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Baryshnikov年輕時的英姿嗎?還記得以《卡門》成名的Ana Laguna嗎?(YouTube截圖)

長者之舞

看到長者跳舞,總是有點感觸,老人關節痛,腿已經不行,還是想跳,因為年輕時沒時間;老了,才明白心有餘而力不足。但沉醉在音樂中,怎會不想跟着擺動?

罪感與愧疚有什麼內涵?(Shutterstock)

中國式罪疚初探

西方的宗教雖然日漸式微,但中國人的罪感文化依然薄弱,對於「金簡」(實用)的關注,也遠遠超過「除罪」。如今大國崛起,該如何提高國民素質,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責任感及羞恥感,這個文化重建工程依然很不容易。

林道群監製的牛津版董橋叢書。(林道群提供照片)

牛津版董橋著作已成絕響

牛津版的董橋第一本書於2000年面世,全書130篇文章,來自「時事小景」的專欄,董生選了其中一篇文章的篇名《沒有童謠的年代》做書名。從此,董橋、林道群、牛津便成為出版界的鐵三角,好書一本接着一本出。

鄭紀農(左一),尹可璣(左二),楊宇杰(右二),與朱昌文(右一)。(作者提供圖片)

奇妙的甲子重聚

四人相見,心中愉悅之情難以形容,都已是頭髮斑白長者,都經歷了人世間的滄桑變化,所以這次甲子重聚,我們四人既感歡樂,心中也不免有絲絲感慨。60多年的前塵往事,短短幾小時怎傾訴得完。

位居榜首是被譽為「香港新音樂之父」作曲家林樂培離世。以林大師的成就和對香港音樂發展的貢獻,疫情與否影響不了我們的懷念與哀悼。(香港中樂團、香港作曲家聯會圖片)

疫後十大樂聞

今年入選的十大樂聞跟往年最明顯不同,是資料保存條目所得票數,竟然蓋過了幾個旗艦藝團。這不能不跟疫情期間影響演出,反而提供條件盤點整理藝術資料,輯錄檔案成書,公諸於世。

自西周以來,麒麟已有所記載,並受人讚頌。(Shutterstock)

談麒麟 說孔子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魯國雖不及齊國強,但出了一位大聖人,「巍巍乎」、「盪盪乎」的,大哉孔子!他就是人中的麒麟, 孔夫子體現了仁獸的能力, 以天下為己任!

祭祖以後,全家老少齊聚一堂,共吃年夜飯,又稱團年飯或團圓飯,乃是除夕的重要風俗。它含有和和美美,幸福長綿之意。(Shutterstock)

除夕習俗知多少?

除夕之夜,阖家團聚,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話家常,等待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寓意照跑驅散一切邪瘟病疫,祈求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唐朝有不少吟詠守歲的詩。

這女導演一定很纯情,如此可愛的瞓街男,是fantasy吧!(電影Gluck劇照)

GLUCK

想不到這一齣在德國電影節中出盡風頭,得獎無數,女導演Doris Dorrie 2021年的清新作品,有點像《那些年》,迷盡豆芽夢少女,或寂寞中女,甚至孤獨老婦......

影集再現極其珍貴的香江芳影,恍若重返歷史現場。除了鏡頭下的風景照和肖像照,還以鏡頭記錄甲戌風災、廣州風災、世紀暴雨等天災,堪稱難得一見的香港早期攝影集。(灼見名家製圖)

芳影香江

物以稀為貴,那些年極其有限甚至稀缺的相片,無疑為那個早已逝去的時代留下了彌足珍貴的影像紀錄。地處中西方交鋒前沿地帶的香港,作為西方攝影術在東方世界最早的落腳點之一,影樓承載了那些年獨一無二的光影記憶。

這個崩毀實際上是工業文明總危機的大爆發,是地球生態系統的總崩潰。不過,表現形式在各地則未必一樣,也許快速而劇烈,也許有一個漸進過程。但結果是人口大規模死亡,文明成果幾乎喪失殆盡。(Shutterstock)

新冠疫情是否文明崩毀的先兆?

文明崩毀學則是以當代文明必然崩毀為前提,研究崩毀如何到來。正是從此角度,塞爾維涅向我們提出了嚴峻的警示:此次新冠疫情是「全人類的一次心肌梗塞」。難道科什的預言已經應驗?當代文明崩毀已經開始?

山本若麟繪《曲水流觴》1991年神戸市立博物館《隠元禅師與黄檗宗的絵画展》。(Wikimedia Commons)

文學之價值

文學是用文字建構的藝術,也是心靈的建築,具備無限潛藏的商業價值。文學記錄了人類智慧、文化歷史、社會面貌、都城變遷,是文明的記錄儀。記錄文明的文學呢?香港作聯推廣文學多年,一直冀望更多人明白文學價值。

若數傳統書畫家,不可不數關應良先生──傳統山水畫在香江承傳的代表人物。

承繼傳統山水畫的代表人物

驀然回首過去,年少不更事,不知畫工之妙。隨着歲月的增長、人生經歷的豐富,如今再次細味品嚐昔日的畫稿,頓悟師者之用心。學生青出於藍也好,還須努力也好,只要不忘師者教誨,能弘揚其道,已不負師者之心也。

歸震川以年近花甲而得中進士,始進官場,年六十六而歿。「專注場屋之業」,蓋從此出。(灼見名家製圖)

明文第一之爭

今夜圍爐,再讀《項脊軒記》。一面感念歸氏當日「人亡物在、世事滄桑」之愴痛,一面感念歸氏「三五之夜,明月半牆,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之際遇,則一軒之興廢功德俱備,何必傷哉。

普通話也可以用「得」表同意,不過用法跟粵語略異。(灼見名家製圖)

粵語解密:湯水、得

近來發覺,現在的後生輩似乎都已經不習慣用「得」這個詞來回答別人的詢問或要求,而只會用「可以」了!筆者希望後生輩不要丟掉這個語言習慣,請他們重新培養這個習慣,不要讓普通話把我們的母語埋葬了!

民間掃塵總在送灶後開始,一直忙到大年夜。(Shutterstock)

大掃除文化知多少?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大掃除的習尚。若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之意,將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外。此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意願,辭舊迎新的祈求。

第4頁,共124頁 1 3 4 5 124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