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佩珊

楊佩珊

教育博士(教育管理),香港大學理學士,主修數學;香港城市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早年執教電腦及數學科,並推動資訊科技發展及升學就業輔導等工作。現任仁濟醫院羅陳楚思中學校長。香港浸會大學學校領導課程兼任導師,並擔任學校領導課程同學會副主席。曾任知識產權處學習軟件管理委員及製作委員、聯校資訊科技學會司庫、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中學電腦科教科書評審委員、優質教育基金計劃評審員;初中數學多元練習、《香港中學會考資訊科技科教材套件》及中學電腦科教科書作者。也曾擔任《教協報》及《學校與家庭》資訊科技教育專欄作者。
怱怱六日,走遍四大古都,也算不枉此行。(作者提供)

河南遊記

中國有八大古都,其中四個座落於河南省︰洛陽、八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夏商古都鄭州,今次一行雖然只是怱怱六日,但能走遍四大古都,也算不枉此行。

都市人與其花一小時在網絡中收集負能量,倒不如嘗試逛逛這個中國文化的秘密花園。(Pixabay)

中國文化的秘密花園

回想兩年前,香港開始盛行一種小玩兒——秘密花園填色畫冊,不論是辦公室女郎(OL)、一般的家庭主婦、學生少女等都通通化身為秘密花園的園丁,一有空檔時間便在家或在午膳時間在辦公室密密地填色。人人都迷上了這一本填色畫冊,街上也賣到成行成市。這個填色畫冊玩兒成為熱潮,有藝術治療師曾解釋填色具有治癒力,因為都市人精神壓力大,容易感覺緊張和焦慮,這些情況都是大腦內的杏仁核發出的訊號所致。《秘密花園》填色畫冊內存有蔓陀螺、禪修畫的構圖,藝術治療中都會用到相類近的工具。藝術治療師亦指出藝術治療會較強調創作和表達,單單填色畫冊未必能完全達到治療的效果。   書法初衷是陶冶心靈 作為典型的都市人,日常的學校工作的確使人精神壓力大,容易感覺緊張。兩年前我並沒有選擇參與作為小園丁的熱潮。反之,我選擇了一種集中國文化、藝術、創作和表達的玩兒——中國書法。開始學習時,只是想學一門玩兒陶冶心靈,隨意的就在家附近的畫室報了成人書法班,上課後才知道班中只得我一位成年人。轉眼間,也快學習了差不多兩年了,由我一位到現在三位同學了。未正式接觸書法前,我也只視書法為中國文化版的秘密花園畫冊而已。但學習久了,才發現中國書法博大精深,絶對是一門學問。學習過程中發現單是在紙、筆、墨、印章、裝裱的製作及選材上,已可算上是一個文憑課程的內容。紙有生與熟之分,當中吸墨的程度不一,適合不同的使用者。筆從選擇不同類型的毛到筆的製成,過程手工精細講究,亦分不同的筆性。磨墨的過程是學習定靜的功夫,而墨來自硯,硯更具有收藏及投資價值。印章雕刻及裝裱技術,更是中華文化的一門藝術。書法用的碑帖,字裡的文章能令人感動,而碑與帖也存在着南北兩方的文化,字裏行間的傳頌、書牘信札和詩人的抒情表達也很有學習及鑑賞的價值。書法在中華文化歷史中源遠流長,蘊含數以千計的文化遺跡,既是我們民族遺產,也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 學習書法的初衷是陶冶心靈,希望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讓心靈能獲得休息和舒展的空間。在學習的過程中,讓我不經意地發現了學習書法的神奇效用。每星期上課及練字用上差不多兩個小時,在臨碑帖的過程中,讓自己全然放下心中煩憂及忙碌的生活步伐,專心一致抄寫及思考碑帖或詩詞內容。每次學習新碑帖的初期,總會有未能盡善及不足之處,要學習接納自己的不足,並透過反覆的失敗和嘗試才有進步,還要學懂平靜地欣賞別人和自己的優點,與及積極面對的求進心態。每一次工作感到疲累乏力時,這一小時的心靈洗滌,成為了心靈更新的良藥,那種神奇的效用,讀者們嘗試過後便能深深體會。 不論學習中國書法、茶道或是剪紙,當中都包括了心靈的治療(Therapy)、欣賞和鑑賞(Appreciation)、文化學習(Culture)和學問(Knowledge),就讓我稱它為「TACK教育」。社交網站內有時充塞着對社會和生活的控訴,內容令人厭煩,同時也充滿負能量。都市人與其花一小時在網絡中收集負能量,倒不如嘗試逛逛這個中國文化的秘密花園——中國書法,給心靈來一個SPA。家長們也可考慮除了那些入學需要的課外活動外,也讓孩子接觸這些「TACK教育」,為他們的心靈打下防疫針。

