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德平

葉德平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碩士,北京師範大學文學博士。現職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高級講師,主要教授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教育等科目,並為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業餘於「思考香港」、《香港商報》、《文匯報》、《良友之聲》及《線報》等報刊,撰寫歷史文化及文學專欄。研究興趣為中國古典文學、歷史與文化、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於香港新城電台「謙仔有請・葉博駕到」節目嘉賓主持,以及主持香港電台節目《喜閱香港:客家・客情》、《喜閱香港2: 香港宗教萬花筒》、《香港宗教萬花筒2:華人信仰文化》。 近著有《金庸小說裡的中國歷史》 、《香港鳳山寺與廣澤尊王研究》、《西貢非遺傳承計劃:西貢麒麟舞》 、 《回緬歲月一甲子──坑口風物志》、《圍城苦戰──保衛香港十八天》、《戰鬥在香港──抗日老兵的口述故事》及《古樹發奇香──消失中的香港客家非遺》等。近作《小學生・古詩遊》更榮獲第二屆「香港出版雙年獎」語文學習類出版獎。
荃灣三棟屋是有200多年歷史的客家圍村。(康文署圖片)

客家研究溯源

作為當時國內新興的學術研究領域,羅香林打開了客家研究的大門,而自他以後,學術界便開始關注這個課題。

在1911年,本地人絕對是香港最主要的族群,但在相對接近內陸的「新界北區」,則客家人則相對較多。(Shutterstock)

早期的四大族群

香港從來都是一個流動的都市,這讓香港文化充滿着混雜性,既混合中西,也揉和古今,因此要認識香港文化並不容易,而其中一個切入點,就是香港多元的族群。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