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的「瀟湘夜雨」莫大先生,琴中藏劍,劍發琴音,很有型。(作者提供圖片)

機關算盡,不如淵明一杯酒

定閒師太和莫大先生的力量來自傳承,來自數百載的歷史文化,少林和武當便等如歷史悠久的大學,如牛津、劍橋、北大、清華。無論任我行及左冷禪多厲害,總撼動不了這兩歷史文化重鎮,實乃江流石不轉的定海神針。

1996年作者陪同何世禮將軍出席中華民國雙十慶典。(作者提供)

懷念何世禮將軍

今天香港有多少人知道這位出生超級富豪的公子,主動放棄英國籍,堅定做中國人的抗日將軍?何世禮一生對國忠貞,對妻專一,所為仰俯不愧天地,真正做到了「生是中國人,死是中國魂」的一代名將。

由於人類壽命逐漸延長,加上工作效率日增,縮短了完成工作的時間,因此我們應該會有比較多剩餘的時間。然而我們卻把這項奇怪的商品變成競爭的武器。(Pixabay)

當代九大弔詭

假如我們希望成功因應今日生活中的種種劇烈變化,首先必須提出一個將這些變化加以組織的辦法。否則,我們心中將充滿無力感,並且對於超出我們控制乃至理解能力之外的事件感到束手無策。

初學書法的人常說自己的筆不聽話,說到尾就是自己未曾掌握好操控的功夫。我常要求同學慢下來,慢慢運筆,去領會筆的反應。(Unsplash)

楷書抑篆隸

楷書筆畫的種類多,如横、豎、點、撇、鈎、捺等,各有不同用筆的技巧。家傳戶曉的永字八法便是楷書筆法的解說。如能學好這些基本筆法,則可無往而不利。

迪恩說:「我跨越了半個世界來愛戈壁。」

伴我同行

生命是一條單程路,人與物相遇,人與人相遇,離別易,相聚難,感恩相遇。好好地愛,愛自己、愛身邊的人。愛是一種幸福,無論是付出或得到,同樣的可貴。

「飄雅活藝」將在香港傳統的工藝失傳之際,於活化了的舊香港卑利街努力保育傳承。(Wikimedia Commons)

卑利街上的新風景

「香港的故事會由我們講下去。」飄雅活藝基金會創辦人陳雅文希望傳統工藝也當如這個美麗海港,於「樹林斷絕處,山巒乍現」,在改變和創意中重生。

在當時政治、經濟、文化氣候下,能否擺脫千百年的枷鎖,再再考驗政權的氣度;而由政府資助一個非主流節目「頭條新聞」,最正常不過。(頭條新聞Facebook)

司馬遷與「頭條新聞」

什麼是滑稽,太史公為什麼選用滑稽手法,而開明統治者為什麼還要用公帑奉養這些滑稽人物。也要問,為什麼滑稽手段被歷朝打壓後,卻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在香港發揚光大。

楊過本是一個聰明絕頂,年少輕狂的青年才俊,但一直為身世困擾,故自我形象薄弱,亦即自卑在內,自大在外,漸陷入憤世嫉俗的「受害者心結」。(電視劇《神鵰俠侶》劇照)

痴心潑膽話楊過

楊過之狂是由大自然的力量逼出來的原始生命力;又或是大破大立,失去了揮劍的右臂,亦等於失去了差不多一身的武功,然後在神鵰嚴管下,跟瀑布及怒濤搏斗,剝落花巧,逼出簡樸直接的的內勁和動作;也是重新做人。

鴻門宴席間,項莊舞劍,幸而陪同劉邦赴宴的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叫守衛入內保護劉邦。(《鴻門宴傳奇》影照)

漢初三傑 韓信軼事最多

漢初三傑之中,要算韓信軼事最多,是話題之王。宋司馬遷說:「漢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就漢朝之所以能立基立業來說,說韓信士無雙,功高無二,似乎一點也不虛美。

喜歡讀歷史的人,要知道在讀「儒者」、「學者」、「文人」或「筆者」的書,隨自己興趣,慢慢研究,不會沉悶。(Shutterstock)

儒學文筆的分別  

儒是歷史一部分。儒家經典,王陽明首言六經皆史,而春秋更是孔子所作的第一部歷史書,然後才有司馬遷的《史記》和司馬光的《資治通鑑》。能成儒,算是不錯,儒之後,研究子史,能夠知道歷史上事件的發生。

面對悲觀前景,茨威格勸告說:「出路只有一條:在別人頭腦發熱和大聲吵鬧時,退回到自己內心並保持緘默」。(Shutterstock)

退回到自己的內心

奧地利作家茨威格回憶青年時代,為當時「高度國際化的生活」而自豪,那是截至1913年9月之前的歐洲。完全沒有想到,災難就在這個時候降臨了,接連兩次世界大戰,歐洲各國炮火相向。我們這個時代會否步其後塵呢?

過分發熱的頭腦,過度的浪費,若能清醒一下,停一停急促步伐,未到「口爽」時之「味」,或許才最珍貴。(Shutterstock)

五味令人口爽

凡事總有其優缺點。人類生活追求上等享受,各種聲色味、活動、財貨,要不斷探求、擁有、發揚,其實就是把生活逐漸推向喪滅的邊緣,以至不能自拔。

劉伯温絕不會犯諱直呼「朱洪武」,所以部分段落為後人所作,假用其名。(Wikimedia Commons)

穿鑿附會的假預言

災異有時靈有時不靈,為人詬病,因為有不少人為了各種政治目的而作假,魚目混珠,今日互聯網流行的假新聞中,也混有不少這類假預言,在每一次香港或中國出現動盪或大災難,這類假預言便風行網上。

左:印在書上的成愛倫玉照。右:成愛倫下海的萬國舞廳,在《成愛倫小品》書中賣廣告。

「舞女作家」成愛倫

香港獨一無二的「舞女作家」名叫成愛倫(筆名),1925年出生於富裕家庭的大家閨秀,寧波人,自小愛好文藝,很年輕便開始寫作,來港後先後在幾份報紙包括《羅賓漢》寫專欄,可能因為寫稿不夠餬口,只好下海伴舞。

《義勇軍進行曲》誕生於「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候」,振起了民族魂,旋律跨越世代,成為不朽名曲,又幾經波折,歷經考驗,終於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不二之選。(亞新社)

國歌多從戰火來

來自烽火硝煙的國歌當然不止上舉之數,而我們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也是誕生在隆隆的炮火聲中,其曲折迴環、壯懷激烈處,較之《馬賽曲》和《星條旗之歌》猶有過之而無愧。

第56頁,共124頁 1 55 56 57 124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