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信剛

張信剛

台灣大學學士,史丹福大學碩士,美國西北大學博士。世界知名生物醫學工程專家,曾在美、加著名大學任教20餘年;1989-90年任美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會長。1990年出任香港科技大學工學院創院院長,1994年任美國匹茲堡大學工學院院長,1996年任香港城市大學校長。2007年退休後出任內地多家大學名譽教授。曾發表英文學術論文百餘篇,出版中、英文著作12部。先後獲頒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法國國家榮譽軍團騎士勳章、法國國家學術棕櫚司令勳章。曾任香港文化委員會主席、香港創新科技顧問委員會委員、香港司法官員推薦委員會委員。2002年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金紫荊星章。
公元15到16世紀,希臘⽂明的繼承者,即歐洲⽂明,進⼊了⽂藝復興與⼤航海時代,在天⽂、地理、數學、物理、化學、醫學等⽅⾯都有⻜躍式的進展。(Shutterstock)

中國、印度與伊朗的現代化

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這三個具有不同社會⽂化傳統的⽂明古國,出於⾃⼰的國情各⾃提出「現代化不等於⻄⽅化」的指導思想,⽽且都認為,從⾃⼰的⽂化傳統和社會資源中可以找到供他們現代化的⼒量。

我在喀納斯湖的幾天,其中一個重要收穫不是看到了美麗多色的湖水,而是接觸到中國境內的圖瓦人。(YouTube截圖)

遊北疆──訪伊寧、阿勒泰

林則徐在甲午戰爭之後被貶到伊犁,專注興建水利。灌溉水渠修成不久,大批南疆的維吾爾族農民就來到伊犁附近;今天伊寧許多維吾爾人的先輩便是那時北遷的。

如果小學、中學教育能夠給予學生基本知識,啟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並培育青少年的公民素養,國家的智力構建就已完成一半。(亞新社)

新時代智力構建的力量

中國目前在全球人才比拼中還落後一大段;今後,不管別人是放緩還是加速,我們都必須下定決心,除弊興利,「惟精惟一」,加強自己的智力構建。

目前美國共有4,000多所大專院校,院校性質、規模、資金來源和管理模式多種多樣,在世界上的確是個特例,其總體成就有目共睹。(Pixabay)

現代大國的智力構建

受地理位置和「美國特殊論」影響,美國人在地理和心理上也相對孤立,願意了解美洲以外情況的並不多。朝鮮戰爭後,美國的精英意識到問題,一些家族基金會發揮作用,支持大學設立「區域研究」的專業,孕育不少人才。

穿紅袍留白鬍子駕着馴鹿的聖誕老人給兒童送禮這套文化,在十九世紀時從英國和美國開始得到確立。(Pixabay)

冬至、聖誕、傳統與國運

中國人過耶誕節還是過冬至節只是小事一樁,斷斷不會影響大局。我關心的是我們的下一代或兩代人能不能擺脫曾經令中華民族停滯落後的內生文化因素。

張騫通西域以後的100多年裏面,草原上的交通道路愈加頻繁,而由定居人口所建立的不同城市/綠洲則是像珍珠一樣被串聯起來,形成所謂綠洲之路。(shutterstock)

古絲綢之路:馬鳴風蕭蕭 落日照大旗

張騫出使西域的經濟和文化意義在於把絲綢帶到了烏孫和其他中亞地區,正式開通絲綢之路。絲綢從中國東部的產地要經過多次轉手貿易才能夠到達地中海東岸——全球化供應鏈和附加產值的概念兩千年前就已經得到實踐了!

印度怎麼看「一帶一路」(五)

印度怎麼看「一帶一路」(五)

「One Belt」和「One Road」,並沒有說是哪一條經濟帶,是什麼路。假如中國和印度在這幾個名詞上能夠達成某一種共識,那麼心理上可能就更加輕鬆,而「一帶一路」這個戰略的實施,對中國和印度就可能都大有好處。

各地專家如何看中東局勢?

各地專家如何看中東局勢?

