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已矣,留下個逗號。(灼見名家製圖)

好學生李克強

李克強的悟性,在他翻譯時,作者已覺察到。再來,就是探討通貨膨脹,懂得在沒有數據情況下,以替代方法量化通脹,是否日後「克強指數」的雛形?

1985年,江澤民(中)在上海市八屆人大四次會議上。(灼見名家製圖)

江澤民這個「年輕人」

江澤民年前逝世,是非功過定論有待時日;北京高調紀念,難免勾起一些回憶。我40多年前就開始和他共事,及至他離任前還有純業務交往。現在時髦前傳(prequel),不妨分享一下他如何最早得到最高層賞識。

1901年,現為香港終審法院的大樓建築師Webb受託大規模重新布局白金漢宮。(Shutterstock)

白金漢宮的香港

白金漢宮對外展示的一面,很多設計元素的靈感,是來自香港,來自同樣莊重構建、沉穩威嚴令人憧憬法治的香港最高法院大樓(即今之終審庭)。香港跨文化、跨語種、跨世代的獨特生命力,從來都是創新、試驗的好場所。

法院若接受專家的報告,意味着任何人日後在港提倡或支持「文化大革命」或「繼續革命」,即屬違反《國安法》。(亞新社)

「光時」報告之政治迷惑

《國安法》首案差點練成當代文字獄,標籤某些詞或用語為違禁,使用者不需確定意圖即構成犯罪。此路不能開、此風不能長,特別是政客日益不負責地使用「心知肚明」等法外引導性語言。

「光時」報告之歷史迷失

「光時」報告之歷史迷失

首宗《港區國安法》案件在法庭上演,如控方專家報告援引資料,若有重要資料存在卻未找到,堪稱失職;找到卻因不利立論而不提出,則違反「公正無私及獨立」的要求,甚至涉及法律問題。

澳洲國會開始調查UGL涉嫌行賄疑雲。(Shutterstock)

UGL事件:快完了

UGL事件目前已步入進行式,正循三個方面加速發展:修改法律、加快起訴和同步外交,三者因緣際遇、相輔相成。看來大結局指日可期。找出UGL事件的全面真相,港人乃至中央才能釋疑釋懷。

年前已通車的悉尼市西北輕鐵系統,因該項目最後由UGL-MTR中標投資承建經營。作爲香港「國企」,動用龐大公帑,MTR的身份添加了一重難以説清的跨國法律和政治倫理問題。(Shutterstock)

UGL事件:沒完沒了

因UGL事件問題嚴重,沒完沒了,北京高層起碼在梁振英「不參選」之後3年,依然在密切跟進事件,緊貼最新發展。目前多方面的變化,恐怕又要其再度關注。

在當時政治、經濟、文化氣候下,能否擺脫千百年的枷鎖,再再考驗政權的氣度;而由政府資助一個非主流節目「頭條新聞」,最正常不過。(頭條新聞Facebook)

司馬遷與「頭條新聞」

什麼是滑稽,太史公為什麼選用滑稽手法,而開明統治者為什麼還要用公帑奉養這些滑稽人物。也要問,為什麼滑稽手段被歷朝打壓後,卻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在香港發揚光大。

筆者對廬山會議的好奇,是多了一重外來人的體驗,卻勾引出李悅的深層感悟。(YouTube截圖)

李銳走了 想起廬山會議

李銳走了,到現在我還不忍看他的《廬山會議實錄》:不是擔心失實,而是怕他有些話出版時還未敢公開發表。不知晚20年才寫會有什麽更深刻的感悟,會否更能影響今天、明天?

現今錢財是多了,嗓門也大了,但似乎少了點痛定的感悟、求索的謙卑。(Shutterstock)

改革開放40年:以古喻今

40年後回頭看,恐怕内地尚未完全擺脫歷史包袱。當年改革開放是在内憂外患的艱苦境況下逼出來的,痛定思痛,上下求索,雖找到致富的門路,卻迴避了深層次的再造,踟躕於前,問題積重。

香港問題和台灣問題是同一問題的兩面,這邊敲那邊響,不能因爲香港回歸了,就各走各路,變成兩張皮,把一國兩制貶成「統戰手法」。(亞新社)

港台問題是一體兩面──一國兩制再啓蒙 (下)

新生代的出現,傾倒了天平,令兩岸老人們束手無措,連連犯錯。北京方面,認爲新生代反對白色恐怖,是台獨;講人權,是台獨;推崇鄉土文學,講台灣人民,自詡黨外人士,更是台獨。這種港人現在也熟悉的亂扣帽子的做法,蔓延整個七十年代,至今陰魂未散,還有傳染的態勢。

政改要攻城還是攻心——一國兩制再啓蒙(上)

政改要攻城還是攻心──一國兩制再啓蒙(上)

香港政改,究竟是攻城還是攻心,有當年的水平嗎?高層有沒有被誤導?這是要:「所有政黨跟所有社會各界……大家認真思考。」(習近平近日語)説到底,關鍵是政策和吏治:怎樣的政策和班底才有向心力,能得人心?這是第二個戰略轉變的核心問題,其過程同樣痛苦,涉及面很廣,但也突顯香港的特殊作用,包括當年港澳工委領導出人意表的表現。

論分合、論族群、論向背

論分合、論族群、論向背

唐末宦官朋黨頃軋,中央混亂,派駐地方以鞏固中央及維護皇權的勢力,反形成了藩鎮割據的局面,演變成前後十多個政權。至宋朝一統天下,為彌補前朝割據局面,決定崇文抑武,守內虛外,帶來200年繁榮。如此這般,周而復始,延至101年前的辛亥革命,清廷命官是看到十多個省份先後宣布獨立才倒戈,逼清帝遜位,結束帝制。這也說明,合不一定好,分不一定壞。

千年帝制探興衰 百歲民國問短長

千年帝制探興衰 百歲民國問短長

再過幾天,中國共產黨十八屆四中全會就要宣布「依法治國」。這個表述雖然和「法治國家」尚差一大截,還是停留在「法制」階段而達不到「法治」境界,但依然是一大進步,是告別軍政、訓政,邁向憲政的第一步,可喜可賀。 2047年,「一國兩制」要告終。屆時香港是怎樣的境界?恐怕要看中國內地的發展,要看人民共和國給民國年代寫個什麼樣的「大數據歷史」。

處心積慮 成於殺也

處心積慮 成於殺也

學生上街已進入第二星期,令人揪心;不管支持還是不支持他/她們的行動,都難免「阿媽上身」,替他們擔心。品味過歷史,還有多一重顧慮:「處心積慮 成於殺也。」此指控是中華文化對任何掌權者,上至帝王將相,下到官宦權貴,最嚴勵的道德譴責。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