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至19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於對北京進行了為期兩天的正式訪問,以期重啟兩國政府之間脆弱的溝通渠道,並穩定已跌至數十年來最低點的雙邊關係。
美國與中國進行了5年難以想像的貿易戰之後,財政部長耶倫在2023年4月20日謹慎地選擇了自己的措辭。在一篇內容廣泛的演講裏,她改變了美國與中國接觸的條件,將國家安全問題置於經濟考慮之上。
儘管存在疫情、俄烏衝突以及全球經濟衰退的威脅,中國的進出口商品總額仍增長7.7%,超過42萬億元人民幣,繼續保持世界最大貨物貿易國的地位。但是,2023年可能會大不相同。
幾大催化之下,市場走勢仍然是暫時易升難跌。可是,樂觀的走勢其實是建基於市場之前過分悲觀,兩者交替造成鐘擺效應,當估值回升至市場認為回復一個合理值後,屆時才會有真正考驗。
依照《公約》和國內法的規定,中國政府對台灣海峽的水域享有主權、主權權利和管轄權,同時也尊重其他國家在這一海域的合法權利。如果故意操弄這一問題,誣稱「中國違反國際海洋法規則」,中國當然有必要講清楚。
既然美國已經表明不願繼續遵守規則,中國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來保障其海外資產?我不知道。但我相信,中國的決策者,也許其他國家的決策者,將非常認真地思考問題的答案。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對華政策演講實屬姍姍來遲,它是值得歡迎的。在列出中國對美國(及許多其他國家)所構成的一長串政策挑戰之後,接下就是最困難的部分:制定出一個應對這些挑戰的綜合戰略。
日韓在軍事領域的政策調整,將給東北亞和整個亞太地區的安全局勢增加更多複雜因素。拜登的日韓之行大有深意,美國的印太戰略並沒有因俄烏衝突而停滯,中國周邊外交環境面臨新的嚴峻考驗。
50年後的今天,雖然若干領域的合作仍在繼續,隨着動態競爭的加劇,中美兩國合作已經全面萎縮。雙方均以愈來愈消極甚至敵對的態度看待對方。然而,在內心深處,兩國人民彼此之間仍存在一種固有的吸引力。
與其說中美關係的現狀是一場新冷戰,不如說是一種「熱和平」──中美關係互動的強度以激烈的言語指責對方為標誌,但也以不斷升溫的貿易、投資和旅遊為標誌。
拜登尚未發表任何系統或全面的講話,就中國問題闡明自己的立場,這對他成為候選人是有很大幫助的。在面對特朗普對華的強硬政策下,團結西方盟友會是拜登總統大選對華政策的選項之一嗎?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