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王室可能因為伊利沙伯二世當了女王,才能夠把英國王室守得這70年。(亞新社)

英女王走了

英女王利用她的軟實力,令國民和世界感覺良好,以為有王室便可以解決很多問題,這便是西方文化目前面對的困境,在傳媒包裝下,政客愈來愈弱,背後的企業影響力愈來愈強,局面瀕臨失控。

俄軍士氣確有問題,否則普京不用局部動員30萬預備役。(亞新社)

核訛詐與三次大戰?

近期中國、印度等國家仍然「挺俄」,但這種「挺」只是軍事政治聯盟,而不是軍事行動聯盟。前者是擺出來的合縱連橫姿態,藉以抵銷共同敵人的壓力,遠遠未到通過具體軍事合作。

拜登透過在台海挑事,故意刺激北京,製造緊張局勢。(Shutterstock)

秋高物燥,拜登點火

拜登自去年上任以來,過往曾經三度發表支持台獨言論,分別在今年5月、去年的10月和8月,這一次同樣引發外界高度關注,白宮發言人其後「照例」重申美國對台灣的政策沒有改變,後來又說,拜登是在回答假設性問題。

英人贊成維持君主制的比率一直高企。(亞新社)

女王 帝制 軟實力

英帝國雖然衰落,但王室作為國家團結象徵的作用卻歷久不衰。當今世界仍行君主制的國家已不多,英國應該是最成功的一個。王室仍然能夠維持團結國家,以及繼續擔任英聯邦諸國精神領袖,可見其「餘威」猶在。

中俄元首預料將討論在美國新冷戰下如何進一步合作。(亞新社)

中俄合作

今年烏克蘭戰爭開始,中俄貿易是每月加快擴張。1至8月便達1100多億美元,按每月加速的趨勢,全年貿易當可達2000億美元,完成幾年前提出的目標。這樣的貿易趨勢有兩個重大意義。

蘇共最後一任總書記戈爾巴喬夫的葬禮9月3日於莫斯科舉行。(Shutterstock)

悲劇英雄戈爾巴喬夫

戈爾巴喬夫的出現,本身是蘇聯政經發展的產物,他的大膽改革激起了世界各地對民主自由的追求,但中國內部的改革力量卻在「六四」後遭遇覆滅的命運,然而「六四」餘波卻令柏林圍牆最終全面崩塌。

如今卓慧思拜相,估計也不外如是,無甚作為。(亞新社)

卓慧思拜相又如何?

英國今天已是強弩之末,單靠它一國之力,難傷中國筋骨。不過,英國畢竟爛船也有三斤釘,還有一定能量。所以,研究英國不要只着重它今天的衰落,也要研究它當年為什麼可以成為「日不落國」。

歷史巨輪看英國沒落

歷史巨輪看英國沒落

英鎊滅亡?這種猜想有點過分,但世界經濟重心東移,東南亞取代英國,十大清算貨幣取得4席位。更重要的是,美國作為最緊密的盟友,可惜在歷史上看不出應有的道義!歷史巨輪把英鎊或英國輾過,已是清楚的事實!

一個小國有什麼正當資源可以讓年輕人實現淘金夢呢?(Shutterstock)

台灣的柬埔寨淘金夢

今日是個太平年代,絕大部分人豐衣足食,而網絡世界無遠弗屆、知識普及,為什麼還會發生把人當牲畜,明碼標價?把人體器官切割(像賣豬肉一樣)來轉賣?而那些夢想淘金的人,難道沒有辨別是非真偽的能力?

120年後的民主體制,已無法出優秀人才,只由庸人主政。(亞新社)

由新八國聯軍看今昔

2022年出現了「新八國聯軍」之說,能成大事嗎?民主制度已到荼薇,外交事務、危機管理、跨國問題,西方領導人都有心無力,只靠對手更無能來自救,聯手又有何用?

能夠公平地評價歷史人物,也許不是現代人,而是後代。(Shutterstock)

歷史人物功與過

對於戈爾巴喬夫的功過,我也沒有定論,只是從世人的兩極反應想到如何評價歷史人物才比較公平。看到不同國家的政要和人民對他死後的評價,再一次驗證一個規律。

第18頁,共61頁 1 17 18 19 61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