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談起幼教,直覺便是指幼稚園教育,甚至政府也只有免費幼稚園教育措施,而沒有免費幼教措施。原來本港幼教有兩兄弟,一如粵語長片劇情,乃同父異母所生,際遇差天共地。
今年的《施政報告》特別提到「分階段提升幼兒照顧服務以結合照顧與發展」。至此,本港0-6歲幼兒教育及照顧的理念最終在官方得以確立。
不要說北歐社會民主國家已將獲得幼兒照顧服務視作一般權利,即使是澳洲,也讓所有適齡幼兒享有基本每周共24小時幼兒照顧服務。為何其他國家可以,香港不可以?
經過多次與政府相關官員溝通後,政府在立法會上正式改變初衷,將社工與學生的比例,由1:600降至1:400,同時接納兩校一社工及每周基本駐校兩天的建議,服務標準改善亦意味需要額外增加撥款。
雖然社會上日漸對「贏在起跑線上」的摧谷文化有所厭惡,但似乎又拿不出甚麼方法來。試想想如果取消直資及「叩門」制度,將大部分小一學額還原至分區派位。家長還會催谷孩子嗎?
期望2017/18年免費幼稚園政策實施之時,政府同時逐步在幼稚園建立識別系統,及早識別有特殊需要幼兒,並隨即給予支援,這樣才是「真‧及早識別、及早支援」。
真免費之路似乎仍路遙遙。而且,師生比沒有明顯改善、學位化不會發生、學校營運經費不會顯著增加,校舍亦難有改善。另一方面,很多雙職家長殷切需求的全日制學額,亦不會隨新措施而有大幅增加。總之,免費優質幼稚園教育仍只是目標,新措施只是向其邁向一小步,政府需要努力之處仍多。
免費幼稚園教育是本屆政府高調推出的政策,社會對新政策期望甚殷,尤甚是希望顯著提升教育質素。不過,當仔細檢視具體措施之時,似乎不應對此有過分期望。
近期有關取消小三 TSA 的行動在社會上獲得不少支持,反映公眾不滿為莘莘學子添加無謂的學習壓力,希望透過鬆綁,還孩子一個既愉快又有意義的學習過程。不過,當大眾聚焦在中小學教育層面時,學習壓力這團火似乎正慢慢燒向幼兒教育,應驗「唇亡齒寒」的宿命。
情況最不利的是長全日制幼兒學校。半日制幼稚園全年的營運時間約為570小時,長全日幼兒學校則約2,500小時,是前者的4.4倍,但只獲1.3倍資助。如此,又如何確保兩者一樣提供優質的服務?
在支持有特殊學習需要幼兒這一環節上,教育局不單沒有一套完整的政策,更只扮演一名閒角,讓衛生署及社會福利署擔綱,實在令人費解。即使衛生署及社會福利署願意承擔,但他們又何來專家給予學與教的支援?
幼兒教顧能夠獲得特首的垂青,教育界與家長當然希望可以帶來變革,從而急起直追,一洗頹風。然而,觀乎事情的發展,政府似乎正以一貫的漸進主義處理幼兒教顧問題,既未從宏觀視野重新探討幼兒教顧的目的與功能,亦欠缺整體性長遠規劃。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