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袖善舞背後,周教授是粵劇藝術愛好者,更是已故粵劇大師林家聲博士的入室弟子。師父的藝術修養、人生哲學、待人接物的態度,對周教授影響深遠,同時令他確立推廣藝術文化發展的決心。
余震東,出身大埔基層家庭,住公屋,家裏環境不好,但母親支持他學習音樂,就讀的著名救恩書院,容許震東在音樂科轉玩非傳統的流行結他。母親說:「東,既然你喜歡音樂,不用擔心學費,去追音樂夢吧!」成就了他。
原來「大過」二字,應該理解為「盛大者過其分理」,即超越平凡的意思。簡單來說,看到大過卦的卦名和卦象,便要領會及培養出一種大大超越常人的承擔與德操。
一個城市探險達人冒進入半山的一所廢棄醫院探索。它建於1955年,是一家非牟利的私家醫院。 服務包括眾多專科,在高峰時,醫院進行了香港60%的墮胎手術。醫院於2012年關閉。
三國演義中人物很多都是大家耳熟能詳,資深銀行家及專欄作家張建雄和大家分享,究竟誰是三國中的三大智者、三大聰明人和被低貶的三大人物。
「百川匯海游藝堂珍藏書畫展」,4月17日將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展覽舉辦前,游藝堂堂主唐楚男和蔡克昭兩位律師接受本社專訪,娓娓道來藏品背後反映的時代變遷、人際交往的故事。
近日,一套名為《好好拍電影》的紀錄片在香港各大戲院火熱上映中,而紀錄片的主角正是香港揚名國際的電影導演許鞍華,其多套電影如《天水圍的日與夜》深入民心。港大為此舉辦了一場對談會,大談她們的理想。
粵語時代曲除了搞笑歌外,通常是不會如粵劇般翻用現有曲調的,基本上每首新歌便是新作旋律。毫無疑問,以電視歌深入尋常百姓家的程度,顧嘉煇確是粵語歌的一級大功臣。
一個城市探險達人進入了一座半山廢棄的具有百年歷史的中西合壁警衛屋。大概是在1901、1902年與主樓同時建造。 是2層高的中國式斜瓦頂結構,自2000年左右被廢棄。是二級歷史建築。
香港藝術館與敏求精舍共同舉辦的「聚道傳承──敏求精舍六十周年」展覽,即日起展出精選的300多件藝術珍品,涵蓋陶瓷、書畫、玉器、漆器、竹刻、木雕、紡織品、家具,以至外銷藝術等不同範疇,包羅萬有。
熱愛城市探險的 Hugo 進入一座廢棄的前陸軍軍官食堂。它建於1933年,是一棟L形的單層建築,屋前有平台。室內大廳有壁爐,另外有酒吧。 自1997年荒廢。
頤卦的《大象傳》辭提示「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言語、飲食本是平凡不過的事情,但深入一想,卻不簡單。前者是培養德行的重要事,後者是維持健康的重要事。
在60年代起,香港人口大增,工業發展,因此要在荃灣發展工業及住宅區,而要在沙咀道一帶填海,位置正在鄧氏家族的龍穴前方,影響其穴之風水,引起鄧氏反對,但至今已不復見。
前中央警署建築群建於1841年至1925年之間,有16座歷史建築,包括前中央警署、前域多利監獄、前中央裁判司署。1995年列為法定古蹟,已按照最高規格復修活化,並於2018年重開為「大館」。
天文台前台長岑智明在國史教育中心名家講座上分享前輩天文台台長的事蹟。他認為,天文台不僅傳承了專業和堅毅不屈的精神,而且充滿了正能量、人情味和創新精神。
來自紐約的Dinah熱愛攝影和城市探險Dinah Explores Abandoned Apartments大廈。該大廈於1954年建成。共有4層每層2間公寓。部分公寓裝飾精美,許多公寓裡佈滿雜物。
松嶺鄧公祠是本港最具規模的祠堂之一,約建於1525年,以紀念開基祖鄧松嶺公,乃龍躍頭鄧族的宗祠。祠堂屬三進兩院式建築,於1992年完成全面修復,1997年列為古蹟。
多才多藝的藝術家、攝影師、旅行家,作曲家和作家卡瑪探索一間百年廢棄大宅。樓高兩層,約建於1918年,糅合中西的建築風格,稱為「中國文藝復興式」建築。現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大畜卦由艮卦和乾卦組成,上「艮」下「乾」。「艮」為山,「乾」為天,所以說「山天,大畜」。「畜」,同「蓄」,積蓄的意思。以前談過的小畜卦,是小的積蓄,現在談大畜卦,便是大的積蓄。
世界新聞攝影大賽展覽最後一刻被浸會大學取消。香港反送中抗爭的5張照片獲第一獎,備受關注。 現移師金鐘統一中心5樓 theDesk 展示,至4月10日。
有多少人了解當今香港的專門圖書館及圖書館員的發展和工作狀況呢?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保護地方文獻遺產:與香港專門圖書館員和檔案館員對話錄》,由衷感到耳目一新,親切耐讀,特此加以推薦。
希望政府借助今次皇崗口岸落實「一地兩檢」的契機,認真檢視香港的邊境地區與跨境運輸規劃發展,善用土地資源,切實解決土地、房屋及交通問題,切實改善市民的生活和福祉。
馬灣其中的最大的歷史,就是留下「九龍關」的碑石。刻有「光緒二十三年七月吉日」,說明此碑是紀念英國與清朝簽訂不平等《煙台條約》,1897年汲水門稅廠落成,第二塊碑石寫着「九龍關借地七英尺」。
一個城市探險達人進入及關注一個有超過250年歷史的荒廢漁村。這裏曾有數千居民,有高腳棚屋,餐廳和一間學校,現在已大部分荒廢。 2011年,政府逼遷,讓位予地產商開發大型豪宅屋邨。
長期在靜思書軒閱讀好書,我深切體認,閱讀不只是知識的傳輸,更可以陶冶心性,成為生活的能量。「靜思閱讀書軒」透過空間營造,讓孩子與老師都能夠貼近閱讀,擴大視野,從閱讀中得到滋養和安慰。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