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潔華

文潔華

香港浸會大學研究院行政副院長、人文及創作系教授。研究及著作範圍包括:比較美學、比較哲學、女性主義哲學、文化研究、性別研究、文化藝術等。著作包括《美學與性別衝突:女性主義審美革命的中國境遇》、《自主的族群:十位香港新一代女性視覺藝術家》、《性別與創造:女性主義美學及其他》、《藝術自然與人文:中國美學的傳統與現代》。編著包括《雜嘜時代:文化身份、性別、日常生活實踐與香港電影1970》、《朱光潛與當代中國美學》等。2003-04年獲得美國福布來特研究獎學金到柏克萊加州大學當訪問學人;2009-10年獲委任為美國威斯康辛州馬其特大學百周年紀念婦女聯會講座教授。
朱光潛先生在高齡時說,老化和僵化都是生機貧弱化的表現。要恢復生機,就要身體上和精神上都保持健康狀態。(網絡圖片)

美感與肉身

一部機器,如果沒使用過,就容易損壞;一個人,如果沒鍛煉勞動,就容易衰老。

電影《荷里活爛片王》重現《瘟室》攝影時的事跡。占士法蘭高(右)飾演電影導演湯米維索,贏得金球獎最佳音樂及喜劇類電影男主角殊榮。(網絡圖片)

爛到盡頭

不少人聽聞某套電影是「爛片」時會卻步,但2003年被喻為美國電影史上神級爛片的《瘟室》(The Room),被觀眾當成喜劇。最近更有電影敘述當年男主角的心路歷程,模仿電影的經典情節。

丹麥路易斯安那現代藝術館(Louisiana Museum of Modern Art)設計與自然共融一體,館內收藏有自二戰開始至今的多種現代藝術作品和當代藝術作品。(Wikipedia Commons)

藝術桑拿

丹麥有一個藝術館採用一熱一冷的桑拿制,熱那邊是較為人熟悉的現代藝術家,冷那邊有待認識的當代藝術家。桑拿制就是要滿足欣賞者,能看到意想不到的東西,引起他們共鳴,使人駐足。

電影《慾望鬱金香》女主角出身寒微,被修道院收留,後轉嫁阿姆斯特丹商人。接着她遇上了青年畫家,慾望高熾,計劃私奔,但內心不敵情義和良知。(網絡圖片)

慾望找贖

電影《慾望鬱金香》(Tulip Fever)有別於一般情慾電影,女性的慾望不會狂瀉或過剩,而是會正常化和道德量度。

退休的學者對學問的堅持是誠摯的,是學術組織真正的資產來源,而學術會議就是學問的儀式。(Wikipedia Commons)

會議奇趣錄

筆者出席過很多學術會議,會認識來自不同國家的人,感受不同國家的文化,會議期間也因為外面環境遇到不少趣事。

意大利思想家維柯(Giovanni Battista Vico):「人最初只有感受而無知覺,接着用一種受驚恐不安的心靈去知覺,最後才用清晰的理智去思索」(Wikipedia Commons)

人道的情慾

所謂自由,就在於對肉慾和自私心的控制,把肉慾轉移到心靈的軌道上去;如此才能憑自由意志和自由選擇,來推動社會前進或發展,社會發展才有穩實可靠的動因。

人類的慾望常常需要他人的支持和肯定,因而有所思念、牽掛、幸福感與遺憾。(Pixabay)

沒有渴望的日子

香港早已成為面積細小、貨品堆積如山的便利店。我們都是低慾一族。渴望的舒適空間已是絕望了,每天都是渴望頓生旋又滅絕的日子。

法國哲學家安.杜科曼泰莉(Anne Dufourmantelle)因拯救好友的孩子而遇溺,生前的著作提到若說人生中可以零冒險,只是一份妄想。(網絡圖片)

性別與冒險

早前法國有名女哲學家,為救朋友的子女而犧牲。她的事蹟在男性眼中,不但不讚揚,反而被批評不理智。

電影《再見魅了緣》(A Ghost Story)的劇照,男主角長時間以白布遮蓋自己,寓意未亡人看不到故人。(網絡圖片)

故人故事

死亡,令身邊的人思念。近期辛丹斯電影節裏,有一齣鬼魅的電影,故人對未亡人念念不忘。但現實上,有多少未亡人思念故人呢?

電影《Our Souls At Night》劇照,一個鰥夫愛上一個寡婦,引起身邊的人閒言閒語,結果兩人的愛情出現危機。(網絡圖片)

化險為夷

人生上,不論在少年時,還在老年時,都會遇到不少危機,無可避免,只要懂得化解,就不會悲劇收場。

《笑面人》是根據法國大文豪雨果的同名小說改編,同是寫災難中成長的苦海孤雛,如何在顛沛流離的生活裏備受打擊,劫後餘生的故事。(《笑面人》劇照)

笑面人

現在回看修復後的《笑面人》,編導演成績斐然,只是美國的影評人對德國表現主義的誇張手法接受不順。

或許一個人走了,曾經生存過的痕跡,不過是他人的懷念或惦記。(Pixabay)

懷念的方式

懷念的方式,或回憶或報以紀念行動,甚至研究寫作,都仿如跟過去的人或事再作往來, 情緣再續。

《七月與安生》電影海報(網絡圖片)

詩意與事件

詩人比歷史學家更能看出事情的本質,歷史學家只談經已發生的事,但詩人卻能言說將要發生的事情。

珍.芳達 Jane Fonda (Wikimedia Commons)

