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衛民主: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美國的國家安全法律,針對的是國內外恐怖分子;是有人對國家安全構成真正威脅時才動用的,並不是對那些和平地唱着抗議歌曲或高呼「五大訴求,缺一不可」之類口號的年輕人使用的。
美國的國家安全法律,針對的是國內外恐怖分子;是有人對國家安全構成真正威脅時才動用的,並不是對那些和平地唱着抗議歌曲或高呼「五大訴求,缺一不可」之類口號的年輕人使用的。
許多人嘲笑《財富》雜誌1995年「香港之死」的標題,因為難以想像有一天北京會一步步拆除令這座城市如此特別的民主價值觀。然而,回歸23年後,北京正是如此。
特首林鄭月娥在她的講話中重申我們並沒有失去自由。但有反對派立法會議員因為去年5月8日破壞了一次立法會內會會議而被捕,但卻放過了加入混戰的建制派議員,這除了是極權主義之外,還有什麼呢?
我瀏覽了687名獲授勳者名單數次,卻看不到律政司司長鄭若驊的名字。如果有人應該得到一枚動章,那就是我們勇敢的律政司司長,她去年11月在倫敦被示威者推跌,導致手腕受輕傷。
如果林鄭是特區政府的核心,那麼她必然是最高領導人。但請不要忘記,中國是香港的一部分,只有一個真正的核心領導人習近平。這會將林鄭降級為從屬的核心領導人。
在今日的香港生活,需要戴上奧威爾式的眼鏡。這種眼鏡可助你看到不一樣的事物。這正是我們日益專制的政府所需要的。這樣,你看到一頭鹿時,眼鏡會讓你看到一匹馬。
香港製作的電影《十年》由5個短篇故事組成,預言香港在中共極權統治支配下,只用了10年時間,到2025年變成了一個「反烏托邦」的城市。《十年》裏所說的許多方面,今天都變成令人恐懼的現實。
特朗普形容弗洛伊德之死是一場悲劇。對於去年的示威中一名清潔工被磚頭擊中死亡,林鄭深表哀悼。但她有沒有對學生周梓樂在警方清場行動中神秘死亡而感到悲傷?沒有。
我們的管治者使用威權主義的手段來閹割掉這座城市的一部分靈魂。要為更黑暗日子的來臨做好準備,我們原來的生活方式,正一步步被摧毀。
北京的忠實支持者一次都不會放過譴責民主派摧毀香港的機會。事實上,他們才是盲目地支持侵蝕我們的自由。他們難道不明白自由社會是香港最強大的支柱嗎?現在,支柱已經大部分被砍掉了,現在正面臨崩潰的巨大危險。
人們所說的這種病毒現在席捲全世界,已經感染了數十萬人,殺死了18000多人,名字真的很重要嗎? 去年年底,當它首次出現在湖北省省會武漢市時,我們將其稱為「武漢病毒」,以便於識別。
幾個月以來,我們一直遭到政府宣傳的轟炸,這些宣傳將一般示威者標籤為暴徒,呼籲人們遠離示威活動,並向暴力說不。其他政黨即使付錢,也不能在電視或廣播中駁斥這類廣告。
我仍然記得林鄭月娥當選行政長官後,曾明確表示她永遠不會向市民派錢。當我在電視台一個訪談節目上,問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他個人是否同意永遠不向市民派錢時,他一再表示這是「本屆政府的理念」。
我認識的每個人都說林鄭是回歸以來香港最傲慢的特首。他們太客氣了。對我而言,用專橫來形容林鄭更佳,她的舉止像香港女王,卻沒有意識到香港人數落她是香港的詛咒。
2019香港區議會選舉和今年台灣大選使香港人和台灣人不僅成為爭取自由的戰友,而且使民主的兄弟姐妹血脈相連。他們應感謝習近平與林鄭月娥讓他們聯合在一起。
林鄭提出修訂《逃犯條例》,觸發了這枚炸彈爆炸,催生了新的政治覺醒。現在,我們已經堅持了7個月。運動本身足夠強大,有彈性,且可以持續下去。
現代史中有勇氣的領袖,我想起甘地、馬丁路德金和曼得拉。然而,林鄭月娥(左)是一個有勇氣的領袖嗎?如果要給亞洲區內一位女性領導人以勇氣的標記,我會選擇台灣的總統蔡英文(右)。
如果特首拒絕聽取通過投票表達意見的市民的聲音,就會沒有對話,只有暴力,她知道嗎?選民的聲音是「五大訴求,缺一不可」,我們非普選的特首無權利不聽,也沒理由不聽。一個又聾又啞的特首,是沒有辦法跟她對話的。
