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韜文

陳韜文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座教授、中華傳媒與比較傳播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研究大學服務中心主任。近年對攝影產生濃厚興趣。已發表網上攝影集《光影行》、《對焦・失焦》、《上海搖滾》、《跳彩虹》、《想像城市》及《蛻變》。研究興趣集中在新聞研究、政治傳播及國際傳播交集的範圍。經常在國際知名傳播學刊發表論文,著有不少書章,合著及合編的專著多本,於2014年獲國際傳播學會(ICA)學會會士。
政府千萬不要以為大力打壓,再給港人一點經濟好處、開展一下對話,就會萬事大吉。(亞新社)

認清社運事實 才能對症下藥

多年實踐證明,干預香港、壓縮香港的自治權,不但沒有管好香港,反而促使民間產生更大、更深的疏離感和牴觸情緒。反修例運動說明,港人願意不惜一切保護他們的自治權和自由。

今天大陸,獨立思考的空間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為了中國的進步,一言堂的計劃應要終止。(中央電視台新聞截圖)

欠缺獨立思考空間的一言堂

誰來評論中國?如果13億人都噤聲不語,只靠最高領導一個人的腦袋,試問中國哪來長期的創新和進步?在任何制度下,解放思想,獨立思考,都是發展的必要條件。

特首選舉的隱秘傳播

特首選舉的隱秘傳播

與握手相類近的暗碼尚包括有否與中央領導人見面、見了多久、出來時「面聖者」的表情如何、中央的新聞通告有何措辭用字,這些都成為新聞工作者及評論人大事發揮的題材。

捕捉現實

捕捉現實

現實的變速有高有低。當變速低的時候,我們很自然的不會想到要捕捉現實,相反亦然……旅遊者從景點到景點,現實轉移頻繁,自是以相機捕捉現實。

想像力

想像力

在杜拜和北京走了一轉,見到各種奇形怪狀的超現代建築及設置,切身感受到想像力的震撼。既然扭曲、傾斜、狀似違反地心吸力建築形態都可以,還有什麼禁忌可言?未來大都市充滿的大概是建築師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宣言,是你顛覆我,我顛覆你的世界。

燭光

燭光

舉起燭光,表示沒有忘記,更重要的是要還歷史一個公道,給未來一個希望。四分一個世紀下來,人們依然信守歷史印記,使集體記憶能跨代傳承,堪稱奇跡,值得這個城市引而自豪。堅持才會勝利。

街角黃昏

街角黃昏

香港的黃昏多是表現在維多利亞海港的落日,或是反映在港島商業大廈玻璃牆幕的夕照。偶然經過天后站附近,看到路邊開有專賣洋娃娃及其他物品的攤檔,來往的是附近的居民和路人,生活氣息濃厚,加上一抹夕照金黃,成就了久違的香港黃昏街角經典。

辛酸與尊嚴

辛酸與尊嚴

見到小丑,腦海總不禁浮起小時候老師說過對人歡喜背人愁的故事,以為每個小丑的笑臉都隱藏着無比的辛酸。在西雅圖的魚市場外,有一位裝束像小丑的氣球老伯,他專心地吹氣球、扭款式、逗小孩為樂,生意還可以……

周刊文化

周刊文化

《壹週刊》風行之時,爆料能引起社會哄動,暴露能刺激社會觀感,封面可以催生社會話題。俱往矣,如今無論甚麼都好像波瀾不興,已蒸發為波普藝術的黑白內容。媒體變了,社會也變了。

人貓情

人貓情

朋友養貓多年,最近老貓病逝,看他細膩地描寫它臨終時逐步消失的眼神和一家人對貓的眷戀,不捨神傷之情躍然紙上。貓,雖然是動物,也黯人性,懂得與人忠誠互動,互為寄託,難怪死別之時,不少養貓人會難過得像失去了親人一樣。另有朋友養有一俄羅斯藍血巨貓,愛嬉戲,屬性情中物,善與人交。它於去年也已過世,按人齡換算,死時達一百一十二歲,是為長壽貓。如今說起,友人仍然唏噓不已,人貓之情可以想見。

