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港大生奪青年史學家獎 何漢權籲治史須重證據
嶺南大學歷史系主任梁萃行教授認為,讀史不只是借古鑒今,不認識歷史,就如失憶,對於自己的文化身份,⋯⋯… Continue reading
嶺南大學歷史系主任梁萃行教授認為,讀史不只是借古鑒今,不認識歷史,就如失憶,對於自己的文化身份,⋯⋯… Continue reading
偉大──是每一個普通人與生俱來的權利,每一個普通人都有權活出偉大。偉大來自小人物,也屬於小人物。⋯⋯… Continue reading
除了實際上用「色」(或「色仔」)指「色子」(「骰子」)這種賭具外,我們粵人還拿「色」來指其他六面⋯⋯… Continue reading
香港樂壇教父黎小田逝世,他早年與作曲家父親理念不合,努力走出自己的音樂道路。他創作力旺盛,一生寫⋯⋯… Continue reading
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的女性已經達到真正的平等,她們面臨的阻礙在不同地方也不盡相同。但無論身在何處,⋯⋯… Continue reading
《為妳鍾情》專輯榮獲白金銷量,有說是20萬張(即四白金),但往後的紀錄沒有人提及,相信真實數字更⋯⋯… Continue reading
千歌淚傾湖海,六劫情繋心田,音樂大師的靈魂從此歸繞天籟,願黎小田先生安眠在天國的忘憂鄉。… Continue reading
曾幾何時,「生命麪包」是我們生活一部分,承載着幾代香港人的感情,是我們童年美好回憶。… Continue reading
易經共有三部,《周易》顧名思義是周代之易,商易名《歸藏》、夏易名《連山》,如今只有《周易》完整。⋯⋯… Continue reading
千萬不要輕易丟掉。若是勉強為語言、文字戴上政治的帽子,是一種愚昧,必將使教育帶上不必要的枷鎖,最⋯⋯… Continue reading
上文跟大家簡略介紹了伊森海姆祭壇畫的社會背景與功能,跟三層畫面的大約內容。因每一層畫面豐富,本文⋯⋯… Continue reading
由本周日起一連四個星期日(8、15、22及29/12/2019),中大亞太研究所與嶺南大學及香港⋯⋯… Continue reading
單刀直入,無謂宛曲。筆者敢斷定金庸借齊白石的印章來寓意小說內兩大啞謎,「調轉」與「一箭雙鵰、合而⋯⋯… Continue reading
其實「陰陽」並非只是說日月或者男女等那樣表面化和簡單,人體運作就有這樣一對「陰陽」配套,下意識和⋯⋯… Continue reading
有不少研究指出,北京發生五四運動後,很快就傳來香港。我覺得有點奇怪,因為當時香港是殖民地的地方,⋯⋯… Continue reading
1949年,「二次世界大戰香港華人特務警察隊」出版了《二次大戰香港華人特務警察隊特刊》,紀念這支⋯⋯… Continue reading
蔡元培是五四運動的守護者,守護北京大學的學術自由。但大家忘了他對學生運動的看法。他曾保釋32個北⋯⋯… Continue reading
「花前把酒花前醉,醉把花枝仍自歌,花見白頭花莫笑,白頭人見好花多。」若有人敢叫我「廢老」,那便來⋯⋯… Continue reading
效果號稱亞洲的國際城市,也是中國國土上最國際化的城市,英語的使用,應該是有增無減。為什麼反而變弱了?… Continue reading
本文介紹的伊森海姆祭壇畫,被譽為日耳曼藝術的西斯汀教堂,代表德國人的民族魂,在德國藝壇有獨特崇高⋯⋯… Continue reading
一句之中,技巧有時不止一個,而是珠玉紛呈,但師生皆以為苦。原因,你應懂的,寫詩寫到這樣,不也算是⋯⋯… Continue reading
老師當年一夕話,他每次外遊定必先視察一下當地公廁,體察其中的文化水平。文明包含德、智、體、群、美⋯⋯… Continue reading
這些年,本地已經開始嘗試這樣的古蹟音樂會,以後還會有更多,因為有一群有心人正在默默為香港努力。… Continue reading
鍾逸傑爵士(Sir David Akers-Jones)於1957年來到香港,在殖民地時期擔任過⋯⋯… Continue reading
粵語「千祈」,即普通話的「千萬」。如「千祈唔好信渠(佢)」即「千萬不要相信他」;「千祈要小心」就⋯⋯… Continue reading
《20年來香港驚人罪案》納入的案件主要發生於1973年之前20年和之後20年,覆蓋範圍由1953⋯⋯… Continue reading
