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提芬史匹堡是戰後長大的獨立電影人,也是自由知識分子進軍荷里活的代表人物。這一代人對父母的反抗,首先表現在對外星人來地球的恐懼,提出另類觀點:為何假設外星人都是敵意的侵略者?為何人類不能與外人做朋友?
《華燈初上》中亮相的一眾陪酒女子,在日式酒店「光」販賣「曖昧」感覺。雖然每天見面,總愛吵吵鬧鬧,但她們皆不算心腸壞透之人,她們上班,做到敬業樂業,是有着做人的基本信念:「做好本分,不能騙人」。
日前Netflix播放了改編自限制級漫畫的日劇《金魚妻》,曝光了日本6位人妻跨越禁忌的不倫故事。筆者覺得《金魚妻》沒有真正討論到日本婚姻中所面對的問題,不如談談在日本文化中有着深遠文化歷史意涵的金魚。
2021年適逢李小龍81歲冥壽,香港文化博物館即日起推出「平凡・不平凡──李小龍」展覽,展出400多件珍貴的展品及相關相片,以及多媒體光影展品,並增設多項的互動體驗,回顧這位功夫巨星短暫卻絢爛的一生。
比起今日,梅艷芳的那個年代給予她選擇的空間少得多,她的人生中並沒有「親人要生」或「保持距離」的選項。我覺得她活在一種與生俱來的家庭責任感之中,只能隨命運安排,身不由己。
日式酒館提供的服務承載了許多男性的情感寄託,也始終維持着台、日男性客人所期望的溫柔體貼的女性形象。故很多人認為日式酒館賣的只是「愛情」,賣的只是「曖昧」,賣的只是「女性溫柔體貼的刻板觀感」。
《修羅殿》在文化承傳及創新各方面皆是不可多得的貢獻。在表演實踐上,劇作家及表演藝術家們成功克服了極高的難度,向後繼者發出一個挑戰。
入場欣賞電影《梅艷芳》,是香港人難得的一次集體回憶。儘管大家回憶的重點未必一樣,但至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這齣電影再次讓我們深深感受到「哥哥」與「阿梅」之間的深摯友誼。
經過這場席捲全球的疫情,才知道那些曾經以為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日常,原來是一種最珍貴的擁有。「疫情中第一次回到大會堂排演,突然覺得原來失而復得的感覺是那麼震撼、那麼值得珍惜。」小交行政總裁楊惠說。
從青少年時代開始,翁維銓已熱愛攝影,即使忙於電影製作,他仍繼續堅持,並陸續將攝影作品整理成書,並舉辦攝影展。「攝影,是我心中的樂土,亦是個人的追求!」他說。
以「女性電影」廣受稱譽的香港導演關錦鵬,從影至今,已超過40年,他為華語電影史創造無數經典作品,亦在國際影壇屢獲殊榮。他的作品以細膩的情感呈現女性形象,更多以人文角度,觀照城市和時代。
內地一些影視作品的水準相當不俗,與本港那些低成本急就章的製作不可同日而語,看慣本地劇集的朋友,不妨試試新口味,增加對國情的了解和認識。想要多一點了解創建百年的中國共產黨,看這類劇集肯定會有收穫。
將來香港電影業的發展很明顯,會分兩批人:要市場的,便去內地發展;要香港精神的,在困難的本地環境下,仍拍「港產片」。我高興見到一大群年輕人,依舊投入地工作。
一位城市探險達人進入一座荒廢大型電影製片廠探索。建於1960年的行政大樓,窗戶設計創新大膽,成為影城的標誌建築。整座影城於1965年正式完工。2015年評為一級歷史建築。可惜影城已在拆除中。
近日,一套名為《好好拍電影》的紀錄片在香港各大戲院火熱上映中,而紀錄片的主角正是香港揚名國際的電影導演許鞍華,其多套電影如《天水圍的日與夜》深入民心。港大為此舉辦了一場對談會,大談她們的理想。
坊間視為「好口才」的人,許多其實是語言惡棍,他們口若懸河,誤導大眾。在影視圈,有一位藝人躬行實踐,由1976年至今,靠口才「搵食」,他是司儀鄧英敏。
嚴謹、嚴格、嚴厲的教練讓女排都明白了,成就不是為了自己的,榮譽也不是為了自己,是為更高的價值,讓人願意付出,願意犧牲,力竭聲嘶地打拼,去拼,打出志氣來,打出民族的精神來。
眾惡男中,我和「卡拉之星」棠哥最投契,首先,年紀相若;此外,在年輕人愛「夜蒲」的八十年代,棠哥在disco做管理,是大家熟悉的朋友。那時候,他是高大俊男一名,身邊美女如雲,曾經非常風流,幸好修成正果。
《麥路人》只是一部以社會問題為題材,並非深究這問題的「情緒影片」,它的思考價值不高,手法保守。我們常批評,電影不要像電視劇,但是《麥路人》太像溫情電視劇。
從《瘋劫》到《明月幾時有》,許鞍華拍的電影類型多變,卻一直不離探討人際關係的主題,而且各具特色,在商業和藝術之間亦取得很好的平衡,她對電影的投入和執着,也一直感染着我們。
《木蘭辭》若是「北朝民歌」,木蘭的形象也極可能是「鮮卑胡人」。筆者大膽推測,劉亦菲「代入角色」,按照西方人對「胡人」的認知,自稱為廣義的「亞洲人」亦不奇怪。
2020年奧斯卡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在美國洛杉磯舉行,南韓電影《上流寄生族》獲奧斯卡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國際電影、最佳原創劇本,奪得4獎成為大贏家。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