一次大戰前到二次大戰後,裏海周圍和海灣地區陸續發現了大量石油和天然氣的儲藏。俄羅斯/蘇聯直接統治着裏海周圍的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不需要什麼手段就可以開採地下的資源。英國則在海灣地區進行既挑撥又調解的策略,使本來受鄂圖曼土耳其人統治的各個阿拉伯部落和酋長國爭戰不休,後來逐步組成了幾個依託於英國的政權。

西化與傳統齊飛

西化與傳統齊飛

印度人對自己的文化從來沒有加以否定,對外國習俗的借用也頗有選擇。印度似乎沒有一些「時尚」人物,把和自己歷史文化毫無關係,而在西方也不很普及的幾個節日搬到印度,讓不明就裏的普通人跟着慶祝。

豪富、赤貧與遲來的公義

豪富、赤貧與遲來的公義

在2013年世界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排名中,印度居168位(中國是107位)。聯合國定的貧窮線是每天收入不足2美元。據估計,印度有超過7億人(中國大概是2億人)在這條貧窮線以下。

印度的民主法治和賄選貪污

印度的民主法治和賄選貪污

實際上,印度一般平民的公民意識和法治觀念仍很薄弱。窮人往往為了一點小錢或是受到宗親的指使就隨便投票給不清楚的候選人;議員為了要有錢競選或是增加收入而甘願犯法。如同其他欠發達國家一樣,印度的民主法治不能遏制貪污腐敗。

宗教社會、世俗國家

宗教社會、世俗國家

宗教信仰對印度人來說是頭等大事。印度制憲委員會經過多次辯論,決定在憲法前言裏提及「神」,但沒有使用任何名稱;憲法本文明確保障所有公民都有信仰、實踐和傳播宗教的自由。也就是說,印度的政府對宗教保持中立性。

印度──人類多元文化的博物館

印度──人類多元文化的博物館

對這樣一個和中國關係密切的國家,大多數國人卻感到很陌生,甚至覺得有些神秘。這雖然令人遺憾,卻並不奇怪,因為印度的確十分龐大而複雜……印度是一個非常多彩多姿的地方,可以稱得上是人類多元文化的博物館。

對印度未來發展的思考

對印度未來發展的思考

會議的目的是給印度的未來發展建言獻策,會上不少人都對當前印度的狀況作出針砭。有人認為迅速城市化只能令農村更加貧窮,應該改善農業技術,增加產量,嘉惠農民;有人認為⋯⋯

體驗崛起中的印度

體驗崛起中的印度

印度和巴基斯坦有過多次軍事衝突,國內也有宗教裂痕,而且曾經屢次出現暴力衝突,但是就整體而言,一個多語言,多宗教,多地域和多種姓(castes)的人口大國能夠在獨立後68年間維持整體的社會穩定和經濟進步,這不能不說是印度的奇跡。

立足今天,着眼未來

立足今天,着眼未來

有了新知識、新技能,中華民族已經具備了振興的必要條件,但要敢於和善於創新才算是具備了充分條件。什麼時候中國人創造出比萬維網更好的東西,像四大發明一樣,真正對全世界的文明產生重要影響,領時代的風騷,讓全世界的域名分類進入一個新的境界,這才是中華文化的復興。

中國應走上文化 C++ 工程

中國應走上文化 C++ 工程

C代表Chinese Culture,即中華文化;就像電腦語言一般,原始的 C 不行,必須要變成 C++ 才管用;但是要創造新時代的中華文化,又必須也只能以固有的中華文化為基礎,所以 C 是基礎,很重要。第一個「+」的意思是,我們必須對中國的歷史與文化進行反思,以便有所增益。第二個「+」則是指我們要胸襟開闊,具備現代的國際視野,吸收新養分,促進新文化。

《易經》與微電子

《易經》與微電子

有中國人說《易經》是原子物理的祖先,因為《易經》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句話。也就是說,天下的物體都在運動;電子繞着原子核轉,行星繞着太陽轉,宇宙間的物質都在運動狀態,這就是「天行健」,而《易經》老早已經指出這一點了……

大國崛起之路——西學東漸

大國崛起之路——西學東漸

利瑪竇出身歐洲貴族之家,受過16世紀時歐洲最好的教育,所以他既會修辭學,又會邏輯學,既熟悉歐幾里得幾何,又通曉亞里士多德哲學,還會繪製地圖。是他首先把歐洲300年間累積的知識介紹給中國士人。比如他的摯友徐光啟就驚訝地發現,原來中國文化中,缺少細緻的分析,只是長於綜合概述原則性的東西。

影響世界的文明

影響世界的文明

但丁(Dante)出生於意大利佛倫倫薩的一個已然式微,但仍算富裕的封建家族;當時正是意大利封建主趨於沒落,對外經商獲取厚利的工商階層日益昌盛的新舊交接的時代。但丁,由於他的教育和文化背景,他的社會體驗和觀察能力,再加上他的文學天分,寫出了不朽之作《神曲》,吹響了歐洲文藝復興的號角。

社會充滿深層次矛盾,香港有何出路?