黃霑,天不怕地不怕,字典中沒有「怯場」二字,有事便做,有機會就把握,不夠就現學現賣;40多年,恰⋯⋯… Continue reading
歐年樂指今日的香港並非單靠英國和中國創造,南亞人亦有參與於其中。… Continue reading
因為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適者生存,人只有融會貫通,才能走得更遠。… Continue reading
現在聽到有人把簡體字稱為「大陸字」,說看不懂,有點奇怪。也許是政治意識在作怪,把本來沒有政治性的⋯⋯… Continue reading
燭光點點,豈能與太陽正大光芒相比?惟太陽雖然至大至光明,卻有許多轉折暗角的地方照映不到,燭光卻能⋯⋯… Continue reading
三位文藝復興大師各擅勝場,達文西代表智力美,米高安哲羅代表情感美,拉斐爾代表感官之美。光選美感,⋯⋯… Continue reading
雖然最近不少音樂會都因為香港近日動盪不安的局勢而取消,麥家樂大師和寰宇交響樂團堅持於11月25日⋯⋯… Continue reading
環顧這幕場景,肥胖婦人坐轎,胖丈夫騎驢,就是金庸勾勒梁林探索古代建築時梁騎驢、林乘轎的畫像。… Continue reading
六十年代美國的思想是自由自在,那是狂歡、反思而嚮往和平的一代。筆者覺得那代美國人比現在的美國人更⋯⋯… Continue reading
適逢《梁祝》一曲誕生60周年,香港青年音樂協會將於12月1日(星期日)假香港大會堂音樂廳舉辦《梁⋯⋯… Continue reading
2014年11月10日,83歲的日本演員高倉健逝世。1978年,高倉健主演的電影《追捕》作為十年⋯⋯… Continue reading
辛亥革命後,梁啟超步入政壇,但在幾次任職和組黨之後,他於1917年底選擇淡出政界,結束政治生涯,⋯⋯… Continue reading
要給影院的設備和經營方式一個讚。香港的影院設備可以說是國際一流,杜比7.1環繞音響,全隔音的牆壁⋯⋯… Continue reading
「人群之進化,莫要於思想自由、言論自由、出版自由。」在辛亥革命之前,梁啓超積極在報刊撰文,為此大⋯⋯… Continue reading
觸讋捕捉太后的心理,層層轉折牽引,使太后盛怒下情緒平復,終於理解現實和為愛子着想而應允,使國家得救。… Continue reading
上周末筆者在中央圖書館開壇回憶香港圖書出版業的美好日子,用投影機放大了香港幾家經典舊書店照片,時⋯⋯… Continue reading
現在有了拼音輸入,很容易給人一種錯覺,書寫可以用拼音,就以為拼音可以取代中國字。… Continue reading
油街的老貨倉是一棟紅磚西式建築,其工藝美術建築風格,已評列為二級歷史建築加以保護,它見證了一個多⋯⋯… Continue reading
拉斐爾的名畫《西斯汀聖母》曾流落莫斯科,期間影響了無數前蘇聯文人與藝術家,啟發了好幾幅前蘇聯國家⋯⋯… Continue reading
至遲宋朝,「快脆」一詞已見於文獻,而傳承此詞的,至少有廣州話與福州話。… Continue reading
2600多年前的簡單道理,到了現在,反而很多為政者仍然不明白,沒有權力社會責任觀念,弄至民不聊生⋯⋯… Continue reading
啟蒙哲學家當年已感受到開拓自由之路一定荊棘遍佈,但不可能料到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極權竟然能夠以高⋯⋯… Continue reading
「攝‧寫‧文人」推廣中文計劃之文壇名家之實地考察一「五四運動與蔡元培」現正接受報名。… Continue reading
由中國最早期的兵書《孫子兵法》,以至明代戚繼光將武藝及兵學融合的《紀效新書》、茅元儀的《武備志》⋯⋯… Continue reading
筆者跟隨金庸將《九陰真經》分為上下兩卷的寫法,敲定以同一方式組合成《射鵰解謎》。上卷已釋破「調轉⋯⋯… Continue reading
斷、捨、離每一個過程都是痛苦的掙扎,然而,我相信過後便是海闊天空、輕鬆自在、無憂無慮。願與天下愛⋯⋯… Continue reading
我非常相信研究中國社會史需要結合田野的觀察與文獻的解讀。我相信不走出書齋的歷史學者(借用賀喜的一⋯⋯… Continue reading
十多名智障人士在活動室內,其中有學員在彆扭,導師安撫、再安撫,哄騙情緒回歸,踅回再繼續活動。活動⋯⋯…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