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要是考科舉,可以說是手到拿來,而且是瞬間的事。(Shutterstock)

ChatGPT去考科舉……

現代的許多考試,比起科舉,不是更複雜了,而是更簡單了。這裏且不去研究考試的功能,這在本欄已經反覆探討過,此處不贅。針對生成式人工智能,值得乘機探討的,是考試的形態──考什麼?怎樣考?

香港的高教體系,到底有什麼目標?(Shutterstock)

香港高等教育:如何定位?

以往,社會發展緩慢穩定,高等教育沒有定位問題,也就是在大致不變的社會中,放心研究如何辦得更好,如何管治。今天,社會變得很快,世界變得很快,就要想一想,香港的高等教育,往何處去?

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城市,假如把大學看成是純粹為香港服務,就是自貶身價。(灼見名家圖片)

香港高等教育之國際化

香港這個城市的國際性,大學是一個重要「陣地」。香港能夠有相當規模的外地學生,應該珍惜,即使將來不繼續留在香港,他們也是香港的親戚,非常寶貴的親戚。香港給他們的是怎樣的經歷,至為重要!

校長的信任,可以使老師有空間專注學生的健康成長。(Shutterstock)

更新·除舊·再出發

不少學校的轉變,都在於深信更寬的教育理念,是可以實現的;但關鍵更在於嘗試、實踐,放膽走出第一步。迎接新春,願香港的學校都能夠「除舊」、「更新」,再出發!

作者認為,賽馬會「幸福校園計劃」的過程十分精彩。(灼見名家製圖)

環境營造·設計思維

教育,本來就是全社會的事。近年來,香港社會表現了很難得的一個方面,不少民間機構和團體都與學校結伴,為學生提供另類學習經歷。環境營造這個計劃,又創造了民間參與教育的又一個方面。

學生進了大學,基本上是進了社會。(Shutterstock)

大學生之人文發展

大學,不應該也不可能瞄準目標模型去塑造學生;而是應該把學生釋放出來,讓他們在浩瀚的大海中游泳,讓他們嘗試,允許他們犯錯,從而鍛煉自己,讓自己在變幻莫測的未來,可以自如地生活。

中國古代教育沒有科學的空間?圖示日晷,中國古代時鐘。(Shutterstock)

李約瑟之難題

為什麼中國的科技在16世紀以前比西方優越,但是現代科學卻沒有在中國發展?這難題的背後,有文化背景的思維,有社會制度的規限,也有經濟發展的驅動。

香港政府實行「兩文三語」為目標的語文教育政策,期望學生對廣東話、英語、普通話都有所掌握。(shutterstock)

族裔共融 語言景觀

香港中小學的非華裔學生比例日益增多,他們對學習中文的需求強烈,香港的語言環境能否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作為中國國土上最國際化的城市,香港的語境又能否滿足外國人?

即使學業成績驕人的學生,也許都需要多一點社會體驗。(Shutterstock)

不一樣的體驗學習

傳統的「正規教育」與「非正規教育」的劃分,已經不頂用,因為兩者基本上都是課堂傳授。筆者目前的認識,廣義的教育,體驗學習將會逐漸佔一個重要的地位,尤其是社會體驗。這也是人類回歸到學習本質的方向。

筆者所注意的,不是網課是否成功,而是網課出現以後學生學習新的形態。(Shutterstock)

疫情:香港故事

網課出現以後學生學習新的形態,遲早會出現,而且將會是學習方式一個重要的部分。這種道理,要說給外國的朋友聽,讓他們知道我們在疫情下的嘗試,遠遠超過對於Learning Loss的補償。

全面地看學生,相信學生蘊藏着豐富的潛能。(Shutterstock)

轉化.創新.再思

現代的學校制度基本上是個把人類塑成人力資源、分層分等的機制。學生須馴服預設的、步步高升的學歷考驗,以及被訓練獲得最好分數。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就是讓學生擺脫學歷的桎梏,建立自己的價值觀,擁抱自己的前途。

今天的學校教育,概括性思維有它特殊的地位。(Shutterstock)

概括思維之重要

今天的學校教育,概括性思維有它特殊的地位。近日接觸的很多學校,假如有特色,校長都有一套概括性的想法,除了校長自己堅信不疑,還把這些想法傳播到整所學校,甚至傳染到全校的學生。

把學生看成活生生的「人」,雖是老生常談,但裏面有深厚的內涵。(Shutterstock)

最關鍵還是人

現在蓬勃起來的情意教育,大致都是在疫情以前就已經逐漸開展。不過值得探討的是,為什麼不是因為疫情而停頓,反而都有着明顯的發展?這背後或許是老師心中一直惦記學生,關心程度可分5個層次。

教育的社會文化就是如此,幼稚園,學生家長的期望往往聚焦在升上心儀的小學。至於在幼稚園學了什麼?是否達到幼兒入學的目的,甚少有人過問。然後升中學、升大學,大概都是如此。(Shutterstock)

木匠?園丁?牧羊人?

