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的校訓「博文約禮」典出《論語》,校訓是希望一校師生皆能遵守並執行的準則與道德規範。(香港中文大學校友事務處 Facebook)

博文約禮的三種體驗

一所學校得以建立,不單只是感激一個人,當然即使是有多少具名的人,更要感激許多默默付出的無名氏。在張煊昌小學裏,我們一行參觀的中大校友,完完全全感受到中大校友對校友會聯會辦學的支持。

每次展覽,無論大小,只要有幸參觀,除了展品以外,我特別注意展品的展示方式和文字解說。(亞新社)

中文的人才

辦好一個展覽,展品是否珍貴,陳設是否妥善,環環相扣,都很重要。但千萬不可以輕輕的放過了文字,尤其是中文,尤其這是我們生活的這個地方的日常用語。

學生習慣了網課是代替品,回復實體面授課後,缺席也有了新常態。(Shutterstock)

缺席也有新常態

大學生正處於對知識最為渴求的人生階段,有疑則問,遇事便爭取,不要輕易放過眼前的一切。那麼,新常態下對於缺席課堂的反應,也代表着大學生對「求學」二字的執着。

早起不容易,無論是帝王也好,政客也好,可謂其道不孤。(Shutterstock)

早起的難度

社會人士對大學生一直有着不同的期望,別人冀盼如何,當然並不重要。我們如何自處,長久下去,才會建構起別人對我的印象,大學生亦復如是。

本港燒烤場自2020年7月15日因應第三波疫情而封閉至今,市民失去與朋友、家人到郊外燒烤的樂趣。(Shutterstock)

不許百姓放火

為何疫情下的燒烤場出現如此的怪現象?何以只有特區政府轄下的燒烤場才會傳播病毒,而私人機構的皆不會呢?沒人回應,也無從知曉,郊野公園燒烤場就這樣與我們愈漸行漸遠了!

圖為作者(右二)與學生合影。(香港中文大學圖片)

疫情下的美景

疫情肆虐,賦閒在家,時間比起過去可以有更好的運用,因而寫了一些小文章,並且匯集成書,作為疫情下的註腳。其中包括了對大學生的勉勵,更多的是涵泳在大學人文景觀與自然風物裏的體悟。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