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詐與緬北果敢地區的政治
果敢的政治將如何演變,以及果敢同盟軍是否會既扮演控制對中國不利的電信詐騙集團的微妙角色,又扮演從緬甸軍政府那裏獲得一定程度自治權的動態力量,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果敢的政治將如何演變,以及果敢同盟軍是否會既扮演控制對中國不利的電信詐騙集團的微妙角色,又扮演從緬甸軍政府那裏獲得一定程度自治權的動態力量,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國家主席習近平關於美方須停止武裝台灣的言論措辭強硬,暗示美國對台灣軍事的支持,無論現在和將來都是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最大障礙。因此,美方必須深入思考如何促進海峽兩岸探討各種政治解決方案。
港澳辦八個局的職責劃分,也是為了更有效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和愛國者治港澳的原則。因此,港澳辦的最新重組,可以被視為北京實現對港澳「全面管治權」漫長過程的最終完成。
有趣的是,雖然中國對內實行家長式或威權統治,但其外交政策對外卻是自由主義和多邊主義──這與美國維持內部多元化和自由主義、對外採取強硬、霸權主義和保護主義外交政策的意識形態背道而馳。
整體而言,中國大陸、港澳台地區的男子足球均需要進一步現代化和改革。 兩岸四地在足球現代化的過程中都有一些問題。日職聯30年的發展為中國大陸、港澳台地區提供了有益的借鏡。
《意見》將考驗國民黨侯友宜、民眾黨候選人柯文哲和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的反應。 兩岸關係很可能成為一個關鍵的競選政綱,將影響許多台灣選民在2024年1月總統選舉中的想法、決定和投票意向。
民進黨執政台灣多年,其在兩岸關係上的強硬立場,似乎得到許多台灣選民尤其是年輕一代的支持。因此,除非郭台銘選擇退出競選,或者他真的能在3位非綠候選人之間達成妥協,否則民進黨獲勝的可能性很大。
李家超率團訪問新加坡、印尼和馬來西亞,從商業角度來看無疑是成果豐碩,但從嘗試加入RCEP的角度來看,北京和香港當局將如何遊說東盟國家提供更多支持還有待觀察。
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中國人民正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方願為包括上海合作組織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提供新的發展機遇,推動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並確信上海合作組織一定會在未來幾年不斷發展。
一國兩制的台灣模式正在明顯形成,最重要的相似之處是利用基礎設施項目和建設作為更緊密的經濟和社會文化融合的先導,隨後可能就「統一」進行另一階段的政治對話。
由於中美之間潛在的意識形態差異,中美關係短期和較長時間都難望好轉。同樣,中美軍事外交的特點自然更多的是「麥克風」外交和政治姿態,而不是能夠扭轉僵局的深度談判。
如果合作區是象徵結合了澳門和內地經濟和法律特點的新綜合體,那麼它很可能是內地另一個新的特別行政區,正如已故領導人鄧小平所設想的那樣,會有更多華南港澳式經濟飛地。
國民黨提名侯友宜、民眾黨提名柯文哲參加台灣2024年總統選舉的決定,已經掀開了島內政治發展的新篇章。侯、柯、賴之間非常緊張的三路角逐,將是台灣島內外所有觀察人士分析的最精彩的選戰。
為確保國家安全和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防止「反中亂港分子」滲入政治體制, 新一屆區議會組成方案近日出爐。新組成方案到底有何影響?是否會妨礙選民參與直選投票的意願?
俄烏對話和談判的大門敞開着,中國進行了必要的調解並提出了解決方案。如果能夠達成互相停火的條件,那麼就需要進行更深層次的談判,俄羅斯和烏克蘭都必須作出讓步。
過去一周見證了中國的外交自信,中國在俄烏衝突中的相對中立得到法國的支持,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巴西的支持。最重要的是,中國和法國現在很可能會探討政治解決方案的細節,這至少可能為俄烏衝突帶來停火。
美國及其盟友與中國之間的地緣政治鬥爭,使東京幾乎沒有外交迴旋餘地,加上日本曾經統治台灣,在這些複雜的地緣政治形勢下,中日關係進一步發展存在嚴重的結構性制約。
尋求和平解決俄烏衝突已成為王毅會見歐洲國家領導人的不變主題。中國似乎急於扮演中間人的角色,但它或許正在尋找一個所有利益相關者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這在當前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訪問北京,會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在兩岸新冠疫情肆虐3年後,這次訪問無疑是開創性的。國民黨仍是有巨大潛力與大陸當局討論「一國兩制台灣方案」,讓所有持份者都能接受的唯一政黨。
中國外交部長秦剛採取了密集的電話外交,致電俄羅斯、巴基斯坦、南韓國、馬來西亞、印尼、荷蘭、沙特阿拉伯、阿根廷、阿富汗、土耳其和日本的外相和外長。他與所有這些國家的外交對話均有些共同特點。
隨着2023年兔年的到來,大中華四地的經濟、人文交流、對外貿易和產業回暖有望快速復甦。如果是這樣,2023年將在社會上更加令人興奮,經濟上更加活躍,國際互動更加活躍。
從中國新任外交部長秦剛最近訪問非洲及其相關講話來看,中國一直在採取以滿足盡可能多非洲國家的基本需求外交政策。不同於帝國主義時代剝削非洲的殖民列強。相反,中國急於避免非洲國家在經濟快速發展過程欠債。
中國的「一帶一路」外交政策旨在贏得世界不同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人心,相互尊重並給予他們高度的外交重視。這從中國近期與菲律賓改善關係和加強與土庫曼的關係可見一斑。
最近舉行的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選舉結果顯示,個人聲望高的候選人更受選舉會議成員歡迎。學術界的葉玉如和立法會議員霍啟剛能夠以最高票數當選,說明無黨派候選人也能大獲全勝。
在執政民進黨與大陸的緊張關係中,國民黨顯然是選舉的受惠者。但是,由於政治常常充滿了複雜性和不確定性,因此,國民黨是否能夠在2024年重奪總統權力,仍有待觀察。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