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家誠

列家誠

畢業於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倡行(Edution Network)董事會成員、Wonders Initiatives基金主席及香港總商會歐洲委員會委員。現職風險投資顧問及多間科技公司董事,熱愛宗教及旅遊,走訪過超過62個國家。雖從未正式成為教師,但一直心繫教育,始終相信教育為未來之本。「想想我們還是嬰兒時期,那時我們對世上一切充滿好奇,是我們生命中進步最快的時期。始終堅信,我們應對萬事萬物保持好奇心,無需計劃太多,只要留意周遭事物的變化,並從中學習和適應調整,康莊大道就在面前。」
SEN學生就在身邊,只是我們不曾去了解,即使了解,也常常視而不見。(Shutterstock)

特殊需要,並不特殊

如果一個學生被診斷出有特殊教育需要,他的未來往往被認為是注定失敗。然而,相反的是,通常這類學生畢業後在現實世界中往往扮演着領導者的角色,因為專注力和思維方式的不同,通常能讓他們發挖常人難以發現的東西。

學生們總體上似乎比過去更不快樂了。笑容不再。(Shutterstock)

Unmasked Smile

疫情影響着我們許多人。在疫情期間,我們遇到了許多未知數。現在一切都結束了,然而,負面影響依然存在。更重要的是,人們似乎失去了笑容。

疫情已過去,我們需要開始恢復正常的生活和重建社交網絡。(Shutterstock)

攜手重建 疫後日常

可悲的是,並不是很多學校意識到回歸日常的倡議,還有更多可以做的。老師們應該覺醒,學校也應該覺醒,幫助學生們找到在疫情中失去的方向和道路。

在轉變無法避免的年代,教育界又該如何前進呢?(Shutterstock)

點亮教育原動力

資源的不匹配,令那些不希望成為教師的人,最終不情願地在教育界工作,並毫無意義地度過他們的一生;精英卻因為教育界的工時及既有文化等原因而卻步。教育界的新篇章要如何才能展開?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