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面對前景不明,或「預測」會有災難發生,都會以搶購、囤積物資作為自保。(Shutterstock)

搶購 自救 出路

疫情緩和之後,香港真的是百廢待舉。如何重振經濟、恢復對外往來,都要從長計議。中國終歸要重回國際社會互聯互通,香港何嘗不然?適當地展開探討疫情緩和後「與病毒共存路線圖」是務實做法,不是彌天大罪。

不少人到各處「罔購」,要儲一個月糧備。(Shutterstock)

大疫情考驗大團結

700多萬的香港人,必須完全卸下「剝花生」,以看疫症疫情自編各式疫劇的自私心態面對,畢竟,整個香港大局的全體持份者,就是支撐要戰勝第5波疫情的最大安全力量,提供最大的保護傘。

新加坡再次在全球最受出國工作僱員喜歡地方排名中排第一,香港則下跌了19名。(灼見名家製圖)

最受歡迎的老師

老實說,到新加坡打工的外籍人士好似遊牧民族,總有一日,新加坡政府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或者其他地方有更好的待遇,那些人便會離開,「全世界最受出國工作僱員喜歡的地方」的銜頭不攞也罷。

阿施──永遠,離開了我們。(灼見名家製圖)

施,永遠走了!

新聞不是一種職業,而是一種事業。即使把它看成是一種職業,也要講求職業道德、職業勇氣和職業智慧。阿施的專業道德和勇氣,已毋須置疑,而他的專業智慧也是值得借鏡和效法的。

不到一周,內地專家顛覆了特區政府有關長者的抗疫政策。(亞新社)

搶救長者 生命至上

林鄭這一場仗要怎樣打?內地專家已經明確表示救人是重中之重,不是全民檢測,政府是否會將準備全民檢測的資源轉移到拯救長者和高危人群,集中醫療資源,減少死亡?

一個「自我管治能力」不足的香港如何有效應對百年一遇的世紀疫症?(亞新社)

香港,你還剩下多少?

殖民統治是一種有毒的統治。香港人必須下決心正視和處理長期被殖民遺留的問題,否則被殖民的後遺症會陰魂不散地對這個城市纏擾不休。香港人的主體性、能動性和自我管治能力都被奪去。

第27頁,共100頁 1 26 27 28 100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