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對華的邊陲戰略中埋下的更大伏筆,就是透過透露其戰略目標(即新疆、香港、台灣),以限制、操縱甚至鎖定北京的外交重點與方向。(亞新社)

美國對華的邊陲戰略與戰略操縱

拜登看準了目前北京對邊陲的強硬政策,以及習近平急於實現「中國夢」的心理,只要美國擺出一副干預新疆、香港、台灣的姿態,便能夠觸動北京的神經及龐大的文宣機器,令北京進一步拋棄彈性和務實原則。

商界精英依靠北京賜予的特權尋租、分利,在陸港兩地市場通吃,卻使香港深層次矛盾在政經的扭曲下愈演愈烈。(灼見名家圖片;文灼峰攝)

舊制度、大革命與深水區

人們始終依靠中央而不是主動在經濟上或政治上活躍;政治重心在一個只對君主負責的混亂官僚制度中──改革後的香港最多亦只會變成這樣子,精英們斷不會出現中央所希望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美國這次主動衝擊中國這條底線,意圖取消這個緩衝區,大大增加以後兩國因上述問題而導致摩擦甚至爭端的機會。(美國國務院圖片)

中美會談的實際與後續展望

目前北京最需要擔心的是,美國在印太地區的盟友會否在美國的持續鼓動下,出現像特朗普任內對華的「外交覺醒」,改變長久以來對中國的外交認知與態度,令印太地區的地緣政治出現真正的結構性調整。

馬道立(左)及湯漢關注司法與教區被政治化的例子中,可了解這類人清楚認識理念暴力和獨斷意識形態的禍害,因而帶有自然的反民粹傾向。(灼見名家圖片、Wikimedia Commons)

重構政治光譜 迎戰民粹時代

以民粹主義框架分析香港的政治與社會問題,筆者在之前的一系列評論中已作嘗試,不過這次從該框架中卻找出了一條新的政治軸線,可補完目前建制派民主派的單純分野,更立體地標示及整理不同的政治立場與取向。

儘管「港版國安法」很可能將無可避免成為今後港人的「緊箍咒」,卻有望讓香港恢復務實的本色。(亞新社)

袁彌昌:香港的生存之道

香港目前之所以陷入前所未有的危局,最大原因是部分港人背離了香港一直以來賴以成功的「小國生存之道」──要一國兩制得以進入下半場,港人必須按「小國生存之道」改變策略,為往後的陸港博弈創造有利條件。

民主派與中美尋求新平衡點的做法背道而馳,一味無限延續反修例運動,繼續將香港局勢推向失衡,並希望這把火一直燒到2022年,令北京失去對香港的控制權。(亞新社)

臨界點上的平衡與出路

香港之所以一直得以存在,是由於「黑」與「白」並存,而且兩者保持着一定平衡,不過一旦出現非黑即白、一方全贏的情況,香港便會失去其存在理由及價值,所以「灰色」才是香港本色。

這次民主派過分渲染中央的「連環拳」,特別是李柱銘被捕,不但令人們的注意力被轉移到警方這次故意製造的「宣傳行動」上面,而且亦不必要地引起港人的情緒性反應,頓時被悲情所籠罩,猶如大限將至。(亞新社)

北京趁美無暇東顧 對港出手

從中聯辦自稱兩辦並非《基本法》22條所指的一般意義上的中央人民政府部門後,港府被蒙在鼓裏兼且手忙腳亂的表現,可見政府就是這次大攻勢中的軟肋,只要多加刺激,必然會陣腳大亂,露出破綻。

作為一介脫藩浪士和維新志士,坂本龍馬脫藩後廣交天下有識之士,豐富自己的眼界,洞悉世界局勢。(Wikimedia Commons)

坂本龍馬會怎樣看香港

一定程度而言,反修例運動其中一個重要客觀意義,就在於民主力量終於與商界和外國取得聯繫,在關鍵時刻連成一氣,情况與薩長同盟的形成以及在背後取得外國支持十分相似。

在這突如其來的中美爭霸戰中,中國固然已享有領先優勢,但兩國均清楚,成功研發疫苗才是終極的致勝關鍵。(Shutterstock)

疫情提早掀起中美爭霸戰

隨着疫情初步受控,北京隨即展開史無前例的大規模外交和宣傳攻勢,以對外間證明中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優越性,以及封城等緊急措施對疫情遏制的作用,藉此提升中國的軟實力與體制的認受性。

民主派只沉迷於眼前的勝利,既不變陣又一味向前衝,尋求與北京決戰,卻是兵行險着,一旦失敗便將無以為繼,連運動得來的成果也可能一併輸掉。(灼見名家圖片)

香港需要新政黨

面對這個紛亂的局面,香港除了需要新政黨帶來新主張新視野之外,更須重塑政黨(這個概念),從根本上更新目前政治的組織形式,使之適應當今的數碼時代。

這次武漢肺炎已讓世人深刻認識到,權力的壟斷與趨於向上集中,約束了基層官員行為和執行政策的靈活性,令各種非正式權力與應對機制無效化。(亞新社)

陸港趨同化的問題與後果

假如我們細心觀察一下,不難發現香港問題與武漢肺炎兩者的癥結均是信息失靈:香港與武漢的真實情況同樣傳不到中央,或者遭人強行壓下,地方首長又只懂緊貼中央方向,直到大爆發時為時已晚,欲救無從。

港人終於有望重新走出自己的路,但經濟環境卻大不如前,又必須減低對大陸的依賴度,許多方面需重新部署與起步。(亞新社)

香港的出埃及記

港人今後將面對的很可能是一個出埃及記式的景況:這裏說的不是港人出走,而是由於疫症及經濟下滑令大陸自顧不暇,將一定程度減低大陸對港的經濟以至政治影響,令港人有望「出埃及」,回到其「應許之地」。

政府設法將抗爭降級乃首要之務,它有必要在這段「蜜月期」內,盡快釐定好並拋出第一個解局方案,否則時機將一去不返。(灼見名家圖片)

一場戳中治港盲點的攻防戰

今次風波證明一個僵硬的權力結構滿布盲點,而且當事態發展嚴重偏離預定路線時,只有極少可以發現的途徑。這種上層的有限視野解釋了威權政權面對突如其來的叛亂的脆弱性,而叛亂通常是由這種「資訊串流」所引發的。

恰巧空降素人乃今次選舉的致勝關鍵,而且壓倒性勝利也肯定將令他們自信滿滿。(亞新社)

大反攻的序幕

這篇以〈大反攻的序幕〉作為標題,指的並不止是非建制派的大反攻──北京、中聯辦及建制派遭逢此歷史性失敗,必然不會輕易罷休,肯定會準備另一輪大攻勢,情況可能會與突出部之役相近。

香港在回歸22年後才驚覺民生、民主、發展皆失,整個社會和中央都呆在原地、不知所措。(亞新社)

香港2019:超全球化的解讀

北京當然希望在換過國旗後一切可原封不動,以同一模式治港,可是亞洲金融風暴在香港回歸後第二天便驟然而至,打破了金融全球化的神話,並根本性地改變了香港的格局,令港人逐漸從全球化的受益者淪為受害者。

隨着《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於10月15日在美國眾議院獲得通過,令反修例運動循着大國角力的途徑獲得新的能量。(亞新社)

大國角力下的全球化民粹運動

反修例運動之所以富「傳奇性」,是作為一個21世紀的民粹運動,無論規模多大或有否登上國際頭版,也斷不會像香港般衝出國際,變成大國的戰略工具與籌碼,以「四両撥千斤」之力在不同範疇牽動大國博弈與角力。

第2頁,共3頁 1 2 3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