家長對兒女的態度,簡單分為「木匠」與「園丁」。甚至延伸成木匠──工程師──園丁──建築師──牧羊人──放手,親愛的家長,你願意扮演哪種角色?這些,對教師來說,不也是很好的參考嗎?

我們廣泛的實踐素材,可以提升出更深刻的元素。(灼見名家製圖)

情意學習:追尋香港故事

國外的教育到處喊苦,忙於彌補「學習虧損」(learning loss);在這時刻,香港學校的情景,而且不限於一兩所學校的情景,探索如何在疫情之中帶領學生開拓新境界,是否應該譜寫一個香港故事?

筆者常謔說,直到今天學生是21世紀的心態,教師是20世紀的心態,家長更是19世紀的心態。(灼見名家製圖)

科舉與教育 中學與西學

即使到了今天,學生是21世紀的心態,教師卻是20世紀的心態,家長更是19世紀的心態。中國人的習慣,用「讀書」作為上學受教育的代名詞,相信讀書可以「育人」,我們應該如何理解、改善?

筆者不厭其詳地引述梁卓偉,是因為這正是香港要走出困局的起點。(香港恒生大學圖片)

迎接教育新生態

在傳統的學校裏面,分數與成績,就是學生的價值,也變為學生的自我價值。這種形態,只有把學生驅上了狹窄的獨木橋,而沒有為未來廣闊的天地做準備。

香港許多大學都迎來了新校長,是否也有意參與教育新生態的建設,讓我們的學生有更大的空間,參與多元的另類學習,探索自己的真正價值?(灼見名家製圖)

教育新生態:動力、阻力、潛力

學校感到需要把學生送到更寬廣的天地去學習,是校長和辦學團體的眼光與理念。既沒有政策的硬性驅動,也沒有任何的金錢誘因,有的也許是學校之間的互相促進、互相呼應。學校與辦學團體的這種動力,不可小覷。

補充教育,看來本身是健康的。目前出現的,是家長的問題,是由於有些家長的過量安排,對孩子形成了負面的壓迫。(灼見名家製圖)

新生態:就在身邊

學生的學習,必然會滲透到廣大的社會和自然界。學生學習的社會化,就成為教育的新生態。從這個角度看,學生學習的社會化,其實已經在逐漸發生。主要有兩個方面。

疫情和停課、科技的強勢介入,啟示了教育勢必進入的新形態。(Shutterstock)

教育新生態

筆者認為,學校還會存在,而且擔任關鍵的角色,但是勢必會脫離包攬學生學習的角色,因為不是任何意志或者政策可以左右其發展的。於是必然會出現教育的新生態。

學生不在學校,不在教師的監督下,是否還能夠學習?(Shutterstock)

形態·常態·生態

傳統的工業社會正在逐漸離我們而去,工業社會教育體系的支柱──學歷──的認受性也正在不知不覺地遭到衝擊。教育必須反璞歸真,從「學歷」的緊頭箍釋放出來,回到「學習」。

疫情加速了教育新常態的形成,學校的牆正在消失。(灼見名家製圖)

學校的牆逐漸消失

疫情使傳統的教育理念受到衝擊,新興的教學方式正在形成。網課雖不能達至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但卻無庸置疑地打破了學校的「牆」,使教學更加的現實化和社會化。

在中華文化之中,教育更重要的是人的內在修養。(灼見名家製圖)

文化價值觀︰國家與個人

在這些筷子文化的社會,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國家的關係,始終是教育目標的一個關鍵環節。凡是教育方針、教育目標的文件,都無可避免要把這個關係講清楚。但這並不是每一個社會必然的。

由於學生來源的混雜,學校會為家庭,帶來上下、長幼、尊卑觀念的變化。(灼見名家製圖)

乖:華人價值觀

「乖」,從長輩的角度,「聽話」之外,也要遵守社會「規矩」。從子女的角度,則有自願地、自覺地、主動地服從與遵守的含義;而不單單是聽父母的話。這是很多生活在西方文化的人,不容易理解的。

學術上的分類,其實是人為的,真正的深入探索,一定會跨越學術的各個領域。(灼見名家製圖)

文化價值的比較

九十年代開始,由於全球化的迅速發展,一方面跨文化的商業活動驟增,另一方面很多跨國公司與機構也出現了多種族的員工。於是出現了不少講述文化差異的書籍。

現在的社會,已經是實體社會與虛擬社會並存。我們的學生,早就已經在虛擬社會裏沉浸地生活了。(灼見名家製圖)

數碼素養360

數碼素養的養成,關鍵在運用。而並非多上些數碼課,或者在現存的電腦課多加點數碼知識,就能達到,而需要學校有全面的策略。學校的角色,非常關鍵。

專業操守的原則也許不變,但是操守的具體闡釋,一定會隨着社會的變化而不一樣。(灼見名家製圖)

專業教師的身份

教師比學生有較大的經驗積累,對於社會和文化有更深刻的體驗和認識,對於人際交往有基本的原則和素養;應該可以給學生重要的啟發。但是,學生的「路」,卻不一定是教師能夠指出、預測,甚至理解的。

第2頁,共7頁 1 2 3 7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