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於2004年推出全港性系统評估(TSA),於學校裏的小三、小六及中三進行,目的不但為了要收集全港學生的中英數的學習數據,更有另一功能,就是通過學校的學習提供重要的參考資料,經教育局整理後,向該校提供學生在不同題目的全校表現,高低有别。時代有時代的精神,並由此而衍生的落地行為。當年教改精神之一,是要授權與問責,是要素質保證。但政府在民間造勢有餘,授權學校卻不成比例!倒是問責的制度,卻是一波接一波,教師語文基準、外評內評、TSA、新高中全面推行SBA(校本評核)……如何加強對學校問責,學生給教師教導,日子流流長,如何確保學生於中英數乃至各科不會怠惰,以及學校行政管理能與時俱進?
TSA變質
TSA是這時代的產物,小學六年,初中三年,怎樣才能確保學生的學習進度,以思進取。歷史背景是小六升中試没有了,中學升學六年一貫了,通過全港評估,數據就出來,有症便可執藥。
存在決定道理,消失有因由,鑑於TSA的設計,評核方式,與公開試有不少的類同,如全港性、定時定期考、校校有份参與,亦要有亮麗或羞愧成績向校董會報告。於是,學校憑報告,一層一層的問責,校長有壓力,教師有壓力,學生低層承受的是最大,天下父母心,能一起做,就是對子女的一份支持。最終要有好的考試成績,唯有進行滾瓜爛熟的操練,學校留下補課,家長多買操練習作,愈深愈好,學生天才型不多,將勤補拙,這是東方哲學的精髓,做完做好練習才能有愉快。
BCA有存在價值
TSA推行多年,學校持份者反對的多,政府終於肯將TSA改良,並改名為「基本能力評估」(BCA),於2016年繼續全面推行,2017年接受50所小學參與硏究,BCA相對TSA,題目的公開化、顯淺化,確有進步,這是一些參與試行學校的評價。但如今卻面臨政黨的聯合壓力,要停止BCA。
傳統智慧,允執厥中,由TSA到BCA,有明顯進步,筆者認為,改善中的BCA政策,可繼續試行,其中最要再考慮的大方向,就是要與公開試的模式愈行愈遠,學校可否隔年進行?參與中英數測試評估,能否讓學生抽籤,只做單科?評估成績是否不用發給學校,數據只供教局作訂定全港政策之用?事實上,每間學校都有屬於校本的大小考試,以作執藥之用。
原刊於《星島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