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對峙──中國夢與戰爭幽靈
美中兩大帝國的共存、對峙與競爭,將會是一個長期過程,而地球面對的各種可持續發展問題,愈來愈急需全人類去協力解決;期望美中兩國能增加合作,共同維護地球家園與全人類和平,盡大國的責任與義務。
美中兩大帝國的共存、對峙與競爭,將會是一個長期過程,而地球面對的各種可持續發展問題,愈來愈急需全人類去協力解決;期望美中兩國能增加合作,共同維護地球家園與全人類和平,盡大國的責任與義務。
「復」卦給我們的整體啟示,就是「有過則改、親善向善、屢過屢改、合而不流、從善而行、擇善固執,若執迷不悟,則凶。」應用這個原則去分析世間事物,尤其是如今的國際大勢,中美博弈的結局,一目了然。
中國外交部長秦剛採取了密集的電話外交,致電俄羅斯、巴基斯坦、南韓國、馬來西亞、印尼、荷蘭、沙特阿拉伯、阿根廷、阿富汗、土耳其和日本的外相和外長。他與所有這些國家的外交對話均有些共同特點。
美國境內上空出現氣球,被華府懷疑用作中國間碟用途,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因而宣布押後訪華行程。中國外交部表示,飛艇屬民用性質,對事件表示遺憾,將確保雙方持續溝通。
正如一些學者指出,中國從來就沒有自外於世界,今天的中國是處於一個古今中西的交匯所在。二十大報告說: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斷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具體要問什麼?
隨着2023年兔年的到來,大中華四地的經濟、人文交流、對外貿易和產業回暖有望快速復甦。如果是這樣,2023年將在社會上更加令人興奮,經濟上更加活躍,國際互動更加活躍。
香港城市大學早前公布2022年LIVAC京港台新聞人物榜及20年綜合榜大數據回顧,共有18人在三地均上榜,其中16人是政治人物,中美兩國政治人物照舊高踞榜首。
新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共2172人名單出爐,王滬寧是唯一入選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名單又顯示,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退任,另一位副主席梁振英留任,前特首林鄭月娥則不在名單上。
我們《易經》的智慧是公元前1050年已存在了,距今3000多年。相比之下,Graham Allison在2012年提出「修昔底德陷阱」,相差了5000多年!中西文化高下立見,也解釋了為何中國必勝。
今次日韓有條件限制中國人入境,又要入境的中國人戴黃、白卡,困小黑房,用軍警押送中國人做核酸檢測,極盡侮辱之事。日韓如果沒有一個外交照會,到入境才羞辱中國人,這便是不對,中國反制亦合情合理。
這一兩年北京一些重要措施,從好的方面想,都是為了老百姓的福祉,但執行時所產生的collateral damage,代價很大,惹人質疑達到同樣的目的是否有更好的方法。
從中國新任外交部長秦剛最近訪問非洲及其相關講話來看,中國一直在採取以滿足盡可能多非洲國家的基本需求外交政策。不同於帝國主義時代剝削非洲的殖民列強。相反,中國急於避免非洲國家在經濟快速發展過程欠債。
中國取消嚴格疫情管控措施後,新冠感染席捲全國,出現藥物搶購潮等亂象。到底西方國家──特別美國──是如何考量其管控大型疫情的防禦及退場策略(exit strategy),是否值得中國參考?
立法會議員、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指出,美國着重外交而忽略本地經濟,與中國不斷擴大經濟夥伴圈形成強烈對比。這是香港發展的契機。為什麼?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如今以資本主義和西方思想改造中國之路,已徹底被堵死,打破了自近代起中國從西方引進思想的範式,令中國可能面臨自近代以來的一次歷史總結算和範式轉移,足以將歷史引領到一個難以挽回的方向與軌跡上。
中國的「一帶一路」外交政策旨在贏得世界不同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人心,相互尊重並給予他們高度的外交重視。這從中國近期與菲律賓改善關係和加強與土庫曼的關係可見一斑。
內地上月調整動態清零政策,放開管控限制,有利於重新激發經濟的成長活力和動力,並且在各地大規模修建方艙醫院來進一步堅持科學防控,為遏制病毒蔓延作出萬全準備。
中國民間不斷流傳重症患者多,且出現「白肺」患者,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公開批評中國,資訊不透明,世界各地也漸漸失去了對中國的耐性,紛紛頒布自己的區隔方式,是無可厚非。
隨着三年疫情過去,各國迎來開放的新氣象,希望新一年政治回穩,經濟加快復甦。經歷了這許多不平凡事件,本社特別選出「2022年十大國際新聞」,讓我們一同回顧如此跌宕起伏的一年!
國家衛健委周二(12月27日)深夜公布,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當前新冠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要用千千萬萬個文明健康小環境,築牢疫情防控社會大防線。
《改革方案》公布近8年,中國足球不但沒有好轉,反而繼續下沉。今年2月1日國足輸給越南,是62年來首次,沒有最差只有更差,惹起內地輿論罵聲一片。何解國足的命運無法扭轉?
我們所信奉的通過搞集體經濟、國有經濟,通過徵稅來實現共同富裕、降低收入差距的願望跟實際看到的結果是正好相反的,把這麼多資源集中在少數人手裏,最後只會產生一個結果。
居安思危,我相信中央正全力在備戰中,過去幾年的封關,正是深謀遠慮、養精蓄銳、調配內部資源的最佳時機。許多普通民眾,只沉醉在過去經濟奇蹟的成果,可能還沒有覺察到內憂外患的危機。
中國改變嚴格封控是好事,但政策轉變牽涉面廣,民眾未必有足夠心理準備,在未來一段時間,放寬管控也許會帶來極大衝擊!防疫措施突然急轉彎,內地政府必須做好宣傳教育工作,教導民眾在新措施下應該如何自處。
投票選出新一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的選舉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周四早上在會展舉行,42名候選人角逐36個席位。競逐連任的15名候選人全部成功連任。科大校長朱葉玉如以1254票成為票后。
12月13日,内地徹底取消實施兩年多的行程碼。這是一個階段性的結束,但是也不能就這麽結束。兩年閒,因行程碼造成的各種亂象,應該由政府來給人民一個交代。
二十大報告,一份閃爍着中華民族精神的報告,「人民」二字貫穿始終,反映領導層以「人民為中心」、「人民至上」,是一個考慮「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政府。
在美國推動下,最近台積電工程師包機直達美國亞利桑那州,被視為製造業回流美國的標誌性一步。喻示一個新的競爭時代已經開始,其中最根本的競爭,是各國圍繞科技創新所展開的競爭。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