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焯照

關焯照

加拿大 Concordia University 經濟學學士、碩士及博士。曾於加拿大 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 及 Concordia University 任教。1995至2009年於香港中文大學任教經濟系學士課程,轉職前為經濟學系副教授兼任香港中文大學生活研究中心主任。現從事金融投資工作,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致力研究金融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和時間序列分析(Time Series Analysis),曾多次在各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多達30餘篇。亦曾為出版商 Pearson Addison Wesley(UK)及近30冊國際學術刋物擔任評審員。其研究論文多次被國內外學術刋物及書籍引用,是時間序列分析和消費信心研究的專家。香港特別行政區公共事務論壇成員和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成員,為政府出謀獻策。
從一班隨時搵幾百萬年薪的專業人士肯走出來狂罵警員,這已顯示市民對警方執法的不滿程度已達至沸點。(亞新社)

市民對警暴不滿已達沸點

官逼民反已在歷史上出現過無數次,如果在一個文明社會以武力管治人民更加是不可以持續,因為當社會的不滿升至不可以容忍的階段,市民群起反抗便會出現,所以大家也不應對現時的社會混亂狀態感到大驚小怪。

何君堯事件正好反映香港社會變得不正常,特別是市民已不信任特區政府和建制派,為什麼香港出現這種現象?(亞新社)

延後區選將摧毀香港國際形象

反送中運動已令很多西方國家要重新評估香港是否能夠維持其制度優勢。假若今次區選未能如期舉行,這肯定會重創香港作為制度優秀城市的形象。至於外資會否因此而離開香港,這個可能性是絕對不低的。

香港跌入如此嚴峻的困局,特區政府無能才是最深層次的問題。(亞新社)

管治失效才是深層次問題

向出境客提供現金鼓勵,因為這無疑是要求旅行社找多些本地客外遊,結果卻是減弱本地消費,如果特區政府認為此政策是有利香港經濟,這正好證明林鄭政府的管治思維是何等低劣。

從林鄭提出多項的房屋及土地措施來看,特首在樓控方面做得一塌糊塗,亦難怪此份《施政報告》被評為有紀錄以來最差。(亞新社)

思覺失調的《施政報告》

大幅減低首期肯定會增加市民置業的誘因,然而特區政府不是希望樓價回調至健康水平嗎?但首置計劃明顯是提升房屋需求的措施,對樓價是有支持作用。究竟林鄭是希望樓價升或跌?

如果林鄭能早在社運爆發初期撤回修例,香港已不會發生現時的政治危機。(亞新社)

庸官治港累死香港

林鄭為了保護警隊,竟然拒絕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她的決定無疑是強姦民意,對社會主流意見置之不顧,但這亦可以解釋為何林鄭和其管治團隊的民望低落的原因。假若特區政府仍堅持逆民意而行,香港的前途將會非常暗淡。

即使林鄭肯接受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未來管治又如何改善呢?(亞新社)

獨立調查才能展現政府誠意

過去兩個月警方以暴力對待示威者和無辜市民,已將警民關係完全摧毀。因此,社會聲音普遍要求特首還原公義和找出真相,否則,林鄭的四大行動只會被視為愚弄市民的小動作。

香港已進入一個生死存亡的時刻,管治者必須明白一個錯誤的決定可以產生不能預計的後果。(亞新社)

莫讓香港死亡

假若林鄭沒有強推《逃犯條例》修訂,香港根本不會發生過去兩個多月的社運,所以,解鈴還須繫鈴人,林鄭必須為自己一手造成的災難問責,否則難以服眾。

筆者認為林鄭政府必須展示誠意,不能給予市民一個只是拖延的印象。(亞新社)

對話平台需展最大誠意

從來管治者失去市民的信任是很難在短時間內得以修復,因此,即使建立對話平台,但缺乏真正需要溝通的人士,結果也可能是事倍功半。

希望本地的警務人員真的做個頂天立地的漢子,不正義的事,萬萬不可以做啊!(亞新社)

警察如何做個大丈夫

筆者有不少喜歡行山的朋友,他們也是用強力雷射筆來互通位置或觀星,如果警方不知道不少市民使用雷射筆的功用,這是否代表保護市民的警員是低能的?

