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錦光教授:攬月探星之後,理大如何成為融入國家大循環的領頭羊?
「嫦娥奔月」這個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在21世紀終於成真,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教授特別接受本社專訪,侃侃而談理工大學這次的航天任務、創科發展及未來校務擘劃,理大可否成為香港高校融入國家大循環的領頭羊?
「嫦娥奔月」這個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在21世紀終於成真,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教授特別接受本社專訪,侃侃而談理工大學這次的航天任務、創科發展及未來校務擘劃,理大可否成為香港高校融入國家大循環的領頭羊?
因為參與嫦娥五號探月計劃並成功完成表土採樣,香港理工大學的科研能力近日成為傳媒追捧焦點。鮮少在香港媒體前曝光的滕錦光校長接受本社專訪,暢談他對香港創新科技發展的看法,並提出切實可行的深刻建議。
全球疫情仍然肆虐,歐美各地疫情趨勢還未有放緩跡象,推動數碼經濟是中國維持其國際市場競爭力的大好時機,就此數碼人民幣可以大派用場。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香港可以充當數碼人民幣走出國際的排頭兵。
繼「十三五」規劃設立「港澳專章」之後,相信「十四五」規劃也會作出戰略部署和安排,因此,香港可藉此機會,「為國家所需,發揮自己所長」,踴躍為國家「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積極參與未來五年國家的建設大局。
各路媒體和政府將中國科技巨頭描繪成潛在的威脅,中國科技公司的全球化雄心很可能因此受阻。對中國持續的抨擊已經玷污了這些公司的品牌形象,因此他們在嘗試國際化營運時,將會面臨一場艱苦戰鬥。
新冠肺炎疫情下,嶺南大學創業行動帶領師生自行設計及組裝了30部紫外光消毒器,為居住在狹窄環境的基層市民提供免費消毒服務,計劃並獲得賽馬會新冠肺炎緊急援助基金資助。
大數據專家車品覺是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專家合夥人,曾任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他引用杜拜為例,說明香港有獨特優勢創立一個數據特區,能同時結合中國及歐洲的標準及安全規範,在數碼年代重拾自由港的角色。
11月21日,英國《經濟學人》發行年度特刊「The World in 2020」,前瞻下一年度及未來趨勢。華為創辦人任正非在年刊發表署名文章《我們處在爆炸式創新的前夜》。
日前舉行的「香港金融科技周2019」,研討會主題圍繞 「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探討金融業引入人工智能及機器學習、網絡安全、語音生物識別技術等課題。
血漿是診斷的寶庫,有很多訊息可以取出來,可以用來做產前檢測。其實無創性產前診斷已經常規化,相信幾年之內癌症方面也能如此,也希望可以證明,香港的技術也可以改變世界上的醫學發展。
Google在台投資始於2011年,由建設數據中心,到發展成亞洲區最大研發基地,7年間持續加大投資規模,Google的策略部署及政策執行到位。
第四屆「互聯網經濟峰會」主題為「數字經濟・締造未來」,將雲集環球與本地的頂尖科技界鉅子與重量級嘉賓,探討企業如何捕捉由數據驅動創新所帶來的機遇,開拓前所未有的龐大商機。
在香港,我們每天都在做冗餘的工作,我們可以比如說10小時的工作能不能縮短,把反覆的工作留給機器。我們一定要不斷學習,不管會不會被取代,不管有沒有AI,未來很多東西都會被取代,所以我們一定要繼續學習,
傳統的方式是,以前進警署報案,案件要上報,問題是進展太慢,而網絡犯罪是無國籍,並且頻繁、迅速地發生。要怎麼去跟不同部門單位分享?怎麼跟你的夥伴溝通?這才是未來警察通過科技,提供更快的服務。
車聯網是創科另一熱話,應科院邀來各界人士討論車聯網的功用,以及在香港的發展空間,其中車聯網可避免車禍,但要發展下去,還需要相應的頻譜及政策扶持,這一一都有待政府回應。
Mair教授和Seelos博士發現,近年「創新」一詞愈發泛濫,各行各業都說自己在「創新」,但細看,很多時不過是產品升級或常規的企業發展。
香港峰會將會進入史冊。而峰會的順利舉行,突顯了香港的優勢﹕開放、高效、認真、勤勞、做事一絲不苟。在學術方面,同行評議的制度是公認的標準。徐立之說:「香港可以做得更多。」
政府公布的智慧城市藍圖內,包括了我們的起居飲食,例如智慧出行、智慧生活、智慧環境、智慧市民、智慧政府、智慧經濟六個範疇,各自能否做得好,很靠我們大家的努力。
ParticleX三位創始合夥人鄧敬來、鄧漢來及林永君認為,利用深港這個「一小時生活圈」扶持初創企業發展,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好事。
譚鐵牛院士認為香港科研發展時機大好,既有中央政府的支持和特區政府的決心,亦有創科發展的需求和創科領域的基礎,社會各界更在創科上達成共識。
浸會大學榮休校長陳新滋教授認為,如果每個人只考慮自己的利益,不理睬別人。香港只顧香港事,結果香港連自己也發展不好。將來要做好粵港澳大灣區的話,九個珠三角城市和兩個特區一定要互相幫助。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教授指出,目前內地、台灣、韓國和新加坡都把科技視為支柱產業之一,有明確的科技計劃,反觀香港的經濟過分依賴地產和股票,是不健康的發展。
各大學使用硏究基金時,必須嚴格遵守政府專款專用之大原則,掣肘重重。例如,基金投放作創新科技管理之用的金額甚少,從而影響項目發展,尤其是科技轉化,例子屢見不鮮。
矛盾的是,隨着世界變得更加透明,算法驅動的世界也將變得愈來愈神秘。新世界和我們所知道的世界有什麼區別?我們將如何生活在其中?我們將如何管理人工智能、改進人工智能,或者至少防止人工智能造成傷害?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