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現正面臨經濟轉型,就業結構將會兩頭發展:高薪的增加,低薪的擴大。(Shutterstock)

引進外勞

香港經濟要進一步擴張,在人口老化的條件下,對勞動力的需求只會愈來愈巨大,本地生育率已極低,不可能回升。作為移民城市、國際都會,香港只能引進人口。

特首李家超一屆政府任內要完成23條立法,看來勢不能免。(政府新聞處圖片)

國安法有兩制之別嗎?

北京三番四次敦促香港要就《基本法》第23條立法,但特區政府一直趑趄不前。特區政府的主事人也許還沒有察覺到,國安議題從2012年開始已不再是憲制責任「咁簡單」,而是中南海的首要關切、是重大政治任務!

政府很難在維港內進行大規模填海,發展住宅和商廈。(Shutterstock)

維港的漣漪

比起政府和社會要一起盡快解決的各樣深層次問題,維港可能重新進行大規模填海的威脅實是微乎其微,希望公眾不要花時間和精力在這事件上糾纏。

互相指摘只會白花氣力,合作令錯的國歌消失,方可成就大事。圖為冰協代表隊3月底出賽時留影。(冰協Facebook圖片)

播錯國歌不可原諒!

確保播出正確的國歌固然是其中一項重要任務,但對冰會領隊及主席的大力鞭撻,似乎沒有充分考慮客觀條件,以致負責調查的人士和官員似乎用錯了力在與正確播放國歌無直接關係的事情上。

芬蘭在4月4日正式加入北約。(亞新社)

芬蘭、芬蘭化、香港、台灣

俄烏戰爭、中美對抗,令世界再次分成兩大陣營,中俄一邊,美歐一邊,各小國都選擇靠邊站,國際政局似乎再無「中立」空間。過去港式思維,認為香港在中美衝突之間仍可以維持特殊地位;現在看來,這種想法已不切實際。

香港冰球隊上月作賽後,罕有地在播放國歌環節引起軒然大波。(亞新社)

對症下藥

從釐定政策,直至宣布落實,荒腔走板情況在本港屢見不鮮。香港這個特殊地位,是非能世界各地人士廣為知悉,尤其是當有中國隊及香港隊參與同一賽事,冰協有否做足維護國歌工作?

現在特首恍似《國王的新衣》中那個愛穿新衣裳的國王。(亞新社)

香港需要真理標準大討論

儘管今天的政治環境與2019年大不相同,唯現時政府冒險推動「明日大嶼」計劃可以引致的潛在後果,2019年就是前車之鑑,實在看不出為何要為這個缺乏共識且前景不明的計劃,去冒巨大的政治風險?

保護海港協會自2003年向法庭申請司法覆核以來,再沒有新的海港內填海工程。(保護海港協會圖片)

時光倒流20年

最近發展局局長表示為了發揮海港功能及讓市民享受海港相關設施,期望修訂《保護海港條例》,旋即引來三數張悲天憫人,憂心忡忡的面孔。其實,還海港於民並非空洞的口號,真正意義在於實際行動。

李家超政府匆匆上台,缺乏一套完整的施政綱領。(亞新社)

戰略與命運:戰略闕如的香港

法國戰略家薄富爾對戰略有一個發人深省的詮釋,他說戰略「是一種思想方法,使我們可以控制時局,而不是被時局所控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香港的情况卻似是這句話的反面,實則是半點不由人。

香港過去作為緩衝區、發揮調解中和角色,現在黨中央直接領導下是否仍可發揮自如?(灼見名家圖片)

黨中央直接領導港澳工作

中共以黨領政,大政方針均由中共拍板決定,把港澳工作納入中共系統後,香港需全面配合黨的方針政策。具體議題如對美國關係、台灣問題、應付「敵對勢力」等,香港都必須旗幟鮮明、敢於鬥爭。

第2頁,共94頁 1 2 3 94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