究竟林鄭是否可以繼續管治香港,這是未知之數,但如果林鄭不是真心真意改過,即使讓她繼續當特首,亦只會令香港沉淪下去,不會有好下場。(亞新社)

林鄭的四大缺失

林鄭拒絕答覆民陣的五大訴求,即使最卑微的「撤回修例」四字也不肯交出,這種不認輸的態度自然會令反修例的市民更加憤慨。

年輕人為何要作出激烈抗爭,因為這個政府實在太無恥和無能了。(亞新社)

抗爭怪通識九唔搭八

炸彈被引爆只是時間問題,因為香港社會存在的不公狀況已達到極危險的水平,只要有《逃犯條例》修訂這類藥引,部分青年便會站起來,群起反抗。

一旦出現如此巨大的政府高層改組,市民應該接受特區政府是真心真意作出改革,這亦是治港的王道。(亞新社)

送中推銷組須問責下台

林鄭的去留必須看北大人的最終決定,但筆者堅信為了穩定社會,林鄭絕不可以留低。至於負責推銷《逃犯條例》修訂的高官和部分行會成員也要下台問責。

如果因為修例而令香港失去金融中心地位,林鄭的決定如同將700多萬市民推下懸崖,屆時真是傷亡慘重,香港亦死狀恐怖。(亞新社)

修例勢令港失金融中心地位

一旦如林鄭的修例方向,香港的金融中心肯定玩完。無奈,她根本沒有衡量修例的後遺症,竟然使出霸王硬上弓的招數,最終引發這場反修例的大型社運。

大家真的可以相信一位不是法律出身的保安局局長,可以有資格批評香港大律師公會和多位前大律師公會主席嗎?(灼見名家圖片)

林鄭修例辣㷫港人

從過去幾個月林鄭政府對反對《逃犯條例》修訂展示出的抗拒和拒絕聆聽的態度,已令很多市民和專業團體感到非常反感。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理應放下身段,聽取各界的意見。

如果不是特首好大喜功和目空一切,這場政治show也不會變為國際笑話,而香港也不會無晒face,最後還要阿爺和中聯辦出手打救林鄭,這種有勇無謀的政客,真是難成大器。(政府新聞處)

修例變鬧劇 林鄭負全責

香港的獨特地位便是東西方國家的「和平區」,現有的香港法制也被西方國家視為進入內地的「定心丸」,如果搞垮香港,對任何人也沒有好處。

這場中美貿易戰根本是國際地位爭奪戰,究竟最終誰會勝出這場戰爭,大家只能靜待結果。(Shutterstock)

香港是中美貿易戰犧牲品

美國政府可以中止《港美關係法》,令香港的地位變成一個內地城市,屆時香港作為主要金融中心的地位便會徹底玩完,內地的金融發展將會被重挫。

今年首季的經濟亮點包括政府的消費開支仍能保持在4.5%按年增長,以及訪港內地遊客人次急升,從而帶動服務輸出錄得正增長。(Shutterstock)

香港經濟觸底

今年首季的經季節性調整而作相連季度比較的GDP有1.2%增幅,竟然扭轉上年第四季的跌勢,這情況可能表示今次香港的經濟放緩已接近底部,看來今年下半年的經濟表現將有改善。

美元會否持續走強,也要看特朗普會否出口術唱淡美元。(Shutterstock)

美元強勢是禍不是福

現時強美元只是反映環球經濟正處於一個極脆弱的環境,如果各國政府不齊心合作穩定環球經濟走勢,未來的金融市場將會又有一場劇烈波動了。

投資者樂見政府和中央銀行採取進取政策來刺激經濟,而今次A股的升浪也是由政策所推動,所以,大家不妨留意究竟A股可以再升幾多?(Shutterstock)

政策帶動股市上升的威力

中國已推出「新四萬億投資計劃」來挽救內地經濟,加上美國白宮已控制聯儲局的加息步伐,令投資氣氛持續回暖,所以大家是不需要過分憂慮全球經濟會出現急速惡化。

KOL林作(左)恥笑無綫電視藝員劉思希就讀的科大學術地位低。(左:林作Facebook,右:劉思希Facebook)

做KOL也應擺事實講道理

讀書是學習思考,不是為了爭入名牌大學來光宗耀祖,吸引別人的艷羨目光。一個在著名大學畢業的人,理應有名牌大學的視野和氣質,用自己的知識來貢獻社會,這才不枉此生。

政府收回高球場不但可以改善樓市供求失衡的預期,而且更可「立威」,令市民相信林鄭政府是有決心解決樓市問題。(Wikimedia Commons)

期望管理才是樓控王道

假若林鄭決定明年收回整個172公頃粉嶺高爾夫球場作為土地儲備,並承諾盡快平整高球場土地和加大周邊基建,來大幅增加房屋供應,肯定會改變市民對短期土地供應不足的期望,樓價飆升的情況是有頗大機會受控。

財爺應該挺起胸膛,在林鄭面前做場好戲,道出公共財政規律的重要性。(亞新社)

