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孝忠

馮孝忠

太平紳士、佛教徒,專修淨土宗。現為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著作有《轉工前,停一停想清楚》、《人生禪語》。
《相約星期二》劇照,由《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改編,鐘景輝、陳國邦主演。(陳國邦個人網站)

和自己對話,問問我是誰

我曾經提議每天留15至20分鐘給自己獨處,把自己內心當作第三身交流。在介紹藥師佛的時候,也講過我生活或飲食放縱致病,就會向受痛苦的器官道歉,提醒以後不要自己弄壞身體。 我認識一位元法師曾經有這樣的開示:如果我們點菜過多,吃不下就盡量處理和帶走,不要勉強進食弄至過飽;廚餘雖然是浪費,但令到腸胃不適就更浪費健康。我覺得很有道理,現在我盡量精算點,吃到不夠菜時才加,環保又健康。所以和自己的內心對話,既可提升精神生活,又可改善在世間的陋習。 跟五臟六腑對話 見「本來面目」 我們愛自己的肝臟,所以不酗酒;愛自己的鼻腔和肺部,所以不抽煙;我們禮拜藥師佛,頌習《藥師經》,注意健康,愛惜身體,是我們想多留在世修行,也或多或少對世間和這個身體有所依戀,觀察我們身體各部分的狀態時,學佛人也可能了解到我們這個身體是只是一個因緣和合的組成物,是地水風火空識(六大緣起),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身體隨着年紀退化,心識更是不斷轉動,體會佛陀所說的一切皆空、無常,生命只是一剎那、一剎那的斷續,所以毋須太執着,太自我。 當代禪門巨匠星雲和聖嚴師父都非常注重人間佛教,佛法是不能脫離世間的,所以我們修行必會是精神和世俗生活交錯的。禪宗透過參話頭、參公案,禪師壓迫着弟子即時回答「我是誰」,是希望弟子能了悟真理,不要糾纏在固有思想內,就是見到未被世俗蒙蔽之前的「本來面目」。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淡定面對死亡 香港曾經多次公演改編自暢銷書《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的舞台劇,很受歡迎,是描述一個臨終的人的生死觀。主人翁摩利的信仰不是佛教,但他的生死觀和生命觀有與禪宗脗合之處,他與人相處,為人和氣謙卑,寬恕人也寬恕自己,提議每個人都應思考「我是誰?」他觀察一株小芙蓉,了悟花開花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自己的生死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透過摩利,作者表達他對擁有慾和貪慾的看法,認為物質慾望是希望炫耀。摩利說:「你是要炫耀給上面的人看,他們終究只會看不起你;如果你是要炫耀給底下的人,他們只會妒忌你。身份地位不能帶給你甚麼,惟有開闊的心,才能讓你和所有的人自在相處。」藥師佛治我們的虛妄傲慢心,也開了「謙讓作小」藥方,如能達到相似的心得而又能付諸實行的話,生活就輕鬆得多。 原刊於《晴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祈福,發願,福報

祈福,發願,福報

我們一般有宗教信仰的,都嚮往身後的理想國度;但是對這個有生老病死之苦的塵世也總有點依戀,希望多留在世間,所以我們禮佛時會祈求健康長壽,有病時更會「臨急抱佛腳」。

心隨境轉是助緣

心隨境轉是助緣

我一次偶然在午飯時間參觀在東京商業區的增上寺,就看到好幾十個不同年齡的上班族,各自坐在主殿的椅子或蒲團上休息、打坐、靜坐、冥想,各適其適,大多數人走出寺門時都好像較輕鬆和愉快。

心隨境轉和借境調心

心隨境轉和借境調心

佛家的戒律是幫助我們減少作惡業的教條,而不是用來懲罰我們犯錯的法律,所以我們不要因為修禪學佛讀到戒律而增加心理負擔,錯了只要知道懺悔,盡量不再犯同樣的錯就可以了。

隨緣‧自在‧放下

隨緣‧自在‧放下

我們活在塵世,修禪也好,學佛也好,學習其他修養之道也好,最重要是能抱持平常心,能持多少戒,結多少善緣,都是我們的福分。

一切由心造

一切由心造

一個人不太自我,自然較為不自私,也不會受無窮的物慾和貪念所蒙蔽,不會經常覺得自己賺不夠和欠缺安全感,就會變得有自信心,對人會較慈悲,自然容易建立友情和親情,不愁寂寞。

