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學徒時,一般伙頭將軍都歡迎我們投懷送抱,但有個別大將軍先來給你黑面說不,可是我們都知道是假面,快快走去買杯咖啡、奶茶,或重本些送他一包香煙,肯定會讓我們埋鑊。
有數據表明,從5月到9月,每月平均有4萬人獲豁免強制檢疫入境香港,或是第三、四波疫情源頭。然而港府卻並未針對這一方面推出防疫措施,反而一味打擊餐飲業,實在是「你食飯我埋單」的做法。
在美國餐飲業有「中餐女王」之稱的江孫芸,28日在加州三藩市家中逝世,享年100歲。她於1962年合夥開設高級中餐廳「福祿壽」(The Mandarin),引入傳統中國菜式,革新了美國人對中菜的印象。
旅居香港多年的美國旅遊作家麥蘭恩觀察所得,儘管香港經歷了沙士病毒、禽流感、豬流感以至最新的新冠疫情,但傳統市場仍能倖存,並仍供應活雞,反映白切雞等傳統口味具有強大生命力,甚至較新冠病毒更強大。
我喜歡的經濟學家赫什曼(Albert Hirschman),說過古希臘的民主與那裏的公共飲宴直接相關。我對此頗有困惑:中國人不比古希臘人更喜歡扎堆兒吃飯嘛,怎麼就沒有因此發展出民主呢?
母親節正好適合一家大小參與,子女們跟媽媽吃喝玩樂一天,每家商戶都在生意低迷的日子賺取利潤,創造出母親節的商人可真偉大!今回共享共嘗菜式為大家奉上煎封石斑伴鴨胸。
自2008年底起,米芝蓮第一次出版關於港澳的美食指南,龍景軒的名字一直位列三星評級榜上,各地客人慕名而至絡繹不絕,很多還是國際上著名廚師,希望拜會陳恩德(人稱德哥)這位史上首位榮獲三星的華人廚師。
最受新冠疫情打擊的飲食業,就連涉及的周邊行業也深受影響,例如肉食、蔬果、清潔(洗衣服及枱布)、酒類供應商等。盼望疫情盡快過去,早日抹開雲霧,重見朗月。今回奉上的共享共嘗菜式是藍蟹煮白蜆,不妨一試。
中國城旁的「悅利酒家」上菜速度驚人,十分鐘內全部放滿餐抬上,讓我們眼福、口福,一同享受,恰似回到70-80年代,在香港睇完電影,去大排檔食宵夜一樣的歡愉。
從當年父親的諄諄教導,到今天我們撰寫的書得以走向世界,這就是由「傳承」走向「承傳」的路,在研究中國飲食文化的路上,走着陳家兩代人,我們承接着先輩傳下來的飲食文化,把它記錄下來並發揚光大再傳向下一代。
父親陳夢因已去世多年,他以身作則,留給我們的是為人勇敢樂觀、勤奮謙虛、用心工作的榜樣。他雖生於亂世,但依然不斷研究及發揚中華飲食文化。我們今天的成就,離不開父親多年的教誨,他的精神影響了我們的一生。
藠菜生長在中國、朝鮮、韓國、日本,以及俄羅斯東部,而在中國則廣泛分布在東北、河北、雲南、貴州及長江流域。薤白在春夏之間採收,適逢清明時節,所以民間又稱為「清明菜」、「拜山菜」。
揚州的淮揚菜,著名的菜式有「三頭」:揚州獅子頭、拆肉魚頭、冰糖煨豬頭,「三醉」:醉蟹、醉蝦、醉螺。其他還有著名的揚州炒飯、鹽水鵝丶大煮乾絲、文思豆腐等等,美味菜式多不勝數。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