社會充滿深層次矛盾,香港有何出路?

要想解決香港的深層次矛盾,給香港青年人找到較好的發展機會,讓香港有序地和珠江流域、華南地區甚至全國在經濟和社會上逐漸融合,是一個必須考慮的選項。如果大批有技能、有創意、有志向的香港青年人能夠在中國內地找到個人的事業和人生志趣,而在這個過程中既能有助於國家的現代化,又加強了香港自身的競爭力,這就是國家、香港和個人的三贏。

年輕人為什麼對中國反感?

年輕人為什麼對中國反感?

幾十年下來,香港人和內地人本來存在的親緣關係逐漸淡薄了。那些具有民族感情或是認同中國的人時常被標籤為「左仔」;很多「番書仔」(英文學校出身的人)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不甚了了,對中華民族兩百年來所遭受的苦難感受不深。此外,今日香港年輕人對當今的中國還有很強烈的疏離感,甚至是反感。

在香港看佔中

在香港看佔中

雖然香港人通過努力保持了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的地位,但是這兩年來香港社會喧嚷不休的普選爭論和最近幾周的佔中亂局卻說明,有相當比例的香港人(包括回歸前後才出生的年輕人)內心還沒有接受「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這個事實。

思考香港——如何面對未來嚴峻的挑戰

思考香港——如何面對未來嚴峻的挑戰

2014年9月28日開始的社會大震蕩是幾個深層次矛盾的交集和爆發,它迫使香港社會必須面對當今和未來的嚴峻挑戰。希望香港各界可以把它視為一個警號,以此為契機轉危為安。
經濟上如何給大量低技能的人口提供就業機會,使中產階級減輕供樓的負擔,讓老人可以不必依靠子女而過上有尊嚴與安全感的生活,這些是香港的當政者和精英階層必須面對的問題。而最重要的莫過於讓年輕人感覺到有前途,願意為了自己的未來而努力。

阿拉伯文明對世界的影響

阿拉伯文明對世界的影響

伊斯蘭世界的擴張分為幾個階段。到了11世紀末期,伊斯蘭教就趨向保守,社會活力大大減低。但是從領土來說,穆罕默德去世100年之內就進入阿拉伯-伊斯蘭帝國的部分是伊斯蘭文明圈的核心;一個地區的多數人一旦信奉了伊斯蘭,就沒有再轉入其他宗教勢力圈的。儘管伊斯蘭文明圈早已不再活力充沛,卻還是緩慢擴張,今天仍然如此。

異軍突起的阿拉伯文明:伊斯蘭政權的誕生

異軍突起的阿拉伯文明:伊斯蘭政權的誕生

西元七世紀以前,阿拉伯半島的主要居民是一些文化落後的遊牧部落,但是也有不少猶太人、基督教徒和阿拉伯商人定居在各個綠洲上。當薩珊波斯王朝跟拜占庭帝國長期對峙時,多數阿拉伯人還處於朦朧狀態;然而,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阿拉伯人在七世紀中葉突然勃興,打敗了東羅馬,征服了波斯。到了十世紀中期,阿拉伯伊斯蘭文明已經蓬勃發展,在多個方面超越東亞、南亞和歐洲。

早熟的社會:宋代文化對周邊的影響

早熟的社會:宋代文化對周邊的影響

有一次我們在吃飯時談到儒家文明圈的輻射。我不知怎地脫口而出說,儒家文明圈就是筷子文明圈,令這位正在用筷子夾菜的老友為之一怔。事實確實如此,使用筷子吃飯的國度都在儒家文明圈內,受儒家思想高度影響的民族都用筷子吃飯。中國、韓國、日本、越南就是如此。

從活字版到萬維網:時間長河裏的記憶

從活字版到萬維網:時間長河裏的記憶

人類的精神文明的開始,可以說是留在岩石上的繪畫,但我認為更容易區分的始點是有意識地用一種既定的符號把思想留在時間的長河裡,這就是文字。最早的文字應該是6000年多前出現在美索不達米亞的象形文字;稍後又出現了更易於書寫的楔形文字,就是由刻在軟泥版上的楔形筆劃構成的文字。楔形文字有不少種;學者們已經破解了幾種說不同語言的人在不同時期留下的楔形文字。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