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AI)來了,文科生自然人心惶惶,就連工科生也提心吊膽。
一位工程師朋友,專長是打造模型來做數據分析,跟我說他的行業現在人人自危。因為很少人,比AI更會打造模型。
同樣的句型,適用於很多行業。很少人比AI更會寫程式、做會計、懂法律、判讀醫學影像、做會議紀錄、抓重點、寫文章、講故事、做影片……
不過很少人,不代表沒有人。AI做的podcast已經跟真人沒兩樣,但我還是聽那幾個熟悉的聲音。因為我認識,聲音背後的人。
人工智慧的討論常着重於「工」,不管是工程、工具、功能,或工作。
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人」。當電腦遲早把所有大量性、重複性的「工」都接收,人還有什麼價值?該如何轉型?
其實,機器有可能取代「人」,只因人常把自己當「機器」。
去一家實體商店(也是面臨威脅的行業),店員結帳時說價格是1000塊,我給他看廣告,上面寫最近特價,他說:「那這你要去問店長。」
「請問店長在哪?」
「我不知道耶,你要等一下。」
在沒有機器威脅時,人可以安穩地做「機器」。上手的工作,變成例行公事。日復一日,不帶任何思考、感情地去做。只要不出大錯,沒人會計較。偶爾「突槌」(台語,意為出錯),老闆或顧客也睜隻眼閉隻眼,因為沒有替代方案。
啊,那美好的日子結束了!因為如果工作只需做到那種程度,機器絕對做得比人更快、更好、更便宜。跟大型語言模型交談,它記得你之前跟它談的內容。面對老闆和顧客,我們未必記得他上次交代的事。這些模型在給答案時,會註明出處。很多人在會議中的發言,往往毫無根據。
哪裏跌到,千萬別從那裏爬起來!特別是在人與機器的競爭。人應該去做那些機器做不來、或「還」做不好的事。也就是說,人,應該更像「人」,而不是更像「工」。
機器「還」沒有感情,不能同理、療癒、利他、愛。
機器「還」不能溝通,不會設想、體貼、協調、妥協。
它還不能判斷、沒有品味。你餵它什麼,它就學什麼。偏見、仇恨、假新聞,照單全收。
換句話說,機器懂「門道」,但只有人有「味道」。
機器遵守「規格」,但只有人能揮灑「風格」。
最新的AI模型已有「態度」,但還是只有人,能創造「溫度」。
這張照片是夢想學校上課的情境。當時歐巴馬在競選連任,口號是「一切從我們開始」,我在一堂課上,講了這個案例。
一位同學記了下來。她做鞋子代工,於是在下次上課前特別做了一雙鞋,鞋墊上印着:「一切從夢想學校開始」。
「有沒有人想試穿?」我問。
一位同學舉手。我請她坐下、幫她穿上,啊!竟然完全合腳!
AI能做出最好的鞋,但它不能創造這種體驗。
而這些,是AI時代,人類可以轉型的方向。
我問做數據分析的朋友有什麼打算。他說要開始學習特定產業(如醫療、零售)的數據分析需求,「過去只要坐在電腦前,現在要去拜訪客戶了!」
「換句話說,重新做『人』?」
「哈哈,對!重新做『人』。」
AI不會取代人,只會取代機器人。但AI的確讓我們驚醒,開始思考身為人的意義。重新做「人」,現在是最好時機。
夢想學校開新課,我跟大家一起重新做「人」:https://bit.ly/4h2NMSS
原刊於作者Facebook專頁,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