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科技的發展和網絡的普及,近年教學模式也隨之改變,線上教育逐漸成為教育領域的重要趨勢,學生在線上的參與度亦變得更受重視。這種轉變帶來了更多的參與機會、更好的監測和評估方式以及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然而,新的挑戰也隨之而來。
由於線上學習的特點,學生往往面臨着分散注意力、缺乏互動和紀律性的挑戰。即使經過疫情3年,上課模式改變,但有些學生在虛擬教室的學習情況未有明顯改善。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專注度與參與度未有提升。最近,有些同工甚至跟我反映,近年學生網上討論的參與度有所下降。其中一位同工告訴我:「學生在線上很被動,他們看似不會說話,」他說。「無論我多努力或我們在做什麼,學生在線上都保持沉默,我亦無法推動他們發言,看來我必須要更加努力。」其他學校同工也跟我分享有關學生參與度下降的擔憂。
眾所週知,學生在線上學習的參與度對於學習的成功和效果非常重要。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討論和互動有助於深化理解、增進記憶和提高學習成就;而且,主動學習的態度亦有助於培養批判性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技能,並且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對學習主題產生更強烈的興趣和投入。因此,教育者和學生應共同努力,創造一個能夠激發學生參與的學習環境。筆者認為,老師可採取以下策略以提升學生在線上討論的參與度:
擬定切實可行的焦點問題
在開始線上討論前,建議老師可先在實體課堂上擬定焦點問題,並提供充足資料,以引導學生在線上作出具批判性的回應。以下是一些問題示例:
- 數學科:完成上述數學解難步驟後,請指出及解釋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問題?
- 科學科:您認為這個實驗中最困難的一步是什麼?為什麼(運用理據作出回應)?
- 公民科:找一篇關於農曆新年風俗的文章,並指出這跟仁愛及孝親價值觀有何關係。利用資料作佐證。
由此,學生便有充夠時間處理信息、整理他們想法,以及在線上平台思考如何作出回應。與此同時,這亦為老師提供一個對話軌跡,以在有需要時重新定向。
引導學生進行真實的線上對話
雖然不少教師都期待收到學生經過深思熟慮且引人入勝的回應,但更多時候卻是令人失望,尤其當老師已反覆跟學生提及老師的期望,但每當看到一堆缺乏內容、只有單字的線上對話,有時難免會令人感到沮喪。
筆者認為,若要提升學生答題的層次,就必須要重回教學的基本原則。除了提供焦點問題給學生外,教師亦應花時間教學生如何根據資料作出有效的回應。筆者會先參考過往學生的回答,然後透過預錄的教學視頻或其他非同步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反思判斷討論深度及廣度的準則。
在向學生展示例子後,老師便可開始進行實踐。為了幫助學生撰寫一個結構良好的回答,建議老師可先給予學生一個答題框架,比如這樣的句型:「我認為(統計圖)較合適表達數據,因為數據有以下特徵:_______,而(統計圖)的用途是_______。」
隨着學生答題技巧變得熟練,老師可逐步減少提供框架,並容許學生提供不那麼公式化的回應。由此,線上討論的回應便會逐漸產生變化,老師亦終於得到來自學生的真實回應,這亦是創造豐富對話的第一步。
鼓勵學生持續反思
失敗是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學生也需要明白這個道理。在設計網上討論時,筆者會給學生重寫他們所寫的內容。如此,老師便建立了一個可以安全表達想法和學習的網上空間。在一些討論中,筆者不僅要求學生發布內容,還鼓勵他們利用ChatGPT 評鑑自己與同學的回應,以提供建設性的反饋。然後,學生可就內容作出修定,藉以提升答題的質素。
此外,為了突顯線上討論的重要性,老師可引導學生進行有質素的反思。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一張自我反思表,並要求每個學生記錄自己在線上討論的貢獻(無論是口頭還是非口頭),然後使用這些數據引導他們釐定未來的課堂參與目標。以下是一些有助於激發思考過程的反思問題:
- 我在這節線上討論有多少次發言?
- 不論我貢獻的多少,什麼因素可能影響我的參與度?
- 我想提升在線上討論的參與度,我可以設定什麼具體目標來實現?
當我們幫助學生思考這些問題時,便可將其與行動建立聯繫。假設有學生表示他們很少主動在網上發言或主動分享想法。這給了教師一個機會進一步談談學生保持沉默的原因,並討論哪些具體目標可能有助於他們。例如,下一次討論時,承諾每天多做一次貢獻。當老師能定期回顧和檢查討論的進展和結果,並給予學生回饋。這樣便能夠幫助學生了解他們的參與度和貢獻,並激勵他們繼續參與討論。
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
教師在線上討論區中擔當着更多的引導和支持角色。他們應該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關注學生的學習進展和情感需求。教師可以定期與學生進行小組會談,提供個別指導和心理支持。同時,教師還可以適時給予學生正向的鼓勵和肯定,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參與的價值,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動力和參與度。
若然學生不願意分享自己的想法,是因為他們覺得線上平台不是一個安全的地方,又或是因為對不願深入思考自己在課堂中的角色,老師可以安排私下跟進。這樣,我們便可以找到他們不方便回應的根源,可能與課程內容、特定的同儕關係,或者在某些情況下是與教師相關的。
參考資料: Edutopia
投書者簡介:
中學老師,任教數學及通識教育近20年。
醉心鑽研各種教學方法,相信課堂總有奇妙的事情發生。