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燕

陳玉燕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教育碩士、文學碩士,主修中文。現任風采中學校長、教育評議會副主席、香港教師及校長專業發展委員會委員、香港公共圖書館諮詢委員會委員、課程發展議會─香港考試及評核局中國語文教育委員會委員。長期關注課程發展、課程組織等議題。對中國語文課程發展、教學方法、閱讀推廣等亦具心得,常獲邀擔任課程詮釋、課程設計、閱讀推廣等教師講座及工作坊演講嘉賓。
全體學生終於可以回到校園上實體課。(灼見名家圖片)

校園復常

2023年2月13日,對學校來說是個紀念日。學校預備了一份紀念禮品送給全校師生──那是一枝種子鉛筆,筆頭藏了幾顆植物種子。我藉此勉勵同學:要以筆描畫未來,寫下人生新一章。

教育制度也需要發掘遺才。(Shutterstock)

看《中年好聲音》有感

舞台不只是尖子的專利,每一個學生都應有展現才華的舞台及機會。當老師的都要反思,日常有沒有創設多元平台,讓不同能力的學生有踏上台板、展現潛能的機會?

學生只要連接網絡,學習材料垂手可得,亦隨時可學──如是,則學生還要回實體學校上課?(Shutterstock)

後疫情的教育思考

接近3年雲端學習,學生應用科技以學習、應變及適應力的確大大提升,然生活及學習習慣、與人相處及溝通能力,以至毅力、耐力及體力卻急促下降。

在教師離職潮下,重要的是如何做好新教師的導入培訓。(Shutterstock)

校園新力軍

教學育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無論新手老將,以下點滴,在開學之初,既是勉勵,更多的是自我提醒。

學校工作,無論是哪個崗位,每天都一定是忙得不可開交,亦充滿挑戰,壓力亦隨之而來。(Shutterstock)

撿拾教學生活中的小確幸

只要細心撿拾,定會找到每一行業獨有的意義及滿足感。嘗試每天用幾分鐘,細想好人好事,尋找生活上的小美好,培養正面思考的習慣,相信對個人身心、對培育下一代都有一定的裨益。

培養學生喜愛閱讀、樂於閱讀,是每一位為人師者的應有之責。(Shutterstock)

推廣閱讀的幾點思考

培養學生喜愛閱讀、樂於閱讀,是每一位為人師者應有之責。每一科、每個課題都可以有延伸閱讀。而圖書館主任擔當連繫人角色,定立主題,通過跨學科活動,推動書籍。

在憂患中成長的同學們,將會更勇敢、堅毅、靈活、樂觀,也會有更高的抗逆及應變能力。(Shutterstock)

當新常態變成常態

站在教育前線,要思考的是,當「新常態」變成「常態」,我們可多做些什麼,以保有「日常」的優勢,又能善用「新常」好處,為疫情下的校園生活補白?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