有中港教授指出香港生多只讀文憑試數學必修部分。(Pixabay)

數學延展課程怎麼辦

徐立之教授連同不同學者過去半年進行研究,並於往年十二月發報有關「如何提升中學生對STEM的興趣」的研究報告,報告內指出了理科及數學延伸單元的修讀情況及隱憂。報告發報後,學界內都掀起了對新高中課程及科目組合等的熱切討論。而無獨有偶筆者亦分別於往年的五月(五年過後,對文憑試的謎思(一))及六月(數學科延展部分的隱憂)在灼見名家網站上分享過對新高中課程的一些迷思,也道出延伸數學課程及理科課程報讀人數的趨勢。   種種的問題逐步浮現 在「(數學科延展部分的隱憂)」一文的末段提到文憑試中修讀進深數學的百分比與會考年度相比有着明顯的差距,且有下降的趨勢。與此同時,今天的香港正有創新科技局的成立、學界推動STEM教育、校園網線網絡、電子教育等項目百花齊放地發展中。在發展的背後,培養及準備人才是一個關鍵的部分,而中學教育亦成為重要的一環。在徐教授的報告中亦指出提升中學生對STEM的興趣與我們的新高中課程選修情況有着密不可開的關係。奈何學生與老師的時間和精力有限,應該是減少核心科目的課時,或是減少核心科目的數目,將時間還回給學生及老師,讓他們在選修科目中有更多發揮,建立學習興趣及自信,這仍是我們在討論和迷思的議題。 與此同事,偶然也聽見在大學任教的朋友討苦水,慨嘆現在中學畢業生的數理根底薄弱,在大學課堂內處理微積分或統計的課題時,學生的表現大不如前,有時更有點拉牛上樹的感覺,師生都要花上多倍的力氣及時間,才能追上大學課程所需的數學知識。從朋友的苦水中深深體會師生間的壓力與困局。 正當我們看到問題之處,卻仍停留在議論紛紛及苦無良方的處境,讓困局繼續存在之際,近年在港招收學生的內地大學,也同讓面對不少入讀理工科目港生的數學程度不逮的問題。有中港教授指出香港生多只讀文憑試數學必修部分,若沒修讀程度較深的數學延伸部分(即M1/M2),即使在文憑試中取得5級的佳績,但其數學程度也只是與內地入大學學生的基礎水平相約。香港學生以此數學程度到內地攻讀理工及數學等科目時,恐會跟不上來,最終被迫轉系。本來一副尚佳的木材,只是在早期欠缺合適的雕琢及打磨,可能就因此而被白白浪費了。內地負責收生的單位看到問題之處,又無法改變香港的考試與課程結構的困局,但又不希望我們的學生在內地升學「輸在起跑線」,只好自尋解決方案,今年與坊間機構合作舉辦高等數學的補底班,為赴內地升讀理工及數學等科目的學生作好升學前的裝備。 根據徐立之教授的報告,舊制會考下平均四成人全修3科,但改為文憑試(DSE)後,全修物理、化學及生物3科的學生跌剩4%,兩個數學延伸單元即M1、M2修讀率亦低至約16%至17%。文憑試不經不覺也由2012年的第一屆進行到今年第的六屆,種種的問題逐步浮現,負責新高中規劃的旗手,真的可再以掩耳盜鈴的態度,堅持問題可如他們口裏所說的方法去解決嗎?還是待民間自尋出路?

夢想成真

夢想成真

師友與學員間在這3年透過緊密的溝通,當中可能經歷了冷待、磨合、快樂或失意的時候,大家由陌生到今天亦師亦友的關係,實在得來不易,冀盼這段友誼也同時成為他們人生日後的一個支持。

年輕有為

年輕有為

我相信他們有潛質成為人類美善的傳承者,將愛與助人的生命價值透過自己的故事傳揚開去,為社會發出無限的正能量。

香港未來創新 還看人才培訓

香港未來創新 還看人才培訓

香港的教育發展從20年前到今天,從資訊科技教育的基建發展到今天「STEM 教育」的推展,都與創新與科技離不開,這也引證了教育與社會人才培育的重要關係。香港未來創新時代如何,就看我們在創新人才培養的發展。

經歷20年教師工作的辛酸,多年後,收到一個個報的喜訊︰「我要結婚了」、「孩子出世了」,心中滿有安慰。(Pixabay)

老師!老師!幫幫忙!

