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候」、「當時候」似乎不曾在古今任何文學作品中出現過。(Shutterstock)

有時、到時、舊時、當時

要說粵語的話,說「有時」、「到時」、「舊時」、「當時」(以及「嗰陣時」、「有陣時」、「舊陣時」)才是符合正常的粵語用詞習慣的,而且「有時」、「到時」、「舊時」、「當時」這幾個詞都是見於古文獻的詞。

沒有任何一個縣市是說「今天」的。那麼何以今日有部分香港人會開始拋棄「今日」而說「今天」呢?(Shutterstock)

今日、一日、日日、每日

見於甲骨文的「今日」,歷史比「今天」長約3000年!現在筆者已經證明了「今日」雅於「今天」了,真希望已改口說「今天」的朋友可以回復其故我,重新說真正的「雅言」,好讓粵語與古語長存!

子(仔)、耳、丩早見於商殷甲骨文。(Shutterstock合成圖)

子(仔)、生仔、耳、丩

想不到我們大都以為很「俗」的「生仔」一詞,竟然早見於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所以不要以為要將「生仔」說成「生孩子」才文雅!甲骨文中根本沒有「孩」字——卻有「仔」字呢!

有人說XXXX炒蝦拆蟹是國罵。(Shutterstock合成圖)

粗口字不一定是爛口

粵人謂講爛口為「炒蝦拆蟹」,此則甚妙;炒蝦為北語「他媽」諧音,拆蟹則為粵語同音字之XX諧音。清末廣東名士何淡如有一趣聯:老插到來一於扮蟹,少婦經過切莫炒蝦!老插,昔粵人指扒手也。

若我們用以取代舊詞的新詞只不過是人家的詞,那麼,我們不但是沒有創意,而且是拿別人的詞來滅自己的詞!(Shutterstock)

You call what name?

拋棄價值連城的,有幾百年甚至幾千年歷史的古董,一定會被謿諷為儍子。那麼拋棄有幾百年甚至幾千年歷史的語言呢?因為語言不賣錢,所以拋棄了也不可惜?真的應該這樣看嗎?

隨着近年政治風向改變,國族身分認同得到重視,倫敦開始給予威爾斯地方政府更多自治權,威爾斯語才從衰亡的絶路上逆轉。(Shutterstock)

Cantonese not?──從威爾斯語說起

十八世紀,威爾斯的學校強制以英語作為教學語言,若有人説了威爾斯語,就被掛上一塊刻有Welsh Not的木牌。前幾天一間「普教中」的小學處罰在課堂上講廣東話的學生,Welsh Not的陰魂在香港復活了。

陳雲認為,目前中港通行的小學課本都是教錯中文,誤人子弟,傷害華夏文化。(陳雲Facebook)

普通話教學 滅廣東雅言

學者和作家,大部分認為毋須為粤語地位擔心,只要家裏講、市場裏講粤語就可以,他們說粤語粗口不會消滅之類。他們正是有意無意地迎合中共的做法,將廣東話由大都會的官話倒退到私密空間的鄉下話。

陳允中認為生活所需與語言策略息息相關,街坊對不同語言或廣東話的包容,在於團結就是力量,以便爭取各種共同利益。(Shutterstock)

「標準」語言

隨着香港人反新移民情緒及本土意識的提高,香港人視帶鄉音的廣東話為「不標準」,忘了它原來的多元化與包容性,成為了製造差異的身份政治。

北京語言學家宋欣橋指出「粵語非母語」,引起公眾關注和學界人士的批評。(網絡圖片)

你講乜話

北京語言學家宋欣橋認為普通話是「現代漢語標準語」,而粵語只是「漢語方言」。由此宋欣橋推論:對於香港學生,普通話教育才是最標準的「母語教育」。結果宋欣橋的推論引起爭議。

作者分享了一些字典辭書電子資源,認為多翻查辭書有助了解中文字詞。(Pixabay)

我們可以怎麼辦?

孩子五、六歲時就用朗讀來代替「講」故事、讀書時做筆記、寫作後把自己的文章當作別人所寫的來讀,細細地、客觀地批改⋯⋯作者提出多個有助改善中文的小練習。

第5頁,共6頁 1 4 5 6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