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地看學生,相信學生蘊藏着豐富的潛能。(Shutterstock)

轉化.創新.再思

現代的學校制度基本上是個把人類塑成人力資源、分層分等的機制。學生須馴服預設的、步步高升的學歷考驗,以及被訓練獲得最好分數。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就是讓學生擺脫學歷的桎梏,建立自己的價值觀,擁抱自己的前途。

中文科文憑試的難,智力和努力很大可能幫不上忙。(亞新社)

中文科文憑試有何難

文憑試中文科試題設計及評核要測驗考生的文學素養,先決條件是主理考試的人有一定的文學素養,而這正是問題的根源。評核的標準是一面鏡子,反映了主事者的思想和文學素養。到底他們有沒有文學修養?

學校教育的主體是學生,主體不全,再優質的學校教育都顯得百無一用。(Shutterstock)

南部金融 北部科創

移民移居潮未退,預測暑假過後或直逼1萬,大量學生則隨家長離港。長遠而言,要留住學生、吸引學生,從而有計劃好好培育學生,增加國際競爭的人才,還是須建立香港教育的品牌並加以推廣。

特區成立之初,無及時在「為國家培育新一代」方面制訂合宜的策略,目前要做的也只算是亡羊補牢。(亞新社)

40年從頭再看教師專業

上世紀70年代中期起,中小學基礎教育範疇經歷急劇擴張,到了特區成立時應該已完成「量」的建構,轉移到提升「質」方面。為何此時此刻針對教育的議題竟然是教師專業方面呢?

「終.生.大事」生命教育項目海報。(香港教育大學圖片)

從生死教育到善亮人生

人的壽數有限,要珍惜生命,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努力從容面對和處理各種未完的心願,學習在不斷超越中取得平安和喜樂,逝者安詳、生者安寧。在有限的人生路上,一齊喜悅地活出無限的信心、希望和愛吧!

香港的大學不能是英、美大學的分校,應是香港的大學、中國的大學、亞洲的大學。(Shutterstock)

教育改革

民心回歸只能依靠教育,但是香港不能矯枉過正,教育不能用政治宣傳的方法推行,否則的話,會傷害學生的學習,影響一代年輕人的思想、人格發展。

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實是甜的。(Shutterstock)

教育

2500多年來,仁義禮智信誠勤仍有說話的空間,正氣還可壓倒歪風,並非後現代亂序亂舞的自由自我使然,而是對教育信仰堅持的校長、老師及家長們的付出結果。

培養學生喜愛閱讀、樂於閱讀,是每一位為人師者的應有之責。(Shutterstock)

推廣閱讀的幾點思考

培養學生喜愛閱讀、樂於閱讀,是每一位為人師者應有之責。每一科、每個課題都可以有延伸閱讀。而圖書館主任擔當連繫人角色,定立主題,通過跨學科活動,推動書籍。

段校長從未譴責學生,卻致函譴責在十分艱難困境中,要維持法治的員警。何來領導優秀?(香港中文大學圖片)

校長

一校之長,是學校發展或成功或失敗的關鍵,是精神力量與靈魂所在。但用「教育信仰」檢測,段校長達到要用提前續約的優秀水準嗎?

處處留心皆學問,處處圖文皆可讀。(Shutterstock)

喜・閱 READING JOY

營造幸福生活的方法之一是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在無邊無際的書海中,藉着多元閱讀,理順「天人物我」的四種基本關係,即人與天、人與人、人與物、人與己,並取得平衡發展。

預計2024年啟用的伶仃洋大橋。(Shutterstock)

過伶仃洋・探索大灣區

在書本上看過很多發生在伶仃洋兩岸的事情,例如香港的經濟奇蹟、深圳的發展速度及200年前有關虎門銷煙及鴉片戰爭的歷史等。有沒有想過親身帶學生去虎門實地觀察當地的環境及戰場古蹟?

小學生正由無律發展至他律(小一至小三)階段,再慢慢踏上自律階段(小四開始),這是孩子一個很重要的成長階段。(Shutterstock)

淺談香港價值教育

文化及國史是需要傳承。一個國家的文化與歷史應該從小就讓學生有所認識。但小一至小六的學習領域中,沒有一科是文化或國史,文化與國史的元素只是零散地分布於各學科。

第7頁,共22頁 1 6 7 8 22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