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秉中

梁秉中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外科創傷學系終身講座教授,現職中醫中藥研究所臨床研究中心主任、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夥伴實驗室主任。致力推動中醫藥現代化,採用「療效主導」的臨床研究,結合生化、質控發展科研。學術研究領域包括:骨科、骨質疏鬆、顯微外科、公共衛生、中西醫結合及通識教育等。曾於期刊撰寫超過600多份SCI 科學論文,另出版27本書。自1993年起組織義務醫療隊關懷行動到大陸偏遠地區援助困苦農民,至今仍繼續不斷。第九、十、十一屆全國人大香港代表、香港關懷行動慈善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及香港醫管局榮譽顧問醫生。
解讀諾貝爾醫學獎

解讀諾貝爾醫學獎

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三位得獎者,都歸類到寄生蟲學的領域,包括屠呦呦的殺瘧蚊幼蟲青蒿,及日本和加拿大學者的殺血絲蟲及家畜河盲蟲的大材智和坎貝爾。今屆諾獎的評委,明顯特別選定寄生蟲治療,作為鼓勵專責學者的非常措施。

解救醫療專業的本土思維

解救醫療專業的本土思維

行醫自有文化的內涵,核心價值的能否貫徹,不限於經濟實力。內地資深而謙遜的前輩曾說:港人素質較好。在醫療專業,也許說的是專業技術與慈悲為懷的不斷磨練,香港經驗較早,可作引導發展吧。北望神州,撇開誰富誰窮,誰先誰後去衡量,在醫療領域,未來的醫生精英,大有施展的良好機會。從今天到十多年後的青年醫生,在所有醫療範圍,都可以憑着過去的餘蔭、國際優勢不斷發展,與祖國的需要共同進步。

沒有明天的今天——中港兩地如何磨合

沒有明天的今天——中港兩地如何磨合

大批普通市民、專業人士,所謂販夫走卒,為口奔馳的港人,基本上信服民主是普世價值,特別當學生、青年、老師一鼓作氣要爭取之時,都傾向支持。可是愛與和平抗命,本來承擔了杜絶暴力,限於中環癱瘓,不擾亂治安,不擾亂居民生活、生計。可是一周、一月過去了,情況顯然和設計差距極大。勤勞幹活的普羅大眾真苦不堪言,為什麼上班下班要多花幾十分鐘?為什麼每天都必須受吵鬧抗爭的干擾?為什麼和平的社區變了爭吵的競技場?普羅大眾害怕,害怕吵鬧鬥爭無限延續,害怕更激烈的鬥爭,害怕流血,害怕本來已經糟透的議會更沉淪下去。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