
年輕人要先走出第一步,可以走完第一步再審視自己應如何走第二步,但第一步尤其重要。只要學懂坐高鐵,整個中國都任你跑。從香港去武漢只需5個多小時,睡一覺醒來便到達。
眼科醫生龐朝輝認為,當醫生只顧賺錢是沒有用的,無法走得長遠,必須有幫助助人的心;另外,對醫療科技發展也要有長遠的眼光,因為要進行新的發展,沒有長遠眼光是做不到的。
專資會今次邀請兩位專業人士談論青年投身灣區的金融業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他們均認為開始工作時,不要怕吃虧、多學習,藉此吸收不同的寶貴經驗,在往後便會知道這件事將是十分寶貴。
對即將投身工程師行業的畢業生,九廣鐵路公司前總裁梁廣灝寄語工程師和從事任何專業,或者做人的道理都一樣,必須用心、專注,尤其工程師的工作內容與公共安全有很大關係,所以工程師的專注是一種社會責任。
黃天祥寄語年輕人要大膽一些,不要害怕嘗試,這個世界很大,人生有很多種不同的可能性,在內地發展可能會比香港好。黃偉雄則鼓勵年輕人,北上發展首先要有目標。
香港律師會前會長王桂壎律師和澳新銀行資深律師鄭程律師接受專資會訪問,與大家分享他們投身法律界這個專業的心路歷程,及香港法律界在大灣區發展的優勢與機遇。
善用香港的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或者餐飲的文化,能與大灣區飲食文化結合和交流,便能擦出很多火花。年輕人一定要不怕輸,因為他們有的是時間和青春。
年輕人想要加入創科行業應抱持什麼心態,有什麼期望?未來香港的電競行業有什麼前景?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主席李惠光及香港電競總會創會會長楊全盛一起對談有關創新科技的發展。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