怎樣做好財爺這份工

香港的貧富懸殊是在所有的先進經濟體中最高的,因此特區政府在處理公共財政上必須扮好一個收入再分配者的角色,利用豐厚的儲備來改善香港社會的收入不均問題。

假設熊市主題不變,港股可能在升至接近29000點時便會有龐大的回吐壓力。(灼見名家圖片)

港股將見頂回吐

中國經濟正在放緩,而美國經濟也不見得亮麗。假若一旦中美貿易戰仍然持續和聯儲局的縮表所帶來的收水效應,均可以衝擊環球股市表現,在這環境下,港股根本沒可能逃離這個熊市環境。

林鄭的民望如江河日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以她高傲性格,根本難以接受他人的提點。(林鄭月娥Facebook)

林鄭民望暴跌是自招

要求以AO為首的管治班子承認政府表現管治危機,這如同要求美國總統特朗普改變國策,不繼續針對中國,所以,大家都是不要痴心妄想了。

在中美貿易戰的影響下,香港經濟也難有好日子過。除非兩大國能夠找到解決方法,否則只會為香港增添不穩定因素,而未來一年的香港股市也難有光明前景。(Shutterstock)

聯儲局投降 港股仍不明朗

實質經濟表現是涉及周期因素和基本因素,不會如股票價格的大幅波動。始終經濟觸及產業、勞動力、科技水平和政治等不同環節,一旦出現持續放緩或增速,是極難將這種趨勢即時改變的。

筆者相信林鄭應慎重考慮取消或大幅延遲實行這個無腦計劃,否則,她將會面對民怨四起,將已剩餘不多的民望推至深淵。(亞新社)

橫蠻特首 禍害市民

日本人的健康預期壽命是74.9歲,但預期壽命卻是83.7歲,兩者相差8.8年。假若以持續上升的預期壽命來要求年齡60歲或以上的人工作,筆者只能說,林鄭真係要「因住收尾嗰幾年」了。

究竟陳茂波有何妙計救港?大家不妨拭目以待。(陳茂波Facebook)

內地經濟差 香港冇運行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最近幾星期多次提出「撐企業、保就業、穩經濟」的口號,但根據過往的經驗,外圍或內地出現經濟衝擊,香港經濟通常也不會有好下場。

港大民研對林鄭民望突然大幅反彈並沒有給予任何解釋,這做法是會削弱他們作為調查機構的公信力。(亞新社)

2018的奇蹟

市民對特首評價出現急劇變化是與特別事件有關,但今次林鄭的民望明顯上升卻沒任何特別事件發生,這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可以說是2018年的奇蹟。

究竟香港會否是東京的翻版,大家不妨拭目以待。(Pixabay)

香港會否成為翻版東京?

只要香港維持其金融中心地位,不少內地人是會選擇定居香港。這情況與日本東京相似,雖然日本人口持續下降,但由於東京的地理位置和經濟重要性,持續吸引居於日本其他城市和鄉鎮的人移居東京。

聯儲局要完成整個「收水」過程,相信需要更多時間(Pixabay)

美加息不能令資金離港?

筆者研究聯匯多年,始終相信只要聯儲局繼續加息,港美息差是會繼續擴闊,最終流入的資金是會流走的,究竟資金流走的速度是有秩序的或非常迅速,這兩個可能性會為香港的金融市場帶來不同的影響。

香港的土地會在2032年出現嚴重短缺,但為什麼上屆政府不作出果斷的決定去大幅增加土地或開始填海計劃呢?(亞新社)

聯署撐填海只是政治表態

經濟學者聯署支持填海建造人工島根本是政治表態,大家不需要對聯署看得太重要,特別是幾位老一輩的經濟學者是團結香港基金會成員,難以令市民感到他們是中立的。

誰會勝出這場中美貿易戰已不重要,因為最終結果都是環球經濟陪葬。(Shutterstock)

香港經濟沒有好下場

美國的經濟好景是不可能維持,而中國的經濟也充滿不少不利因素,一旦兩個大國攬炒,香港經濟只會重蹈如金融海嘯時的困境,不會有好下場了。

林鄭政府所做的估計,根本站不住腳,要真正令社會接受填海,特首必須清楚估計預期的成本和效益。(守護大嶼Facebook)

明日大嶼怎能靠「專家」老點?

團結基金顧問的模擬測試結果是最高波浪不超過2米,但過去24年,實際數據是只有2016年,最高波浪是低於2米。既然政府數據是不支持模擬測試的最高波浪高度,為什麼基金顧問仍要硬銷這個高度呢?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