多問候和關心你的老師,有空回學校探望你的老師,有困難時多打擾一下你的老師,為老師們注入正能量,讓老師在燃燒生命的時候,在你們的補給下再照亮更多的孩子。不要再猶疑了,即時行動,同學﹗同學﹗幫幫忙﹗

數學科延展部分的隱憂

數學科延展部分的隱憂

從數字上分析,在文憑試中修讀進深數學的百分比與會考年度相比,有着明顯的差距。這個數字下降,究竟對我們的教育及社會發展有何影響呢?可以視而不見嗎?

五年過後,對文憑試的謎思 (一)

五年過後,對文憑試的謎思 (一)

回顧五年文憑試,報考學生的人數隨着人口結構改變而下跌是可以理解的,但在下跌的背後卻有很多問題續漸浮現,而這些問題並不單單是人口下跌所致,當中存在不少是結構性的問題。若採取視而不見及自圓其說的態度,恐怕有一天將會延伸到社會的發展問題。就讓筆者從報考及應考人數中點出一些發現。

差一點我們會飛

差一點我們會飛

同學透過計劃有機會到國泰城參觀,當中有些同學可能從沒有機會到過機場,更枉論是乘搭飛機的機會,但從活動相片中看見他們能體驗飛機內外的運作,增加對職業的認識,且能讓他們眼界得以擴展,心中也替他們高興。

政治參與的鐘擺

政治參與的鐘擺

20年的光景,香港青年由不聞、不懂、不問政事,只知要為社會付出,要奉公守法。轉變到今天的事事關心、批評、問責、激進參與。

STEM 風起時

STEM 風起時

不論這次 STEM 教育遲來的起步是什麼原因,也不希望這只是一股熱潮或風氣,熱情過後又不了了之。若要徹底推行,必要有較完整的課程規劃及人力配套,不然又苦了老師……

別具意義的暑假

別具意義的暑假

一班合計超過千歲的公公婆婆,面上充滿喜悅的笑容,手上提着小結他,與義教老師一同奏出一首「萬水千山總是情」。

暑假讓孩子沉澱所學

暑假讓孩子沉澱所學

暑假若被排山倒海的活動充斥着,孩子欠缺空間沉澱所學,如何培養出興趣來?孩子若抱應付心態,如何培養出德性來?倒不如讓孩子親親大自然,享受真正休息的時間,共享種種歡暢的時光。

從翻轉課堂到突破架構

從翻轉課堂到突破架構

翻轉課堂背後隱含的不只是課堂程序編排的轉變,更是老師的角色轉移。當中的範式轉移充滿挑戰,能否真正讓學生獲益,成效如何,還待大家努力嘗試及驗證……轉變看來是讓我們前進,改革帶來的反思及挑戰,我們也必需積極面對。

叮噹不要離去!

叮噹不要離去!

叮噹為人的每一個困難帶來不可思議的解決方法,人的希望必得到。叮噹又或是多啦A夢能成為我們心中的一個回憶,不是因為他的畫功的細緻,而是我們人人心中都希望存在一個叮噹——一個能為我們解決問題和分憂的對象。

方濟廚房——以愛影響生命

方濟廚房——以愛影響生命

在過去的12月,我校的兩位老師帶着好幾位同學一連四個星期五,放學後到方濟廚房作義工服務,參與義工準備飯餸的過程。到了黃昏的時候,一班長者和區內有需要的家庭魚貫來到方濟廚房,同學和老師把飯餸和餐具擺放好,還趁此機會和長者們聊聊天。老師將他們參與時的相片與我分享,在相片中,我看見學生面上充滿了滿足和歡欣的笑容……

學生從服務中成長

學生從服務中成長

今年學校在中四推動「一人一義工計劃」,希望透過參與及組織一個義工服務的過程,讓學生有所獲益。我自告奮勇地跟隨學生出發,看見學生們既緊張,又認真地為幼稚園的學生準備一堂英文課。

從古蹟遊反思教育的真諦

從古蹟遊反思教育的真諦

參觀聖心小堂時,不但認識到教堂的建築特色,而最大的收穫是透過修女介紹修會在港辦學的歷史中所得的反思。修女講述到當年辦學的經過,她們選取服侍的不是住在半山的達官貴人的子女,而是照顧在戰亂中被遺棄的孤兒或健康有問題的貧童。同時,修會的修女亦會到妓院贖回一些願意脫離苦海的女童。修女們不但教授孩子知識,更教導她們如何保護及尊重自己,最重要的是教授一些手藝,好讓他們能自力更新。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