記憶與忘記

記憶與忘記

愈是久遠的事,愈易為社會忘記,這是規律。如果有一件事,不但沒有隨時間而被遺忘,反而吸引到新一代繼續追尋真相,這件事一定有它震撼人心之處,一定有它特別深刻的地方。集體記憶這回事也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固然有人以傳承記憶為己任,也有人加以壓抑打擊,讓人只能記起片面,或是無從記起。最新的現象是有人明明記得,但囿於眼前利益而選擇忘記,似是一種自覺性失憶。

雨傘的想像

雨傘的想像

左看右看,這些都是雨傘,如有聚眾鬧事或街頭抗爭的聯想,只是觀者的想像投影而已。有甚麼想像固然因人而異,但都是真實的,是經驗的印記,避免不了。

畫中畫

畫中畫

現在人人有手機,遇有美景,一按快門就可以收錄在雲。不過,還是有不少人喜歡寫生,透過色彩、明暗、想像把景物重新配置成畫……

老人家

老人家

校園有景,又是開放的,是以成了人們遊覽的景點和消磨周末的一個去處。遊人中常常見到由家長、社工、老師帶着的青少年,有時也見到一群群的老人家,應該也是社工帶來的。照片所見的老人,確實是比較老的,因為行動多已不大方便。不過,當她們和較前衛的裝飾藝術相遇於同一空間時,也能為人帶來一種新舊對比的新鮮感受。

路

魯迅有句名言,說地上的路是人走出來的,即是走的人多了,路便就成了……

以手機再搖風鈴木

以手機再搖風鈴木

上周我和大家分享了幾張風鈴木的照片,引起了好一些朋友的共鳴,是以這次「再接再厲」多發幾張。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的照片是以手機拍攝的,都是在同一地點,差不多同一角度拍攝,方便大家跟上次的比較一下……

風鈴木

風鈴木

風鈴木的樹名很有意境。進入初春以來,風鈴木的黃花和紅花又在香港各處出現。每天上下班,都會經過大埔道路旁一個小公園,看到七八顆風鈴木開着黃花,不時有停下觀看的衝動……

霧繞山城

霧繞山城

中大校園沿山而建,誠然是個山城。每逢早春,校園常為煙霧圍繞,增添幾分神秘、浪漫。煙霧有時來得快,走得也快。不過,那是最好看的時候,因為大自然以周遭環境作為超廣角舞台,演示景色的千變萬化,有時若隱若現,有時此隱彼現,令人目不暇給。處身其中,靜觀之餘,如有相機,把一刻變為永恆,並與人分享,別有一番生活趣味。

影像烙印

影像烙印

香港攝影記者協會舉辦年度攝影比賽,收到的作品破了記錄,有2,000多件。評判們飽了眼福之餘,也發現很大部分都是與佔領有關,最後得獎者也有不少都是如此,而年度照片也不例外,由沈敖輝被捕的照片獲得。如果佔領沒有發生,記者自是無從拍起,拍的多了,看到的市民自然也多,佔領無疑是去年社會注意力的焦點所在。在評判過程中,當我看到眾多與佔領相關的照片,也看到好一些攝者的用心和毅力,我確切知道,佔領已成為香港集體記憶中另一個影像烙印。

淨土

淨土

慈山寺是八仙嶺下新建的佛教修練道場。遠在中大或馬鞍山,一眼就可以看到它所供奉的白觀音像。

新春祝願

新春祝願

如果是西曆,通常要的只是「快樂」,大概是從 Happy New Year 翻過來的。不過,農曆新年的要求則更多樣,從「出入平安」到「東成西就」,所求的不止快樂⋯⋯

眾生與氣派

眾生與氣派

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設計甚為獨特,外觀像一個倒吊的局部金字塔,底部留有龐大空間,並設有兩條陡斜的電梯,把展館樓層與地面相連。中國館人流如潮,每天數以萬計的訪客就是靠這兩條電梯上下運送。遠處望去,電梯恍如天梯,眾生雖多,但因為空間廣闊而不覺混雜,使人有一種屏息靜氣的感覺,隱然顯出國家標誌性建築的氣派。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