生命之幕

生命的第三幕,人們以為是空洞、單調、無聊,並刻意活得如他人所料一樣,其實正好相反。

《派特森》(Paterson)(網絡圖片)

回到自身

任何能從表面的白熱流露出本質的言說方式,足以帶來「入勝」的滿足。

妮坦莉.寶雯 Natalie Portman(Flickr)

兩種演繹

她的淑女氣質使她的演技顯得拘謹,演壓抑及略帶黑色的角色,發揮較能淋漓盡致。

學術自由之非

學術自由之非

「學術自由並不保護觸犯法律者,免受非大學的處分」。這一點其實還須加以說明。非大學的處分,不屬大學範圍,但如果真的違犯了學術自由的原則而被逮捕或控訴,相信輿論也會提及或施加壓力。

大教育

大教育

幼兒教育與大教育的關係在哪?學前教育涉及基礎教育,包括感知與高階思維,基本學習能力等。

政治與幽默

政治與幽默

當男人們視家中的女人為無物時,女人如何以反叛者的姿態,模倣男人在球賽中致力摧毀對方陣營及排斥的態度,做出令人刮目相看的行為,令球賽後回家的男人有所反省。

穿過牆壁

穿過牆壁

熟悉阿布拉莫維的人,總愛問她在種種冒着生命危險的身體藝術中,如何不會驚怕,且能忍受極大的痛苦。

客旅今昔

客旅今昔

生命的本質就是旅程,而我們真都是過客。流浪不是青少年的特權,老年被設計被限囿被褫奪旅程感的處境才最悲慘。

魔性與自由

魔性與自由

這位說話從不前後一致的殺人狂魔,在法律的竅縫裏把弄着自己構想、幻想和指控的自由。一如她的狂怒和殺人如麻的作風,以任意來報復她一生被離棄的故事。

內心的湯姆

內心的湯姆

退休後可以自我照顧的人,不少聯群結隊,在郵輪上、在火車中、在南美的高山路上、或依米芝連在地圖上插旗,各適其適。他們不安於室,回家不到十天又收拾行李上路去。活力充沛,要從探險和未知的事情裏,完成內心的「湯姆歷險記」。

憤怒與轉化

憤怒與轉化

年輕一代面對目下無旨望的處境,對重要問題的掌握,從核心價值與表達形式自身,亦經已有了重大的轉化。憤怒是一個發展中的概念。

緣身論

緣身論

在悠長的西方歷史中,基督教與希臘哲學辯證性的結合往來,也有過婦女的光輝史,以她們為理性的象徵。

審美疲勞

審美疲勞

審美疲勞亦會引生審美飢餓,正如先送來一份厚滯的澱粉質食物飽肚,便會削弱品嘗珍饈的空間與能力,那是因為感官表層的飽和,跟真正審美享受成反比。還未進入深層即滯膩,可惜。

極簡藝術的謙卑

極簡藝術的謙卑

在格氏的作品中看到炭筆塗畫的直線,由一至多;縱、橫及對角線、色域造成的圖案、和阿拉伯數字如密碼般延綿,好像只有起始而未見終點。但奇異的平衡與和諧躍然布上,來自畫家的內心。

超老齡主義

超老齡主義

問題是在歲月中的人,都知道心是沒有年紀的,且不知老之將至。心在歷史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裏任意飛翔,只是有時身體會發出走火警響,但我們繼續眷戀着心的自由。

十年磨一劍:關子尹

十年磨一劍:關子尹

再次生氣勃勃的豈止於哲學,還在虛心的發現。十年磨一劍的是漢字的結構,還有圖象的觀念化,進入範疇性的思考。他數個十年的探索,印證了他常常引以為鑑的信念, 即在批評他人之先,先問從中他可以學效的是什麼,繼而才對對方提案的部分抽絲剝繭,提出質疑。

瀨戶內藝術祭

瀨戶內藝術祭

當然,藝術祭的上佳作品,主要還是在幾個著名的藝術館,民間組織藝術點子的作品,遊戲味道比藝術素質更濃,但生氣蓬勃的社區氣氛,才是藝術活動的主要營養。總得走出藝術在展房、在棄置的工房或十室九空的學校來得恰當,至少要備受尊重。

同在與共在

同在與共在

我們之所以喜歡在同一個地方一起起哄、叫囂、默想、祈禱或歡呼,是身為社會動物歸屬的本能。

敵愾同仇的藝術事故

敵愾同仇的藝術事故

我們今天之所以仍會在巴黎羅浮宮門外守候,或巴黎人仍以羅浮宮為十分自豪的地標,其實於二次世戰時曾遇上一段相當艱難和危險的關頭。

銅管裏的幸福

銅管裏的幸福

作者Mahmod錄製了新加坡學童們每天上學重複唱誦的國歌,其中一句說:「讓我們向着幸福,一起邁進。」幸福等同於新加坡社會及經濟數據的耀眼光譜,歌聲被整理出共同的敲擊節奏。作者問:「那是新加坡人的心聲嗎?進步真是線性的嗎?」對幸福的疑問,沿着電磁波浪在銅管網裏蔓延。

浪跡與慢活

浪跡與慢活

「我們的心境,依然風華並茂,朝氣蓬勃。情是天之恩,無欲,亦無求,是始,也是終。情是緣之合,捨此無他。」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