投擲汽油彈的年輕黑衣人不是暴徒,他們是為曾被承諾的自由而戰的自由戰士。內地傳媒和一些內地評論員甚至指摘示威者搶劫,這不啻是赤裸裸的謊言。
現在示威已經進入第5個月,林鄭和北京政府可以從暴力事件中汲取很多教訓。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當局無法藉由大規模拘捕、《緊急法》和事實上的宵禁來嚇怕市民。無論警方逮捕了多少學生,人們都不會懼怕。
我之前說過,香港正陷入專制統治。由於林鄭引用的緊急條例賦予了她無限的權力,我擔心我們事實上正陷入獨裁統治。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她不是民選的特首。
對我來說,警察每日舉行記者會是弊多於利,純粹是自說自話。警方只是利用直播時段說他們想說的,展示他們想展示經過剪輯的片段,但他們不想回答問題時卻自稱不知道。
歷史會如何評價林鄭月娥?我不知道,但我不認為會有好評。沒有人給香港帶來過這樣的痛苦,超過1300名年輕人被捕,商業每況愈下,旅遊業已經死亡,一切都是因為她拒絕聽取人們的意見。
《緊急法》可賦予林鄭月娥廣泛的權力,可以做任何她想做的事情。這比第23條國家安全立法和現已放棄修訂的《逃犯條例》更糟糕。實際上,《緊急法》會使她成為一名獨裁者。這樣的舉措肯定會令香港玩完。
為了林鄭着想,我想指出,每一位香港人都持有香港的「股份」。無論他們是否支持她,他們都是香港人。如果她認為有些人因為示威而在香港沒有「股份」,那是她的錯,不是他們的錯。
我們現在需要的是走出政治黑暗的出路,這沒有快速解決的辦法,然而我們最不需要的是利用性取向來進一步分化社會。值得慶幸的是,大多數香港人,無論他們是否支持LGBT權利,都避免將性取向作為一種政治工具。
特首林鄭月娥的策略又是什麼?除了把自己關在辦公室,便只是會見她的政治盟友、嘉許警察、譴責示威者,取消公開露面,令她彷彿沒有安排日程。
七一立法會衝擊事件,是香港從未發生過的政治事件,如果林鄭真的希望有一個新開始,她應該立即用言語和行動來證明,她要明白,衝擊立法會揭開了香港「終局之戰」的序幕,如果她想「好頭好尾」,便必須正確地處理。
林鄭月娥在日前的記者會上希望港人給她第二次機會,她應該得到嗎?我覺得應該給她第二次機會。每個人如果承認自己的錯誤,都應該有第二次機會,包括林鄭月娥在內。我們應該視她為一個普通人,而不是行政長官。
許多香港人對內地的司法制度缺乏信心,他們根本不相信引渡回內地的人會得到公正的審判。無論政府多少次向公眾保證被引渡者的人權將得到保護,這種缺乏信任的情況也不會改變。
我擔心的是,隨着西方民主國家愈來愈相信北京會利用香港政府作為代理人,以限制言論自由、禁止政黨活動及取消反對派候選人參選資格,逐漸侵蝕我們的高度自治,香港半民主的地位,可能滑向半獨裁的統治。
反對派和建制派之間包括行政機關在內的和解,是我們的政治體制下的夢想,它不允許反對派成為執政黨,並要求行政長官效忠北京,反對派深感不被信任。
王志民和林鄭月娥的強硬措詞,會不會是復活第23條的前奏?沒有人可以肯定,因為大陸的領導人經常用模稜兩可的措詞讓人們猜測。
如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有點自知之明,應該立即撤回與內地進行逃犯引渡安排這一未經深思熟慮的議案。林鄭月娥及特區政府高官愈是公開為這條議案辯解,就愈會讓全球聚焦在內地那名聲不佳的司法系統上。
如果陳茂波想青史留名,他必須為自己開闢一條大膽的新路。我們的政府可以更大膽地決定,如何以結構性和有針對性的方式投資,長遠來說改善我們的生活,而不是浪費在短期的「派糖」措施上。
單一的原因不可能讓整個社會失望,儘管「住房負擔不起」、「社會不公」和「缺乏全面民主」加起來,可以令人極不快樂。然而我相信,香港人不快樂的根本原因,是身份認同危機導致的希望幻滅。
林鄭通過接觸反對派,享受了特首選舉後長時間的政治蜜月期。然而現在,林鄭月娥5年任期剩下不到兩年時間,她與反對派的蜜月期已瀕臨破裂。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