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覺得,晚宴問題出於好辦大食會的建制派社團。(Facebook圖片)

吃飯之難

寧左勿右是內地傳統,但香港的成功之處是走中庸之道。我很不明白有些土生土長的香港人,為什麼會事無大小,也紅得發紫。

沙特阿拉伯資金支持的LIV Golf和歷史悠久的PGA同意合併。(Shutterstock)

運動洗白

體育活動受歡迎,當然和金錢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反過來,金主要用銀彈增加自己的影響力,也是自然不過。但是,體育是否真的可以用來洗白,倒很難說?

《奧本海默》電影的主調是反戰和反麥卡錫主義,亦毫無保留地批評美國政府。(《奧本海默》電影海報)

我看《奧本海默》

《奧本海默》電影的主調是反戰和反麥卡錫主義,亦毫無保留地批評美國政府。政治立場沒有絕對的對錯,有容乃大,能夠無顧忌地批評當政的,也許亦是國家軟實力的表現。

李家超出訪新加坡等國,筆者認為台後李,家超必定會向李顯龍請教如何強勢管治香港。(政府新聞處圖片)

修復有期?

中國歷代領導人都很欣賞新加坡,既取得經濟成就又能維持一黨專政,但做香港特首這個地方官,比做新加坡總理這個國家領導人難十倍。

敦煌考古專家樊錦詩的自傳,記錄了一個知識分子在動亂的大時代如何報效國家。(敦煌研究院圖片)

敦煌女兒

敦煌是世界文化寶藏,被大西北的風沙侵蝕了多年,重現人間需要費很多人力物力,國家對人力的全面支配權加速了這事的發展。然而,從個人的角度,付出了那麼多,又能否心甘情願呢?

《又見敦煌》再現莫高窟從開窟到繁盛,再到王道士揭露千年莫高神秘面紗的全過程。(Klook圖片)

文物超越國界

中國人往往以國寶流落他鄉為憾,但其實今天不同國家的博物館和研究機構共享資源已經很普遍。不久將來,我們可以通過3D眼罩觀看世界上任何一所博物館的展品。古物存在哪裏,再也關係不大。

今天人民幣在全球跨境結算中佔的比率仍不足10%,比重遠遠低於中國的外貿體積。(Shutterstock)

人民幣穩定幣

國際化的第二步是作為投資工具。曾幾何時香港特區也曾為祖國出了大力,拓展點心債市場,但近年因為離岸人民幣海外頭寸增長放緩,對點心債的需求也慢下來。

雖然近年美國努力切斷對中國的倚賴,但因而付出的經濟代價,仍未完全在國內浮現。(Shutterstock)

不一樣的冷戰

有很多評論認為中美雙方已進入冷戰期,就像上世紀二次大戰後的美蘇關係般,我倒覺得時移世易,縱使中美是處於冷戰,這次的冷戰和上世紀的,有很大差異,亦很難言哪一次更危險。

聯合導演郭偉倫上台代張婉婷發表得獎感言。(金像獎Facebook圖片)

自明之難

《給十九歲的我》榮獲第4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令這部極具爭議性的電影再次成為城中熱話。它被稱為紀錄片,為電影種下禍根。

有人質疑要等到什麼時候使多少個辣招,聯儲局才能夠將通脹拉低至2%。(Shutterstock)

2%的背後

利率市場跟天氣般乍暖還寒,美國兩年期國庫債券息率3月初上衝5厘,債息去年9月拾級而上後,股債市場罕見同時走入熊市,令市場質疑鮑威爾這第一個非經濟學者出身的聯儲局主席的決定。

阿達尼集團是一負債甚深的企業。(Shutterstock)

富貴如浮雲──印度版

假定阿達尼帝國最終跨台,阿達尼的個人富貴夢固然化為泡影,購買他債券和股票的投資者,亦會損失不菲,但他為國家所做的硬件仍然存在,莫迪通過一個商人借錢去完成他的建設夢,算盤是打得響呢!

ChatGPT的能力和可用性惹來很多推想。(Shutterstock)

又一火熱機械人出台

ChatGPT的普及,再一次惹起大家關注AI是否會取代人類?將機器超越人類的臨界點,定在仿真上,是誤判。當機器有一天能夠超越人類,進行一些人類本身沒有的思維,那才是真正的警號。

劉鑾雄,綽號「大劉」,華人置業集團前任董事會主席和行政總裁。(亞新社)

網紅PK富翁

士農工商,商人在傳統中國人社會排名甚低。香港卻是一個異數,崇商蔚成風氣。近日城中熱門八卦話題應是名人富豪劉鑾雄和前度女友呂麗君的復合傳聞,不如借此來聊聊香港社會對有錢人的態度。

今年10月,馬斯克成功收購Twitter。(亞新社)

言論自由可以是絕對的嗎?

馬斯克收購Twitter後宣布不會再限制平台言論自由,此舉引發了巨大爭議,Twitter自身損失了大量商戶。形容自己為政治上中立、財政上保守的馬斯克為什麼要這麼做?言論自由的界線又該如何把握?

香港放寬防疫限制,慢於中國以外的其他地區。(亞新社)

大麥與病毒

我信萬物皆有性,病毒為了繼續生存,不會殺死它所有的載體,共存是唯一的自然結局。人類如果能夠謙虛,從高高在上的位置退下來看事物,必有得着。

議員沒有獨立的座位,都坐在包着綠色皮的長椅上。(亞新社)

謙卑的議事堂

二次大戰後,英國國會議事廳曾經重建,僅花了200萬英鎊。當時英聯邦國家也捐贈了不少禮物,包括澳洲贈送議長座椅,加拿大贈了廳中心的桌子,印度和巴基斯坦送了大門。

討論香港人是否愛女王意義遠低於談論移民潮。(亞新社)

北京之痛

愛國是用口,投票卻是用腳。北京治港的盤算可能是硬件全盤接收,人口繼續染紅。但香港如果變了上海第二,對建設祖國的大業並無好處。

香港一個開放型的經濟,受益於匯率穩定。(Shutterstock)

聯繫匯率易進難退

有人提出中國內地與香港經濟關係密切,聯繫匯率掛鈎的對象應該是人民幣而不是美元。如果港元放棄和美元掛鈎,香港對國家套取外匯,以及作為中國企業跑出去和人民幣國際化的護城河的重要價值還存在嗎?

第1頁,共3頁 1 2 3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