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打造企業的智能資產
出於對網絡安全和私隱的顧慮,本地許多企業及個人仍未能安心使用物聯網設備,而目前業界缺乏有關物聯網的共同工業標準和規範,無疑是全球電子科技企業亟待解決的當務之急。
出於對網絡安全和私隱的顧慮,本地許多企業及個人仍未能安心使用物聯網設備,而目前業界缺乏有關物聯網的共同工業標準和規範,無疑是全球電子科技企業亟待解決的當務之急。
2012年底,筆者趁赴美國三藩市公幹之便,專程參加了一項由位於三藩市市中心霍華德街的TechShop舉辦的三維列印技術製模示範。TechShop是北美一家以會員制營運的自己動手(DIY)創意工作間連鎖店,為會員提供許多專業設計與製造的設備和軟件。
當全球金融服務行業通過網絡技術被轉換成一個基於資訊、知識和創新點子的全球經濟,而銀行傳統上所提供的核心業務,都可由非金融企業所提供,甚至於連傳統貨幣都可由比特幣之類電子貨幣所取代,試問金融服務業又是否遲早會淪為夕陽行業呢?
如果你認為衣服飾物將能利用三維列印機即時印製而感到匪夷所思的話,那麼,不久將來,可供人體移植的活體器官組織都可透過配合組織工程(Tissue Engineering)的生物列印(Bio-printing)技術培植出來,豈非更加不可思議?
在不久的將來,商人可能從社交網站找出你的年齡、性別、種族、衣服尺碼和你的情緒狀態的詳細資訊,只要你走進店舖的門口,他們就可通過面部檢測技術(facial detection)對消費者進行基於面部特徵上簡單的定量分析,而向他們發出可能購買某種產品的促銷訊息。
1985年,美國阿圖斯(Altus)公司的保羅・布雷納德(Paul Brainard)發明桌面出版程式 PageMaker,幾乎一夜間取代了傳統的排版工業,使出版規模迅速擴大,可說是第二次的出版革命:2007年電子閱讀器 Kindle 的面世,不但改變了人們的閱讀體驗,也掀起了書籍印刷史上的第三次革命——數碼出版。
在網絡經濟下,像海嘯一樣的創新科技,正顛覆着各行各業,首當其衝的是電訊業(如固網電話和傳呼服務)、書報印刷業、菲林沖曬業,然後就是傳統零售業和旅遊業了。就目前網絡科技的應用發展來看,就連一向被視為不可或缺的公共服務──郵政,也將會在可見未來淪為窮途日暮的行業。
真正引發經濟範式轉移的,是今日廣大消費者認為毋需付出溢價而可獲得個别訂制產品和服務,我們如能洞悉當前消費模式的改變,因勢利導,推出可滿足這種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將為整個行業帶來分散式轉型的變革。
「唯變永恆不變」,相信沒有人會懷疑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這句至理名言的永恆性。在過去一個半世紀,整個世界經濟生產力的成果,隨第一次工業技術革命的出現而在百年間翻了一番;第二資訊技術革命的來臨,再使經濟成果在上世紀的五十年間翻了一番;千禧年至今,每在摩爾定律的預測下每十年翻了一番;倘在未來二十年,再每隔五年,三年,甚或一年翻一番,則未來世代經濟和科技變化之大,一定會超乎人們的想像!
90後女孩小喬的故事告訴我們,許多生活環節如購物、社交、旅遊、遊戲、閱讀、學習等活動,大部分已可通過各種企業的網絡平台模式獲得貼心的服務。就目前資訊及電訊的發展大趨勢來看,在未來20年內,我們絕大部分行業都會以網絡平台模式來營運。我們甚至可以預測,任何地方只要有供給和需求的商機,就會出現網絡平台企業。我們已生活在一個商業平台無所不在的世代。
在日趨式微的工業經濟中,各國政府傾向使宏觀調控作為一種方式,增加中央控制和保護市場經濟的經濟調控策略。但在全球商業模式逐漸轉移至新的網絡和分形經濟,預料各地政府遲早需要面對下列的現實:無法以單一國家政策管制的全球開放經濟、愈來愈多無形的跨國智能資產、以及地方政府的稅基不斷萎縮。
在新經濟中,與客戶和商業夥伴間,或在員工和各級管理部門間建立積極的關係之最成功方式,是「共振」的概念。共振是聲波的能量在相同頻率以倍數擴大的物理現象。當這一概念應用於組織行為時,它通過所有員工努力確認相同的價值而共同實現企業的目標,最終達成企業盈利成倍放大的效益。當在組織內每個成員的個人的努力可以產生協同效應,一加一的總結果將大於二。如果所有成員的努力作為一個整體與對方產生共鳴的共振效應,效應的擴大將會遠遠大於兩倍了。
在新的經濟浪潮中, 主要職位將見於高科技、旅遊、休閒、教育和醫療護理等服務行業,而事業成功者的特徵將為: 一、企業家精神;二、靈活性;三、冒險;四、創新性和;五、領導。此外,當企業的營業額及市場力量愈來愈大,直接僱員數量愈來愈小,大部分職能外包,包括合作夥伴和供應商的業務日益網絡化,他們將成為真正的分形業務網絡(fractal business networks),每個分形都完全面向客戶和市場。
我們站在新時代的尖端,這裏充滿了商業和個人發展的眾多機會。誰明白這些新的規則──我得到的十條有關未來教程──並且按照它來做,將操縱未來競爭生死的關鍵。這個人是你嗎?你一定要果斷。趁你還有選擇的權利,請你行動起來!當海嘯就要來臨,冒險總比什麼也不做可靠的多。今天就要學習明天的課程。未來屬於你!
2007年,我們在港結識了全球商業技術策略智庫未來世界(FutureWorld®)的創辦人未來學家魯格爾克(W. Grulke),第一次聆聽他的講座「向未來學習」,內容以「未來10課」為主題,當年已覺得頗有新意。去年12月初、未來世界另外兩位未來大師被邀為一個 CEO 論壇作主講嘉賓,開場講題仍是「向未來學習」,但六年後重聽,覺得魯格爾克的觀點依然歷久猶新,值得與讀者一再分享。
在未來世界的人際關係中, 施予者遠較「揾着數者」更易於成功。為什麼呢? 除施予者能創造振動能量外, 格蘭認為這是因為他們能以不同的互惠方式與他人互動,特別是人脈網絡、協作、評價和影響力四大方面。
近年美國 MIT 心理及社會學家雪麗.杜爾寇(Sherry Turkle)認為,智能手機和社交網站已逐漸破壞我們享受人與人間親密關係的能力,亦侵擾我們獨處思考的空間。我們的觀察是,網絡世界還會給現代人的生活帶來一種莫名的焦慮(anxiety)和無奈的分心(distraction),而直接造成杜爾寇所謂的「既緊密連系而又疏離的人際關係」。
這些「迷網族」和「低頭族」已經走火入魔了:他們沉迷於連線的世界,對現實世界的事物心不在焉、不感興趣,缺乏專注力,對人與人間的溝通漠不關心,不願去了解別人,也不想被人了解,當然更談不上關懷別人的共情力了。
如今正屆於18 - 34歲的美國人為「世代 C」的媒體消費者。這一組人只佔美國人口的 23%,但他們代表大部分上網連線的消費者, 其中看線上視頻(27%),瀏覽社交聯網/博客網站(27%),擁有平板電腦(33%) 和使用智能手機 (39%)。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