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交鋒,中西互疑,且香港2019年出了大亂,北京感受到實在的國安威脅。(亞新社)

第23條立法 不是歷史的終結

普羅市民心無異念,應一切按平常心,維持自由生活作業,亦不濫用自由;保持國安和守法意識,唯不有意或無意地營造「泛化」現象、寒蟬效應。政府當局及各級公職人員執行國安要求時,須不偏離民心,掌握好情理分際。

有了Kimi特長文本功能之後,AI可以連貫地去理解全篇上下文。(月之暗面截圖)

Kimi掀長文本比併潮

隨着「月之暗面」Kimi的熱度高漲,互聯網大廠們進入了「卷」長文本比併的階段。最近阿里的通義千問宣布升級,免費開放長文檔處理功能,幫助用戶快速閱讀科研論文及研究報告、分析財務報告、研究判案等。

這次坍塌的橋不到50年就一撞即毀,不禁令人問美國做的設施有多堅固。(亞新社)

美國基礎設施問題無解

巴爾的摩一條橋,屬於狀態良好的那種,在一條載重9.5萬噸的集裝箱船,時速14.8公里的速度一撞之下,瞬間坍塌,電視上看得清清楚楚。再如911撞機的瞬間,真是不出事,無人知什麼。

作者(左)的焦點放在欣賞畫功之上,只見構圖亂中有序,模糊之處,令他感到好像在春雨中賞景。(作者提供圖片)

畫出無限好聯想

畫中的人,不敢說是男是女,但看來是女,或有男有女;觀其動作,畫中人是因喜悅而舉手?還是因掙扎而頓足?欲鑑貌辨色,但看不見他們的面容,馬上猜測:為什麼畫師要讓他們以背示人?我沒有答案,也不會尋求答案。

美國的時期,工業化的發展開始遍及全球,但以中國規模最大。(Shutterstock)

趕超淘汰

資本要解決市場不足的限制,便是拋棄工業生產,發展金融,從金融中博取更大的利潤。但金融最後還是依靠實質經濟發展,單單依靠泡沫終將爆發金融危機。去工業化,實際上造就了後進國家迎頭趕超的機會。

特區政府要代香港旅遊零售業向中央爭取哪些政策?(Shutterstock)

復活節旅遊零售還未復活

一連4日假期從內地和澳門訪港旅客較2019年同期減46%,香港居民前往內地和澳門卻增10%。此消彼長,強美元帶來價格效應及低迷樓市股市帶來財富效應,加上地緣政治,都不是容易解決的問題。

男人很少隨意隨心購買,女人卻非如此。(Shutterstock)

女人的購買心理

女人最欣賞的,就是男人陪着她逛,欣賞她的選擇,讚美她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她不單百分百受落,甚至因着男人的接納,她會節制收斂,不再亂買「無謂」啊!

在過去10年,B型實驗室的團隊成員打造出用於評估企業的創新工具,並且建立起推動這項運動發展的網絡。(Shutterstock)

人人都該了解B型企業運動

B型企業運動在剛起步的前10年,發展已經呈倍數成長,我相信B型企業及其相關理念將成為改革資本主義經濟的催化劑。要理解這種轉變,我們需要系統性理解這項運動的廣度和範圍,包括它的變革動力與歷史。

今次和大家分享菜餚是羊肚菌彩椒炒牛柳條。(作者提供圖片)

緣分──羊肚菌彩椒炒牛柳條

有賴能符合麥sir要求,還有機會當上一家以順德菜為題的順德經典食肆兩店作顧問工作,期間也邀請老師來工作指導,讓廚師們學習,實在感恩。雖然唯靈已離世,歸道天家,但不時也想起他的指點,慶幸有此福氣!

在普通話裏,「凍」這個詞是可以用的,不過用法跟粵語不盡相同。(灼見名家製圖)

粵語解密:凍

原來在現代漢語共同語裏,「凍」不會用作形容詞,也不會用來形容天氣,在《現代漢語詞典》「凍」條各義項中,只有義項三的用法跟粵語一樣。

按南海區政府公布,常住人口370多萬,海外僑胞計有40多萬,人才內聚與外擴,良性效應,不容小覷。(Wikimedia Commons)

家鄉南海

由香港坐車北上,到達今稱南海區之人民政府所在地桂城,雖然要用3小時左右,但並無疲憊的感覺,倒是近鄉情意上心頭,這是祖父母輩生長於斯之地。

方國珊議員(右),這位走在路上,人人稱她「珊姐」的美麗女孩,仍然有童稚的笑容,親切又爽朗。

哪吒與方國珊議員

問方國珊,區議員與明星的身份有何不同?她說︰「當明星的時候,有人要我的電話號碼,是不能輕易給的,但身為區議員,我的電話,隨處可見,遇有什麼問題,請隨時找我幫你解決。」

流浮山面向后海灣,沿岸地區可飽覽后海灣全景,是香港稀有的自然生態環境。(Wikimedia Commons)

流浮山發展的定位問題

筆者對項目定位為數碼科技樞紐,不敢苟同。事實上,呼之欲出,這片4平方公里土地最適合主要作養老產業用途,配以體檢、醫美產業及相關培訓學院、生態旅遊等才是最合適的項目定位。

1949年大陸政權易手,上海、廣州等地陸續有出版界人士來香港,帶來了大批書籍及紙型。(灼見名家製圖)

昔日印書的紙型

早年出版書籍或印報紙,多是用鉛活字排版,排好的鉛活字版笨重,若為了日後再版書籍而需要留下鉛字版,儲存空間要很大。為了節省做鉛字材料和放置笨重鉛板的空間,「紙型」便應運而生,大大方便書刊的再版。

現在全球保有的100輛的汽車中,就有16輛是電動車。(Shutterstock)

我愛電動車?

以目前在歐洲已安裝的780,000個充電設施來看,要滿足未來新增電動車的需求殊不簡單,特別是現時在歐洲上牌的電動車續航力都是在500公里內,這對充電設施的需求就變得格外殷切。

第5頁,共724頁 1 4 5 6 724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