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喜歡古典畫,不是我那杯茶。(Shutterstock)

藝術館有什麼好逛?

香港人大多去藝術館的觀賞方式很「香港化」,急急地走呀走,不聽介紹,又不看標題,最着重拍個照(打卡),自己和名畫也入鏡的那種,15分鐘看完羅浮宮,還投訴《蒙娜麗莎》有什麼好看?

有人形容獨庫公路「一日遊四季,十里不同天」,果然名不虛傳。

穿越天山南北是一種福分

新疆面積等於全國六分之一,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甚至一個景點到另一個景點,常常相隔幾百公里,要坐幾個小時的車,那種「大」的感覺,對於生活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的人,第一次身臨其境會產生一種震撼的感覺。

從我與他們交往過程中得到的印象,不少人的確沒有能力分辨是非及新聞信息的真假。(Shutterstock)

自駕遊歷美國

在今天中美關係變得複雜的環境下,精準的觀察尤其重要,3年新冠卻打破了我的旅遊大計,現在唯有報復式追回旅遊的不足。我的第一個旅遊計劃便是開車環繞美國一周,考察其風土民情,順道探訪多年未見的有識之士朋友。

位於香港上環荷李活道的文武廟。(Shutterstock)

香港的起點

拍攝第一站就是文武廟,節目開章要介紹香港的起點,所以重遊舊地。上網爬了很多文武廟的資料,最後找到一個有趣的切入點,就是 「省城製造」。

水鄉夜色。

枕水而眠在紹興

紹興既沒有周莊的熱鬧,也沒有烏鎮的安寂,而是在兩者之間覓得美妙平衡。最重要的是,這裏依然是居民區,有了居民,整個老城就依然具有生命力,依然延續着歷史的韻味。

面對湖光山色,演員吟唱《葬花》。

如夢般的水鄉紹興

江南水鄉中,我獨愛紹興。曾多次造訪,但依然意猶未盡。「古城小橋多,人家盡枕河」,只要來到紹興,好好的住上幾天,就明白爲何其被稱爲「沒有圍牆的歷史博物館」。

「港車北上」是大灣區保險互聯互通政策的重大突破。(Shutterstock)

港車北上新體驗

郭先生是在凌晨零時後第一位「港車北上」的車主,作為第一架車「港車北上」通過港珠澳大橋,意味將來可自駕遊穿梭廣東省,人通、車通、財通,港人要融入大灣區、融入國家,通車是最低要求。

登魁北克省Parc national du Mont-Tremblant其中一座小丘,俯瞰山林景緻。

悠閒加東遊 見識異國風

這趟約20天的遊程,主要就在多倫多與蒙特婁之間遊走。對於香港來客,加國土地面積是大大大,動輒三數小時的車程;看不到盡頭的公路,望盡邊緣都是樹林的郊野,觸目大小湖泊與河流。

左為Glasgow一家書店。若遇上大風雪,可在書店內坐上一整天;右為作者與太太范玲在莎士比亞書店閣樓。早年(佐治當書店老闆的日子),愛書之人可以在閣樓留宿。

書店風景

到每一個城市,看城市面貌,是會把書店放在第一位的。到三藩市,因為那裏有「城市之光」,遂對城市有了好感。至於悉尼這個城市,沒有具歷史的書店,卻是有人情味的書店。

主教座堂在今天看來,依然宏偉無比。(Shutterstock)

座堂

國王鞏固了權力後,當然想花錢建築一些可以象徵自己權力的建築物。而在那個年代,這建築物一定便是座堂。不同地方的座堂有什麼建築特色,而背後又有什麼歷史故事?

心鎖

心鎖

為什麼情人們總希望把兩人的關係鎖起來然後把鎖匙丟下河?是向對方表達海枯石爛的意志嗎?鎖起了的情緣是不減的熾熱?還是被困的囚犯?

關於僑批的意義,已故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稱之為「媲美徽學」。(網絡圖片)

對汕頭刮目相看

一個富有文化底蘊、以本地文化歷史為自豪、持續投入文化建設的城市,她的長遠發展一定不會太差,「僑」字是汕頭最重要的資源,開放是汕頭發展興旺的必由之路,歷史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也會如此。

M+博物館前草坡地乾淨寬敞。(Shutterstock)

M++

M+這個博物館名字改得好,是一個比一般博物館可收獲更多的地方,但一個+不夠,這博物館場外地方更是個美麗的添加,公共空間的設計富心思,帶給大人小孩歡樂,也給大狗小狗小動物一個好去處。

觀音山寺。

觀音山寺的氣象

我爲何來到觀音山寺呢?因爲在揚州的最後幾天,我們住在瘦西湖附近的玄武飯店。房間的窗戶可以遠眺群山美景,我時而瞥見遠處山嶺上有一黃牆寺院,若隱若現,引起了我的好奇心,終於在某個清晨獨自前往,以尋幽探秘。

感受藝術。

獨一無二的愛丁堡藝術節

當時的英國元氣尚未恢復,為了讓蘇格蘭乃至全英國民眾的文化生活復甦,愛丁堡舉辦了第一屆國際藝術節。70多年來愛丁堡藝術節不斷壯大,如今已經成為世界級的文化盛會,每年都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和藝術家。

現在到日本觀光,而要申請簽證,如非癲日份子,寧願坐井觀天!(Shutterstock)

癲日份子來了

無論是香港的退休銀行家、退休醫生、書法大師、美國加州的退休科學家、旅居澳洲的香港人,個個都去過日本數十次,但仍然第一時間報團,同我一齊去癲!

2010年去土庫曼斯坦,遇到的都是純樸、好客、熱情的人民。

旅行的地方

我一直渴望去敘利亞和伊拉克,那裏的古代歷史建築和文化,我一直嚮往,那一次在德克蘭機場,看着航班顯示牌出現這兩個國家首都,心裏面忽然興奮,在我的腿還可以走得動的日子裏,還可以去嗎?

超市是探究當地民生最貼地的方式。(Shutterstock)

豪華超市團

超市既是給當地人買必需品的地方,當然不用擔心遊客式劏客,而且又可以親身嘗試當地人的品牌、他們的口味,其實也是旅行的其中一種「深入民間、探究民生」。

第1頁,共12頁 1 2 12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