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香港中小學境內、境外遊歷活動如雨後春筍,可說是富裕社會教育的反映,亦是全人教育的一部分,當然不是壞事。但如何把遊歷學習賦予更深刻的「有意義的學習」(meaningful learning)卻不簡單。香港新近成立慈善組織國史教育中心(香港)以4E作為中心教育學生、老師,乃至公眾的宗旨,正好為「有意義的遊歷學習」作一詮釋。何謂4E?4E是四個英文單詞的首個字母(近似英語的Acronym),即Education(教育)、Engagement(參與)、Experience(體驗)及Exposition(獎賞),取其方便、易於記誦,故名為4E。 限於篇幅,本文先對Education(教育)一些理念作一闡述。
有意義的學習才是教育
教育是遊歷學習的主件,沒有教育成分的遊歷很難說是「有意義的學習」。教育可細分為知識、技能、態度及價值幾項。遊歷與知識的關係顯而易見,往往為老師所偏重。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就是要發掘新知識,雖說資訊科技進步,足不出戶能知天下事,但電腦、書本的知識是虛的,總不如耳聞目見來得實在。知識不限於本科,老師在設計行程或在解說是更應重視跨科的知識(interdisciplinary knowledge)。例如敦煌石窟,佛像、壁畫,表面看自然是歷史、宗教、藝術的領域。唯若仔細參詳,壁畫的經變圖,記載了優美的文學故事;保護敦煌石窟的方法更見證了自然科學的進步。又例如參觀國內企業、廠房,同學們的眼球很容易只為「程序上的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所吸引,如先進的儀器、全自動化的操作;這時,若能安排解說管理模式的特點、人工智能AI對工人就業的影響等,定更能刺激學生從整全的角度思考問題。
全球人的技能
技能,包含了skill及competency兩層意義,遊歷學習最宜培育social skill 及global competency這兩種技能。社交能力,同學可透過分組、與當地人接觸等活動而有所提升,較易掌握,這裏不多說。全球能力卻要解釋一二。全球化令國與國之間的虛擬距離拉近,國界變得相對的模糊,現今一代學生,未來很大機會變為「全球人」,全球人有全球人的議題,環保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全球議題。
環保是一個既簡單亦複雜的概念。說是簡單,因可以是從個人行為改變做起,牽涉的人可能不多;環保作為社會、國家政策,需考慮的因素就異常複雜。以香港作討論背景為例,相信一般市民基本上會同意不應亂砍伐樹木,於是學生就會把問題簡單化:樹木有助生態平衡,符合可持續發展(sustainability)觀念,是對地球、我們的子孫一種負責任的行為,所以胡亂砍伐樹木定要口誅筆伐,嚴重者更應施以刑法治罪。有了這種前設思維,當探訪其他地區,看見當地人大規模伐木,心馬上起厭惡念頭,直覺把落後、不環保、自私等貶性詞語與當地人民的民族性掛勾,這正正與全球人「多文化融合」(cultural integration)的理念相違背。
胡亂伐木,破壞環境的行為當然不對,但有想過老百姓為何這樣做呢?是全為金錢利益嗎?一次帶老師學生往廣西崇左山區拜訪「保護中國熊貓之父」潘文石教授,潘教授一席話令同學對環境保護的命題重新思考。潘教授往崇左的目的是希望拯救白頭葉猴。由於汚染、伐木,白頭葉猴的棲息地大規模的被破壞,這些在中國屬一級保護動物的猴子已達瀕臨絕種。潘教授拯救這些稀少動物不是從立法懲罰開始,而是先了解當地居民大規模伐木的原因。經過實地調查、探訪後,潘教授得出結論:若要拯救白頭葉猴必先要改善當地人民的生活。原來該區土地瘦脊,居民生活艱難,伐木是為了燃料、生計。於是潘教授和他的團隊利用他們的科學知識,指導當地居民改善農業耕種,教導他們如何堆肥等農業技術,先把土地肥沃起來,這樣就可以進行可以謀生的耕作活動了。人民生活素質有提升,就願意聽潘教授的理念,進而一起協作保護這些稀少野生動物。
潘教授能取得當地居民的信任是建基於他有一夥寬大的心,能對不同文化包容,最終能相互融合。全球化國家的觀念雖相對的模糊,但文化卻仍是異質,遊歷學習能接觸不同國家、地區人民的不同文化,更能讓同學準備融入全球村這個社會。全球能力除了要有共同全球議題外,通用語(lingua franca)的能力亦尤其重要。現今全球通用語無疑是英語,但地區性的通用語亦不容忽略,如東南亞的漢語、中東地區的阿拉伯語、南美地區的西班牙語、中歐地區的德語等。本欄多次強調 language is power,遊歷學習是一個好機會讓同學接觸不同外語。當然,接觸與熟習還是有一段距離,但有興趣是第一步,時機一到,同學自會主動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