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途中把眼前所見拍攝下來的,除卻人間風景,動物、雀鳥竟有不少。

旅途中遇見的動物

在唐人街吃過一頓不過不失的午餐(其實是不會再去幫襯),順步到附近公園走走,就遇到小松鼠了。松鼠大概見慣路過的人,不見慌張,繼續找尋可吃的。原來漫無目的的旅程,不用計劃什麼,最為寫意。

中山橋已從運輸交通的功能退下來,改為旅遊景點。(作者提供)

黃河第一橋

橫渡黃河自古都不容易,早在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蒯57年)時為了進取河東,便在山西蒲津以連舟作為浮梁以便進軍,時稱「河橋」。到清光緒時,因運輸需要,由德國人承接了建橋的工程,建成中山橋。

世遺巴爾米拉的羅馬大柱廊,空無一人。

戰爭洗禮下的敘利亞

遊客能夠做的,除了來敍利亞旅行,幫助振興該國疲弱的經濟,我也專門帶上即影即有相機,幫他們拍照,馬上送相片給他們。還帶了幾百個氣球,吹起代表希望,送給小朋友。

巴黎將於今年舉辦奧運。(Shutterstock)

美麗的巴黎

2019年的火災後,覺得像上天仍然保佑着聖母院,尖肋骨拱和飛扶壁、玫瑰窗......竟然沒受損毀,尖頂上的公雞聖物竟然在瓦礫成功尋回,輕微損壞。

日本去年共有2506萬名外國旅客,遠超過2022年的383萬人,多達6倍!(Shutterstock)

大眾甜心

其實不止是香港這種收入高的地方,不論半山還是公屋階層前赴後繼到日本暴買。即使是泰國、越南這些收入較低的新興國家,也在訪日遊客總數的頭10名榜內。所以日本已經由有錢人的最愛,變成貧富咸宜的大眾甜心。

里昂是著名的國際都市,歷史悠久。(Shutterstock)

法南之旅

里昂有點像我們的重慶,在二戰時期,成為抗戰基地,很多可歌可泣的英勇故事,都在里昂發生。看到那些舊城區的迂迴窄巷 ,大概是德軍應付不來抗戰英雄的原因吧。

到摩洛哥,難免到沙漠,騎駱駝,也有機會看到在沙漠邊緣生活的遊牧家庭。(Wikimedia Commons)

摩洛哥去來

當地的導遊,都能通相當流利的英、法、西三種外語。詢問之下,大都是在學校經過初步接觸,再在培訓學校補習。而且摩洛哥全國從幼兒園到大學,都是免費就讀。

我來到長灘島,像到了異域一樣新奇。(Shutterstock)

亞洲最美沙灘

千島之國菲律賓擁有7000多個島嶼,也只有這一個長僅7公里、寬僅4公里的天堂小島人氣最高。但環顧周圍摩肩接踵的各國遊客,韓語、國語、英語都有,偏偏沒有粵語。

全球每年的馬拉松賽事多不勝數,部分大型比賽吸引不少國際跑手越洋參加,帶動當地旅遊收益。(作者提供圖片)

體育旅遊吸金力

每年的渣打馬拉松、香港單車節等,以及觀賞型的體育旅遊,如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等,吸引不少海外旅客到訪,他們逗留期間的消費,亦能帶動相當的經濟貢獻。

筆者在中英街香港警崗前留影,背後高樓是深圳中英街範圍。

沙頭角禁區一日遊

沙頭角位於新界北區,由多條鄉村組成,與深圳市鹽田區接壤,於1951年被列為邊境禁區。隨着該區近年逐步開放,沙頭角已成為香港人本地一日遊的好去處,向警方申請禁區紙後就可前往尋幽探秘。

導遊很懂拍照,一來就帶我們到打卡靚位。(作者Facebook圖片)

空無一人騎士堡

騎士堡曾人滿為患,連旅遊巴停車也要排隊。不過今天就只有我們一台旅遊車。因為2014年伊斯蘭國佔據騎士堡後,政府軍反擊,隆隆炮彈炸穿了古城牆,也炸走了海外遊客。

哈爾濱既是苦寒之地,也是最具北國風光的冰雪之城,毛澤東主席詩句「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是哈爾濱冬天的寫照。(Shutterstock)

難忘哈爾濱

香港正在千方百計吸引更多遊客,特區政府計劃與內地有關部門商討恢復一簽多行措施,以及爭取更多內地城市開放來港自由行。其實,吸引遊客不一定靠向上面要政策,哈爾濱和淄博的經驗,也許可以給香港提供另類啟發。

作者一行人參觀農場。(作者提供圖片)

與青色結緣

結青希望完結打工生涯,帶着感恩及跟天地和應的心,學習在本土耕種,謀取生計,並讓農業在這個城市繼續發展。她,還在不斷地探索與學習中,跟隨自然的帶領……

游擊戰的用品,都放在玻璃櫃內,我一件件的研究。(Shutterstock)

抗戰

去歐洲我總愛泡展覽廳,在德國柏林,也曾在那幾個二次大戰記錄納粹的展覽廳過了幾個一整天,真是最好的獨自旅行行程了,因為真的是找不到別人有共同興趣。

幾個龍友等上旅遊巴士,話題當然是鏡頭、光圈。龍友老前輩說這算是什麼?(Shutterstock)

龍友大特寫

龍友拍攝配件多,腰間一條帶,掛了8、9樣配件,背心一件,共有10個口袋,像武俠小說的大俠,工具隨手拿來,飛躍山嶺於瞬間,但求一張自滿的照片,筋骨勞損,何足以言?

俞雅凡冒着嚴寒觀看五台山的雲海與日出。

遊弋中原大地記

俞雅凡這一趟旅程是返回中華5000年文明的發源地,曾在書上讀到的歷史故事及熟悉親切又陌生的地名,今天親身來到現場,感受到與自己血脈千年的連結和感念先祖的智慧與魄力留給我們的寶貴文化遺產。

長征大劇院裏的《長征第一渡》是集先進舞台科技、愛情、歷史和文化於一身的一齣舞台劇。(江西文演集團)

趣遊贛州

街頭劇《告別》演繹出當年中央紅軍夜渡于都河出發長征的情況,將出征戰士捨生取義,保家衞國的精神,與家人依依不捨的離别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陳溢晃帶隊遊新界。

41年歷史《旅行家》成絕響

「陳溢晃」三個字幾乎是香港近代遠足行山界的代名詞,在他之前的本地行山前輩,有吳灞陵、黃佩佳、李君毅等等,粒粒皆星。陳溢晃多年來對行山界的貢獻,不比他們少,他的離世,是行山界的巨大損失。

唯有建築物,要親自到貴境才可以體驗,因為搬不來。(Shutterstock)

好奇

香港來的朋友會譏諷我問「有得分呀?咁好學做乜?」我這人天生八卦,偏偏不愛八卦明星有啥情婦,只愛八卦歷史故事,看遺跡。

2600位乘客在郵輪上,要起碼1100位職員去服務,還要是人跟人的那種服務。(Shutterstock)

郵輪客人見不到的一面

良好的國民教育,便是教國民怎樣看待不懂的事情,結果決定國家能否富強。在郵輪上看着那些西方來的70、80歲的阿伯阿婆,對什麼也興致勃勃的問長問短,這便突顯了人家國家的教育制度成功之處。

第1頁,共13頁 1 2 13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