97‧16‧今昔物語

97‧16‧今昔物語

佛教認為世間是無常的,經濟和金融市場也是不斷變化的,2016不是1997,可能是較好又或者較壞,心鏡若能保持澄明,沒有被知識塵和對未知之數的恐懼所蒙蔽,我們對眼前情況的判斷可能會客觀和準確一點。

防難勝救難

防難勝救難

希望全世界都能覺醒,明白因果迴圈的道理,和我們的生命是與大地分不開的關係,共同保護環境。

學習慈悲、無我、無常

學習慈悲、無我、無常

現代物質生活令我們對物慾的追逐和留戀愈來愈大,修行到開悟的境界要有很大的福德因緣、決心和毅力,但是很多參禪的人都能或多或少得到心靈昇華,活得輕鬆點、快樂點。

佛菩薩的象徵意義

佛菩薩的象徵意義

菩薩給我們的是鼓勵、啟發、相應,尋回佛義的真我。你總不會相信考試不溫習,只是對文殊菩薩祈福就可過關吧?智慧是來自思考、實證,再產生更高層次的精神昇華。

風動,旗動,心動,股市動

風動,旗動,心動,股市動

我一邊看着市場,一邊看着天氣報告,心浮氣躁,在那段時間,我學習過的無常觀、平常心、禪修都被拋到九霄雲外了。所以,佛教的修心對大部分人來說,是一個很長時間的鍛練,甚至可能是累世積聚的。

禪心和直覺

禪心和直覺

禪宗的精髓在《心經》(即《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相信大家都聽過當中的名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主要就是談如何突破自我障礙和生命的種種局限。

身體好,心情好,腦袋好

身體好,心情好,腦袋好

現代佛教注重社會功能,把佛陀的遺教融入大眾的生活中,出家師傅在道場指導大家認識自己,就可以活得快樂點、有意義點,和其他人和大自然相處得和諧點,多種善因,多結善緣。

讓香港人學會微笑

讓香港人學會微笑

近年有較多市民覺醒,明白到焦躁對身心都是不大好的,所以提倡觀察呼吸、放鬆自己、放慢步伐、學習保持心內平和及面上微笑的禪修班,愈來愈受歡迎。

結緣‧化緣‧托缽

結緣‧化緣‧托缽

化緣源自佛陀和弟子們的托缽行乞活動,一方面是佛陀讓修行人培養謙卑心,另一方面讓捐獻(布施)的人培養慈悲心,及累積善緣。布施物是由善主決定的,所以,當時佛和弟子是素或葷食都接納的。

佛教與素食主義

佛教與素食主義

佛陀和他的僧眾都是托缽維生,亦給予施捨的善人得到修行慈悲心,及累積善的業報機緣。這與基督教「施比受更有福」的教條可謂不謀而合。

蘋果教主與禪

蘋果教主與禪

我覺得 Steve Jobs 另一段講辭也很有意思:「我每天早上照鏡時都問自己,如果今天是我活着的最後一天,今天我準備做的事,我真的想做嗎?(If today were the last day of my life, would I want to do what I am about to do today?)

樓價和社會經濟結構的關係

樓價和社會經濟結構的關係

假若仿效新加坡模式,將政府資助房屋比例大幅增加,而每區要維持一些適合中等收入以上家庭的私樓,以減輕對公共設施需求的壓力,尤其是醫療。這是根本上的改變,一方面政府賣地收入會大幅減少,另一方面要應付建屋及其他公共開支。市民是否願意承受較大幅度的加稅和削減其他福利開支?企業稅能加多少,而香港還能保持競爭力?這近乎公共資源再分配,估計需要很精密的評估,亦要一個很有共識的社會和配合的周邊環境,才有機會實現吧。

學問有常,學風無常?

學問有常,學風無常?

時代變化,社會競爭愈演愈烈,像我們那個年代畢業前半年才為出路籌謀可能是一種奢望了,但是只要讀好書,從中啟發到人生意義,創意,表達能力,與人相處之道,任何學科的同學都會派得上用場。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